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3

金沙江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实践探索

李培福

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云南大理  671611

摘要:金沙江沿线过去是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永胜县涉及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四座大型水电站呈梯字分布。从2002年8月8日金安桥水电站进场筹建开始,在金沙江中游河段一库八级涉及永胜县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4座水电站建设和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拉开了历史帷幕。到2023年4月3日金安桥水电站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通过省级终验结束,历时近20年,永胜县先后完成了金沙江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4座水电站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任务。4座水电站实施阶段共搬迁安置8个乡(镇)、36个村委会、147个村民小组,生产安置总人口28832人,搬迁安置总人24604人,核定逐年长效补偿人口28511人,核定永胜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31672人永胜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云南省、丽江市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强化后期扶持人口管理、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移民产业扶持力度、注重移民培训、落实移民学生教育扶持等工作,推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增强了移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带领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概述

金沙江沿线过去是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进入21世纪,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金沙江中游水电建设列为国家西部在开发”“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战略目标。丽江市永胜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中部,境内山脉重叠翠、江河纵横交错,水资源十分丰富金沙江蜿蜒境内215公里,在金沙江“一库八级”电站开发中,永胜县涉及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四座大型水电站呈梯字分布,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输出地。

2003年1月11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金沙江中游河段按一库八级梯级水电站开发,丽江市一库八级水电开发进行实质性阶段。2006年9月,丽江市人民政府发布《丽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规划时期着力实施六大战略,其中之一是水能富市战略。以金沙江中游水能开发为契机,全力支持国家和云南省开发建设好一批水电站,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建设。以水电为重点,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2007年11月12日,中共丽江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水电站开发移民工作的决定》,提出要计划时间内(2020年左右)完成金沙江中游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任务,基本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移民搬迁安置总体目标,实现水利水电开发与移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2002年8月8日金安桥水电站进场筹建开始,在金沙江中游河段一库八级涉及永胜县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4座水电站建设和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拉开了历史帷幕,为全县水利水电事业和库区移民的进一步发展确立了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大中型水利水工程移民安置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事关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关乎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其关键在移民难点也在移民。永胜县移民安置工作,坚持水电开发,移民先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前期水电开发移民安置补偿补助与移民后期扶持相结合,移民、生活与当地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移民搬迁安置后的生产生活达到或超过安置前水平。移民安置主要政策依据是:采取移民搬迁安置补偿16118方案,即立足1个长效补偿机制,实行6种安置方式并举,建立1项产业发展资金,享受统一后期扶持政策,采取8条移民安置措施。

永胜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政府主导、移民自愿,分类指导、相对集中,统筹规划、产业支撑,基础先行、服务配套,长期稳定、坚持发展的工作思路,从移民实物指标调查、移民安置点选址、规划制定实施、移民动员搬迁安置、移民生产生活恢复发展及移民后期扶持管理的全过程,实行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部门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执行情感移民、政策移民、依法移民方针,保障了永胜县搬迁搬迁安置工作顺利开展。

为适应金沙江中游永胜段四痤梯级水电站开发和移民安置工作需要,2003年,成立了永胜县移民开发局,具体承担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管理落实的工作责任。随着水电建设步伐及国家形式需要,历经3次更名5次机构改革,现更名为永胜县搬迁安置办公室(2003年9月至2015年3月,名称永胜县移民开发局;2015年3月至2019年4月,更名永胜县扶贫和移民开发局;2019年4月至今,再次更名为永胜县搬迁安置办公室)。

二、移民搬迁安置

从2002年8月8日金安桥水电站进场筹建开始,到2023年4月3日金安桥水电站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通过省级终验结束,历时近20年,永胜县先后完成了金沙江中游河段一库八级

水电开发涉及永胜县的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4座水电站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任务。永胜县水利水电移民得到妥善安置,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移民搬迁安置目标。建设一个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的水电开发理念得到全面落实。截止2022年年底,金沙江中游河段一库八级涉及永胜县4座水电站实施阶段共搬迁安置8个乡(镇)、36个村委会、147个村民小组,生产安置总人口28832人,搬迁安置总人24604人,核定逐年长效补偿人口28511人。完成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22个

三、后期扶持

永胜县境内建设完成主要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分别为金安桥水电站、龙开口水电站、鲁地拉水电站、观音岩水电站等项目。截止2022年12月31日,核定永胜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31672人,涉及全县15个乡镇90个村委会331村小组。

永胜县自2007年9月起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根据国家、省、市制定的有关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指导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范围为农村移民,以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水库移民为现状移民,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水库移民为原迁人口。在扶持期内,对以2006年6月30日前已搬迁的水库现状移民人口一次核定,不再调整。转为非农业户的农村移民不再纳入移民后期扶持范围。纳入移民后期扶持范围人口每年补助600.00元,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纳入移民后期扶持范围的人口,自2006年7月1日起继续扶持20年;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从完成搬迁之日起继续20年。

四、全面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带领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06年国家实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以来,永胜县移民工作主管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云南省、丽江市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强化后期扶持人口管理、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移民产业扶持力度、注重移民培训、落实移民学生教育扶持等工作,推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增强了移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认真做好后期扶持人口核定、动态核减、直补资金发放工作。

在人口核定过程中,永胜县移民工作主管部门深入基层调查、走访、核实,做到不重、不漏;严格执行后期扶持人口动态管理,做到应减尽减;按时发放后期扶持人口直补资金,采取半年一次、“一户一卡”通过银行直接以放,2022年6月起按照按照省、市、县关于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要求,积极协助乡镇做好现有后期扶持人口“一卡通”信息统计、核实及录入工作,后期扶持人口直补资金实现一卡通发放。截止2022年12月底,全县累计核定后期扶持人口31672人,其中四座电站移民28064人,水库移民3608人;累计核减后期扶持人口1776人;累计发放后期扶持移民直补资金16017.78万元。

(二)积极争取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实施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夯实发展基础、提升人居环境。

“十三五”以来,永胜县共争取后期扶持项目资金57828.17万元,建设移民新村美丽家园10个,建成提灌站35座,铺设农业用水输水管网100余千米,建蓄水池131个39100立方米,改造硬化沟渠32千米,改造、硬化机耕路、通村(村内)道路50余千米,移民活动中心12个等项目;“十四五”期间,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投资29480万元实施“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项目27个;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夯实了移民农业发展基础、完善了移民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了移民区人居环境。

(三)大力推动移民产业发展。

为保障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增收、移民致富,通过多方协调努力,2015年争取省级项目资金1757.35万元建设软籽石榴种植示范基地6个,总面积1857.21亩;2016年,县搬迁安置办敢为人先的勇气,率先在云南省移民领域实施“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项目,推动移民产业高速发展。截止2022年10月,共发放软籽石榴种苗110万株、兑付种养殖奖补资金6800万元、兑付贷款贴息资金162万元(激励移民贷款6516.5万元投入产业发展),发展种植软籽石榴、沃柑、芒果等特色水果种植近3万亩,建设畜、禽养殖圈舍12万平方米,建成仓储物流冻库6000多立方米,移民区初步形成了以种植软籽石榴、沃柑等高原特色水果为主的产业发展路子。为进一步推进特色水果产业的纵深发展,将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存储、销售等环节的二三产业收益留在移民区,先后引进胜县万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丽江谷雨包装有限公司落户鲁地拉库区涛源集镇,总投资超亿元的“永胜县金沙江流域特色农产品现代物流园建设项目”也积极筹划之中,有望在明年开工建设。十四期间,我县将继续加大移民产业投入力度,推动移民产业高质量、高产出、高效益发展。

(四)注重移民教育培训,提高移民整体素质,拓宽移民就业创业渠道。

立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实际,委托永胜阳光劳务服务公司、县人社局、昆明市五华区高创职业培训学校、永胜星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机构,积极开展农业生产、畜牧养殖、电工、汽车驾驶、厨师烹饪、电子商务、旅游民居接待等技能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移民,2016年以来共开办培训115班(次),培训移民5758人次。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对移民子女的职业教育,2016年以来,依托移民后期扶持招生政策,共协助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云南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等10多所职业院校招收移民学生256人。通过教育培训,培养了一批种养殖生产经营和创业、就业等技术能人,通过技术能人的“传、帮、带”,有力的提升了移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提高了生产技能和致富本领,促进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融合、高质量发展。

四、

永胜县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秉承情感移民、政策移民、依法移民方针,保障了永胜县搬迁搬迁安置工作顺利开展。永胜县坚持政府主导、移民自愿,分类指导、相对集中,统筹规划、产业支撑,基础先行、服务配套,长期稳定、坚持发展的工作思路,从移民实物指标调查、移民安置点选址、规划制定实施、移民动员搬迁安置、移民生产生活恢复发展及移民后期扶持管理的全过程,实行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部门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紧紧围绕让移民群众致富增收的理念,加大移民群众后期扶持力度。实现永胜县涉及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四座大型水电站永胜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31672人脱贫致富奔小康,有效的促进了永胜县境内215公里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融合、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1.《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第471号令);

2.《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移民安置补偿补助意见的通知》(云政办发〔2007〕159号);

3.《云南省移民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相关工作意见》的通知(云移局〔2007〕159号)。

4.《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8〕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