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管理

王文纳

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新的时代发展大背景下,加强化工企业的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推动化工企业生态友好发展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化工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任务。基于此,本文就化工企业生态友好型企业建设中的企业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制订面对不同生态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举措。通过以上各项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我国化工企业向生态友好型企业转变,让新时代的化工业充分适应并融入社会发展新趋势,为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性的支持。

关键词: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应急管理

引言

化工企业属于重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引发环境问题,但是同时化工企业对于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属于关键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所以,在管理与实践的过程中,要做好化工安全生产工作,同时还需要严格的落实环境保护,保证能够将化工行业与环境实现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1环境风险评价简述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使用许多有毒、有害的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环境危险事件,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化工制品的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许多原料是易燃易爆、低沸点、低闪点且具有一定毒性的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都会引起严重的环境安全事故,并且,由于污染源和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的多样性,使得风险防控工作变得非常困难。第二,在化工企业的产品制造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环境危害事故,往往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化工企业的产品生产要求在高温高压或低温负压等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但在产品制造中,化工材料自身具有的危险性,极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并且还会引起周围危险源的连锁效应,储存在化工企业中的化学品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地传播,从而造成区域性的环境污染事故。第三,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事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由于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环节,且与涉及到的自然和人为因素都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在预防和控制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难以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环境风险事件进行科学防控。

2化工企业环境应急管理措施的优化

2.1增强化工企业环境风险应急抵御能力

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要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确保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将其与化工企业所确定的环境风险管理范围相结合,以此为基础,建立一套更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价系统,同时也为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设定了一个分级目标,以便在企业进行各种数据的汇总。而在有针对性的环境风险判断项目中,可以采用单元评估管理的方式,来构建一个层次的环境风险控制系统,从而让企业对环境风险的应急抵抗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另外在原有的组织结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与公司各个部门密切联系的应急管理部。在出现突发环境事故的情况下,由应急管理部单独负责,协同其他部门,根据不同的突发环境事故类型,制定应对措施。在化工企业,应急管理部可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统一指挥,确保其高效、协调,提高其工作效率。

2.2加强应急人才的培养,提升其技术水平

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统一学习企业现有使用的生产设备及技术工艺,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掌握作业方法和技能,防止由于作业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及时更新培训工作的内容与方式,同时要根据目前企业的生产特点,组建一支高质量的生产队伍,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还应积极引进全方位的开发人才,做好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管理,检查并控制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出现更大的事故。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交流,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避免因管理失误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2.3构建环境风险联防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化工企业环境风险应急管理中,需要根据企业周边环境的实时发展变化,调整相应的环境风险管理标准。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实效,化工企业方面可以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建立起智能化、信息化的环境风险应急响应工作平台,通过智能化平台对环境风险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提高化工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此情况下,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处理能力就能够得到充分的提升,降低化工企业生产作业与经营管理工作开展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损害。

2.4推动化工企业环境风险多目标管理与环境风险因素的实时监测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在其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提升环境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化工企业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环境风险实时监测与多目标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信息化设备对工厂周边的环境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工厂周边划分成不同的环境风险评测的区域。随后,在每一个监测的区域中都设立环境监测设备,并在设备中植入指定的程序,当环境区域内出现了预测的环境问题时,监测设备会向企业中的环境风险管理平台发送风险内容,以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评估与进一步的处理。在实际工作中行动目标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环境风险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变化随时进行定向的调整,目标设定的灵活性能够进一步提升化工企业环境风险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并能够使环境风险监测管理的范围进一步的增大,实现更加多元化的环境风险管理。所谓多目标管理,更多的是由于管理现状的变化而导致的,盲目更改管理目标并不可取,甚至会造成管理失衡、管控误差等问题,对于化工企业后续的发展产生一定阻碍。所以,在设定目标前,需要对各种潜在的环境风险因素作反复的思考,确保管控价值最大化。

2.5因地制宜风险应急评定管控

可以采用因地制宜的形式,缩小区域之间的风险评定差值,构建系统化的统一评定管理标准,形成更加可信、稳定且安全的管控模式。可以先对区域内的土壤、水流、环境、温度以及其他自然因素进行调研,汇总调研结果并整合完善数据信息。在不同的风险等级背景环境下,建立相对应的应急管控机制,在企业标定的环境管控范围内,扩大相关的评定内容,细化整体的管控结构,从多方向明确风险的爆发率,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化工企业对环境风险的应急处理能力,实现因地制宜风险评定管控。

结束语

新时代化工企业发展中,加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促进企业的生态友好发展是一项根本任务。因此,本次对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当前我国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化工企业环境风险源认识不全面以及环境风险源评估准确性不足的问题。而就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构建定向评价为基础的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并在环境风险的应急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各种环境风险的实时同步监测。希望本次研究内容对于我国化工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工作的更有效开展提供充分的帮助,为我国化工产业的生态友好转型提供更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潘国栋,戴金平.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及应急管理研究[J].天津化工,2023,37(02):11-13.

[2]毛进俊.化工(工贸)企业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措施[J].化工管理,2023(08):34-36.

[3]贝鑫,李林.化工企业环境管理分析及建设措施[J].中国盐业,2022(2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