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吴超龙

河南省三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而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则是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深入探讨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以期为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有效应用

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功能强大,可实现停电管理与安全保障等,但创新发展仍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立足于自动化现状,本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借鉴优秀的经验,并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整体性地完善自动化系统,发挥各种技术优势,推进电力工程的稳定发展。

1 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在当代信息社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项融合了工业和科技的全新技术,为人们带来了便利。在此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该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将电子芯片嵌入机械设备中,以实现对电气化设备的遥控操作。随着时代发展,电气工程逐渐走向智能化,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则成为智能电气工程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能使电气传动设备更加安全的运行。该控制方案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分析设备数据、故障排查以及实时监测使用过程等。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生产领域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涵盖计算机、机械和网络信息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综合性技术,其广泛的应用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电机设备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越之处在于通过科学监控设备信息,实现电机设备的高效运行,降低大量能源的消耗,同时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另外,通过远程监控设备状态,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减轻电机设备维护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企业中推广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不再是一项繁琐的任务,只需在电脑上操作,管理人员即可轻松完成;再次,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避免因操作不当或意外而造成的设备损坏,从而保障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最终,该技术和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和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成为众多工业生产单位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2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在电力系统的运转过程中,一定会生成大量的状态信息,如果要让系统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有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加大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的力度,对所采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才能及时地找到和消除系统中的故障隐患。利用模拟技术,可以确保系统运行信息收集与分析处理的高效性,并将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迅速地传送到终端,让终端装置对这些信息进行审核和研判。目前,随着国家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有关技术的进步和改进,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化。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仍需进一步加强对电网的建设,针对各区域对用电的需要,应从本地的电网现状出发,提高对其的管理,为电力的调度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对自动化技术的正确运用,可以达到对个区域电力资源分布的合理调配,从而满足不同区域对电能供应提出的需求。综合技术是将各种自动化手段结合起来,以改善系统的平稳、安全、可靠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较好的自动操作与控制。将自动化技术进行有效地运用,可以减少维修时间,减少费用,提升系统运行管理水平,使有限的电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3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1 借助自动化技术对故障进行快速定位

在配电网供电线路实际发生故障问题后,工作人员需先行针对故障线路中具体的故障位置进行确定,然后针对性选择技术手段对故障问题进行处理。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供电线路出现故障问题时,工作人员往往会采取沿线逐一排查方式。其间,如果所处线路条件和地形条件比较复杂,一方面是会影响故障排查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会连带安全隐患。对此,可选择使用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对比传统人工操作方式,能够针对故障问题进行快速、精准定位,帮助电力企业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出。同时,自动化技术在进行故障排查的过程中也能够避免出现漏查的问题,进一步缩小了故障定位时的误差。实践中,需先行在供电线上做好故障指示装置的安装,包括电路电缆、架空线路等。实际安装中一般存在诸多限制性条件,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在开关柜或者箱式边上进行指示装置安装。故障指示装置又称之为故障指示器,可针对故障电流进行监测。具体来看,通过应用故障指示器,不仅仅能够针对道线路中存在的短路故障问题进行监测,也能够针对单相接地和相间短路问题进行检测。因此,工作人员也可以选择在分支点和用户进线的位置进行装置安装。其间,在实际出现故障问题后,便能够结合电流变化,对故障位置进行确定,然后以灯光闪烁方式进行提示。

3.2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使用计算机科技。在电力系统中,计算机技术在配电、变电、发电等多个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网调度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和信息综合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内容。(1)网架调度技术,网架调度技术作为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目的为采集有效的电网运行信息,并将整个网架内的各种装置综合起来,不但可以对网架的运行状况和装置进行实时监视,而且可以针对各区域、各等级的用电要求,对网架内的各种装置进行统一的调度、分配和控制。(2)智能电网技术,对电网中的信息整合技术进行了探讨,认为它是电网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计算机设备,可以有效地完成对电力系统信息和数据的有效集成,并将其进行综合,从而可以构建出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的电力系统数字模型。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对系统的运行状况展开预测,并对系统的故障展开分析,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3.3 PLC自动化技术

应用PLC技术实现了继电接触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整合,能够有效控制内部存储,也可以在存储器中应用和控制可编程序。PL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价值突出,可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优化系统的控制效果,减少运行时产生的能耗。PLC可有效分析与处理、传输、转换数据,进一步强化电网运行的管理效果。

3.4 光互连技术

光互连技术广泛用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领域,有统一管理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等作用。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尤为重要,当电力系统当中出现电压过高或电流过载等问题时,继电保护装置会自动开启保护措施以暂时断开电路,避免线路或设备受损,以此防止发生上述问题。

4 结束语

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让电力系统获得更好的保护,有关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自动化系统来自动地收集和处理各种操作参数的信息,然后再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调节,让系统一直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除此之外,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之后,控制系统还可以进行自诊断,可以快速地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而预防故障的出现。在出现了故障之后,也可以快速地对故障进行定位,并将故障部分进行切断,然后恢复其他正常部分的供电,减少由于停电造成的损失。因此,加强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玮珩,李钊泽.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J]. 石河子科技, 2021, (02): 3-4.

[2]刘娉婷.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 36 (02): 232-233.

[3]汪文洪.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J]. 建材与装饰, 2017, (40):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