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及改进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及改进建议

黄冰清

湖北广播电视台   

摘要:本文在梳理分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性地提出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改进措施及建议。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及作用

(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战略目标实现

全面预算管理是将企业决策目标、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经营目标的管理活动,涵盖企业计划、决策、协调、控制、评价、考核等现代企业管理职能的各个方面,是联结企业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与短期经营计划的纽带。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根据企业战略规划,科学合理地预计每个环节的资源需求、资源耗费以及资源供应,通过统筹人财物等各类资源,引导优势资源向重大决策部署和改革举措汇集,为培育事业产业发展新动能,深化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提供重要支撑,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二)强化绩效管理,激发经营活力

预算指标为各部门单位绩效评估提供参考数据,根据指标完成情况与预算比较分析,量化对各部门单位的业绩考核和奖惩措施。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奖罚分明,多劳多得,强化结果导向;打破“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绩效分配模式,充分激发全体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加强业财融合,统筹资金管理,源头上减少资金浪费与资金使用不合理等问题;通过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找到影响收入支出的具体因素,加强调控。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坚持先预算后支出,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实现“支出有出处、费用有归属”,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进行支出费用分配并与绩效挂钩,降低费用开支的随意性。从预算源头上强调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必需、非刚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减少不必要浪费。坚持“以收定支”策略,开展月度资金收支预测,量入为出,节约资金成本。

(四)强化内部控制,提升管理效能

在积极应对严峻的市场竞争态势的同时,加强内部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增强自身抵御风险能力。通过建立完善的预算审批制度和目标考核制度,能有效明确各部门单位权责利关系,强化各部门协调分工,改善管理效能。“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有效管控成本开支,避免舞弊造成资金流失。

(五)规避经营风险,保障可持续发展

全面预算管理促使各项工作运行更有条理规划,有利于内控执行,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预算决策及执行情况的检查多采取集体决策审批,可避免盲目投资。通过财务预算,统筹资金安排,降低不必要融资负债,规避资金链断裂风险,保障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以年度预算为主,缺乏中长期规划

按照会计年度编制预算,缺乏中长期规划,导致全面预算与战略目标的契合度不够高,容易忽视长远目标,不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二)强调普遍增长,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预算编制基本思路仍坚持收入利润保持合理增长,但不同经营主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关注重点不同,要求所有单位保持合理增长,不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三)项目预算管理缺少绩效考核与评价

将职能部门业务事项按项目划分,但目前项目预算管理仅处于编制阶段,尚未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开展考核与评价,没有将预算分配与项目实施效果挂钩。

(四)以手工操作为主,信息化程度较低

预算编制仍然采用传统手工制作表格的形式填报,汇总时工作量大,容易出错,浪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增加不必要的沟通成本。预算控制系统建设不足,需手工统计执行情况,预算预警时效性较低。没有建立预算分析与评价系统,不能自动生成预算分析报告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三、全面预算管理改进措施及建议

(一)紧盯战略目标,做好中长期经营规划

为避免经营短视行为,紧密围绕战略目标,充分考虑发展规模、资本结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等,制定3-5年中长期经营规划。当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调整,防止战略目标与全面预算出现割裂。

(二)差异化制定预算目标,提高预算目标的合理性

初创期企业,关注资本预算;成长期企业,关注收入持续增长;成熟期企业,关注成本费用控制;衰退期企业,关注现金流量预算。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差异化制定预算目标,提高预算目标的合理性。

(三)实施预算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原则,建立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考核机制,开展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分配、改进管理实质性挂钩,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有效要安排、低效要压减、无效要问责。

(四)深入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全流程信息化控制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的有利抓手,将信息化与全面预算管理结合是大势所趋。建立业财数据共享中心,打破信息屏障,夯实基础预算数据,将预算编制各环节套表数据、预算执行监控关键指标写入系统,提高预算编制效率,统一编制标准,提升编制质量,实现预算数据的自动收集、汇总和分析对比,实时监控并纠正预算执行偏差,不断提升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朱婷.加强预算和财务分析、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纳税,2021(14).

[2]管捷.企业集团财务分析框架设置与预算目标的管理[J].中国商论,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