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汪四英

沙县区总医院 福建省 三明市 365500

【摘要】目的:评价对儿科患者进行全面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患儿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对比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儿科患者进行全面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儿科;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并发症发生率;患儿满意度

儿科护理是一个充满挑战和风险的领域,由于儿科患者的年龄、身体和心理特点,使得儿科护理工作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在儿科护理中,由于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使得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全面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基于系统方法的护理安全干预措施,这种方法能够识别和评估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包括技术、设备、环境、管理和患者自身等方面,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或避免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事件[1]。在儿科护理中,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掌握患儿心理状态,减少因护理不当或失误引起的医疗纠纷。同时,通过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的采取,可以降低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本文通过对儿科患者进行全面护理风险管理,旨在探究其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8月到2023年7月儿科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4.42±1.37)岁,观察组30例,平均年龄(4.52±1.47)岁。

纳入标准:年龄在14岁以下的患儿;诊断明确,符合儿科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并能够完成所需的治疗和随访。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或代谢性疾病;正在接受其他临床试验或试验性治疗;患儿或其家属无法配合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内容为:对医护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充分了解和掌握全面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哮喘等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基础知识,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等实践技能。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风险意识。对医院的相关制度、流程等进行规范和完善,以确保全面护理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建立完善的医疗护理流程,确保患儿能够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制定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措施,针对不同病情的患儿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建立紧急情况处理预案,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加强医院内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确保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对实施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患儿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评估其效果和价值。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表,收集患儿的个人信息和治疗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总结出适合医院实际的最佳护理方案。

1.3研究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患儿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组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组间患儿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肺炎

哮喘

支气管炎

总发生率

观察组

30

0(0.00)

1(3.33)

1(3.33)

1(3.33)

3(10.00)

对照组

30

3(10.00)

4(13.33)

3(10.00)

5(16.66)

15(50.00)

X2

-

-

-

-

-

10.322

P

-

-

-

-

-

<0.05

2.2对比两组患儿的满意度

观察组的患儿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组间患者对患儿满意度统计[n(%)]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数

对照组

30

13(43.33)

9(30.00)

8(26.67)

22(73.33)

观察组

30

16(53.33)

12(40.00)

1(3.33)

29(96.67)

2

-

-

-

-

6.405

P

-

-

-

-

<0.05

3.小结

目前,许多医疗机构已经开始引入全面护理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然而,由于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2]。例如,部分医护人员对全面护理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另外,有些医院可能存在制度不完善、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首先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对全面护理风险管理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得到提高;然后对医院的相关制度、流程等进行规范和完善;最后对实施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患儿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

[3]。本文通过对儿科患者进行全面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患儿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通过对儿科患者进行全面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曾冰英,卢艳华,林锦.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在N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护理质量评分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0):187-189.

[2]于颖.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现代养生,2021,21(22):80-81.

[3]陈题,谢映红,林雪梅.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