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努尔古丽·吐尔逊别克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省昆明市 650224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首先,通过对中华民族历史渊源的分析,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其次,从文学作品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达角度,剖析了文学作品对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和价值观的反映;然后,结合当代社会背景,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代社会中的建构与实践,包括文化产业与社会教育的互动;最后,提出了加强文学创作与传播、深化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教育体系改革等策略,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未来发展。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学作品;文化产业;教育体系改革

引言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

1.1 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

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境内,早期的部落社会逐渐演化为一个具有相对统一文化和语言的民族实体,这便是中华民族的萌芽。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多次的统一与分裂、繁荣与衰落,但始终保持了对共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认同。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古代的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文化形式,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感和思想精华。诸如孔子、老子等思想家的思想理念,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的代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中华民族的历史文献也是其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著作记录了中华民族漫长而辉煌的历史,反映了其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这些文献不仅成为了后人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渠道,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

1.2 共同体意识的概念与内涵

共同体意识是指一个群体内部成员对于彼此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和共同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在中华民族的语境下,共同体意识指的是中华民族成员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凝聚和归属感,以及对于共同文化、历史和价值观的认同和传承。

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包括:

1. 认同感与归属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成员之间对于自己属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中华民族成员都能够感受到与其他成员的情感纽带,形成一种强烈的集体认同。

2. 共同价值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包括对于共同价值观的认同。这些价值观可能包括传统文化、道德规范、民族精神等,是中华民族成员共同的精神财富和道德准则。

3. 共同历史和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包括对于共同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认同。中华民族成员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凝聚力。

4. 共同利益与共同目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涉及到成员之间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无论是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还是国家安全等方面,中华民族成员都应该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和目标,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荣而努力奋斗。

1.3 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条件

1. 共同历史记忆: 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需要共同的历史记忆作为基础。这些历史记忆可能是对共同历史事件的认同和传承,也可能是对共同历史人物的敬仰和缅怀,通过共同的历史记忆,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之间能够建立起情感上的纽带和认同感。

2. 共同文化传承: 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还需要共同的文化传承作为支撑。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文化传统的认同和传承,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之间能够建立起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系。

3. 共同价值观念: 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需要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之间应该对于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人生观念等有共同的认知和认同,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将成为他们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基础。

4. 共同精神追求: 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还需要共同的精神追求作为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之间应该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精神追求将成为他们共同努力、共同奋斗的动力和目标。

5. 共同语言与传播平台: 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还需要共同的语言和传播平台作为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之间应该有共同的语言交流渠道和信息传播平台,通过这些共同的语言和传播平台,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认同。

二、文学作品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达

2.1 文学作品对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的反映

文学作品在对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的反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历史事件、传统文化的描写和表现,呈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特点。

1. 描绘历史人物与事件: 许多文学作品通过描写历史人物的生活和历史事件的发展,展现了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和成长。这些作品通过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描述重要历史事件,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

2.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文学作品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和传统习俗的再现和传播,文学作品传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

3. 探索历史命题与思考: 一些文学作品通过对历史命题的深入探索和思考,呈现出中华民族对于历史的理解和反思。这些作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解读和思考,引发了对中华民族历史的热烈讨论和反思,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2.2 文学作品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

文学作品在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和创新,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和精神追求。

1. 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 许多文学作品通过运用传统文化符号,如诗词、典故、传统节日等,表现出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这些作品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巧妙运用,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2. 描绘传统生活场景: 文学作品通过描绘传统生活场景,如古代宫廷、乡村田园等,展现了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生动风貌。这些作品通过对传统生活场景的细致描绘和生动刻画,呈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情,激发了读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3. 弘扬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 文学作品通过弘扬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如孝道、礼仪、忠诚等,传递了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这些作品通过塑造正面人物形象和展现正面行为表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底蕴,激励了读者秉持传统价值观念,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3 文学作品对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的弘扬

文学作品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的弘扬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道德观念、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探索和表现,传递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和精神追求。

1. 弘扬传统美德: 许多文学作品通过塑造正面人物形象,展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孝顺、忠诚、诚信等。这些作品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处世态度,传递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和价值,激励着读者践行传统美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 探索人生价值观: 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生意义和价值追求的探索,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这些作品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和心灵独白的呈现,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价值观念的思考和反思,促进了个体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3. 弘扬民族团结和友爱精神: 文学作品通过表现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爱、互助合作,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友爱精神。这些作品通过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群体合作,传递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文化基因,激励着读者弘扬民族团结和友爱的精神,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

4. 弘扬民族荣誉感和责任感: 文学作品通过展现人物的责任担当和对民族荣誉的追求,弘扬了中华民族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些作品通过人物的奋斗历程和成长经历,传递了对民族荣誉和社会责任的追求,激励着读者积极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代社会的建构与实践

3.1 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进入了新阶段,需要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同时,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加强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和传播。

1. 强调文化认同与精神凝聚: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需要更加强调文化认同与精神凝聚。通过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强化中华民族成员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 推进多元文化融合: 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还需要推进多元文化融合,充分尊重和包容各民族、各地区、各群体的文化差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元发展和共同繁荣。

3.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需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通过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核心价值观,引导中华民族成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凝聚。

4. 倡导文明互鉴与和谐共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需要倡导文明互鉴与和谐共处,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的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

5. 加强青少年教育和传媒引导: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需要加强青少年教育和传媒引导,注重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

3.2 文化产业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

文化产业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息息相关。文化产业通过传播文化产品和推广文化活动,加强了中华民族成员之间的文化认同和交流,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1. 文化产品的传播和推广: 文化产业生产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音乐等文化产品,是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这些文化产品通过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反映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气质,增强了中华民族成员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2. 文化活动的组织和举办: 文化产业承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如书展、艺术展、戏剧演出等,为中华民族成员提供了交流和互动的平台。这些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文化互动,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 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至关重要。通过不断推出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拓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空间,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4. 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增进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3.3 社会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社会教育在当代社会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教育体系中的各种形式和渠道,可以加强中华民族成员对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和理解,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公民。

1.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渠道。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 社会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活动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社团组织等,可以加强中华民族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文化互动,增进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归属感。

3.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家庭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第一现场,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

4. 新媒体教育: 新媒体教育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途径。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吸引广大中华民族成员的参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5. 跨学科教育: 跨学科教育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式。通过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人文学科相结合,打破学科界限,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和全球意识的中华民族成员。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策略

4.1 加强文学创作与传播

加强文学创作与传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重要支柱。文学作品作为一种传统而又深具魅力的表达方式,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传统以及当代社会的多样面貌。通过文学创作,我们可以深入探索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和精神内涵,挖掘历史的厚重与传统的博大,同时也能够反映当代社会的变迁与挑战。

鼓励多样化的文学创作形式和题材,可以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吸引更广泛的读者群体。从古代经典到当代潮流,从山水诗画到都市生活,文学作品的多样化呈现不仅能够让读者领略到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也能够增强文学作品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加强文学作品的传播渠道建设,是实现文学作品广泛传播的关键。通过网络文学平台、文学节庆活动、出版发行渠道等多种形式,将优秀的文学作品推向更广阔的阅读群体,使其得以深入人心。这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气质,也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化产品。通过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发挥,可以关注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民生百态,引发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这种与时代紧密联系的创作方式,不仅能够激发民众的共鸣和共情,也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和提升。

4.2 深化文化产业发展

深化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策略之一。文化产业作为传播文化、塑造文化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和强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打造文化IP,塑造文化符号: 深化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打造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IP,例如经典文学作品、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以此塑造鲜明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IP不仅可以作为文化产品的核心内容,也可以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象征和标志。

2. 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创新: 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创新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结合,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渠道和形式。

3. 加强文化产业国际交流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通过参与国际文化产业展览、文化节庆活动等方式,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4. 支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和培养。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产业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5. 搭建文化产业交流平台: 建立健全文化产业交流平台,促进文化产业各领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通过举办文化产业峰会、论坛等活动,搭建政府、企业、学术界等多方参与的交流平台,促进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和创新突破。

通过深化文化产业发展,可以进一步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潜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将为中华民族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提供强大支撑和动力。

4.3 推进教育体系改革

推进教育体系改革是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教育体系作为培养国民素质和塑造民族认同的重要平台,其改革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巩固。

教育体系改革应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育体系改革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国家历史、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文化自信。

教育体系改革还应注重提升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对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支持,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流动和合理分配,确保每个中华民族成员都能够享有良好的教育机会。

教育体系改革还应加强教育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支持教育科研项目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总结

在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加强文学创作与传播、深化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教育体系改革等举措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文学作品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多样化的创作形式和题材,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激发了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其次,文化产业作为传播文化、塑造文化形象的重要力量,通过打造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IP、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创新等方式,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最后,教育体系改革作为培养国民素质和塑造民族认同的重要平台,通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国家意识和民族自信等举措,加强了中华民族成员对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和理解。综上所述,这些举措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繁荣和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晓东, 张静. 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影响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9, 4: 101-106.

[2]王欢. 当代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与价值观研究[D]. 长江大学, 2020, 5: 61-65.

[3]张宝琛, 杨洋, 黄明芳. 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研究——以广东省某高校大学生为例[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1, 3: 34-39.

[4]孙彬, 邓志远. 当代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及影响因素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 87-92.

[5]陈建雄. 当代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影响因素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 3: 33-38.

[6]高洪峰, 刘梦梦. 当代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5: 28-33.

[7]郑琴. 中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 山西青年研究, 2018, 6: 22-26.

[8]曾刚, 李红霞. 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 42-48.

[9]赵彦红, 王朝. 中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研究[J]. 山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 3: 56-61.

[10]毛美燕. 当代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陕西社会科学, 2018, 2: 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