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肖爱香

清流县屏山幼儿园  365300

摘要: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更加顺利的成长与发展,让他们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下充分感知生命的意义与活力,并让他们对大自然产生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从而让他们健康快乐的茁壮成长。为了能够将亲自然课程的最大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教师在教学的途中可以从兴趣、情感、体验等角度出发,通过对幼儿园与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引领幼儿进入到大自然的深处,实现幼儿主动参与亲自然活动兴趣的有效激发。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出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感,还能让亲自然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提升与发展。本文就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实践与思考这一论述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 亲自然课程 实践与思考

正文:何为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道德经》中就有记载,它认为“自然”的含义是本性与本源,意思是说地球上形形色色的自然事物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自然与本质属性。幼儿园以“自然”的本质为核心,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亲自然课程,这能够让幼儿教育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并让幼儿在学习中释放自己的天性,从而让其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快乐。亲自然课程的开设与实施,能够为幼儿提供多姿多彩、各式各样的亲自然活动,帮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自然特点,从而充分认识到自然生命具有很高的价值,进而让幼儿在脑海中形成一种敬畏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以及保护自然的崇高意识。与此同时,亲自然活动还能为幼儿提供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其在学习中保持心情舒畅,进而让其在良好的幼儿教育下健康快乐的发展与成长。

一、充分挖掘幼儿园和社区资源

幼儿园作为开展教育的主要场所、主要阵地,可见,幼儿园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对幼儿教育的实施具有决定性作用。还有,虽说幼儿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但是幼儿园所开展的实践活动不单单在幼儿园中进行,还需要到户外去。所以说,社区资源也是开展幼儿教育的一大助手。由此,充分将幼儿园与社区资源挖掘出来,这对幼儿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帮助,尤其能够在亲自然课程的创设与开发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为了能够让亲自然课程顺利的开展,首先教师与学校需要合力对幼儿园资源进行充分挖掘,随后联系家长一同对社区环境资源开展实地分析,最后将其作为亲自然课程开展的源泉。

举例来说,对于幼儿园资源来讲,幼儿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为幼儿各种亲自然活动的开展设置各种设施等,这些都能够助力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完美开展,还能为幼儿构建一个美丽的学习环境。对于社区资源,它们是丰富多彩的,有着幼儿园中没有的各种资源,能够为亲自然课程的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其中沙水区、四季的植物、果园、饲养园等都是非常好的社区资源,借此能够帮助幼儿更加快速地融入自然,享受自然所带来的美好与乐趣,从而让幼儿树立起热爱自然的积极意识,真正做到保护自然中的一切事物。

二、改造环境,提高幼儿亲自然兴趣

在自然环境中,有着非常多的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的自然事物,这些事物都能够成为教师开展亲自然课程的可利用素材,对高效幼儿园亲自然课程教学的开展有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借助自然环境中具有趣味性、生动性的素材来实现幼儿亲自参与亲自然活动课程兴趣的有效激发,使得幼儿在环境改造的途中开发与发展自身的智力,并让其正确的观念意识得以形成,从而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落实自身创造力以及创新力的提升与发展。除此之外,在幼儿借助自然事物来创造舒适、温馨、自由的室内环境的途中,幼儿的身心得到舒展与放松,能够让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让其长期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还有,在开展环境改造亲自然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对园区附近的自然情况进行细致的探查,遵循因地制宜的教育原则,引导幼儿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切实对幼儿园室内环境进行美化与改造。

举例来说,当教师开展“回归自然,探求寻趣”这一亲自然课程的相关教学时,首先,幼儿园教师需要带领幼儿到园内或者园区附近,组织幼儿收集可用于班级室内环境美化的自然资源,有落叶、枯萎的花朵、黄色的秸秆等等。随后,教师让幼儿将其带入到教室中,并利用收集的自然资源对教室环境进行美化。有的幼儿借助落叶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并将其放到了教室展示区,间接性地美化了教室环境;有的幼儿利用枯萎的花朵制成了干花盆景,从远处望也别有一番景色;还有的幼儿利用黄色的秸秆以及彩带,美化了教室中的卫生角,让整个教室都看起来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幼儿园教师借助自然界中的事物开展有效的亲自然课程,能够让幼儿在对教室进行美化的途中,充分感知秋天所带来的快乐与收获,意识到各种植物在秋天时的生长特点,并提高幼儿的认知。

三、情境创设,激发幼儿亲自然情感

幼儿教师为了能够将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很好地培养出来,让他们充分感知到生命的价值与自然的美好,可以借助自然环境来实现亲自然活动情境的创设。创设情境,能够让幼儿在情境中发现、品味与感知自然的美丽,从而让幼儿不由得产生一种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进而让其自然审美能力有一定的提高。除此之外,幼儿教师也要在此基础上对幼儿的环保意识进行大力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让其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地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道德情操。

举例来说,当教师开展“亲近自然,不负春光”亲自然课程的相关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加自然写生亲自然活动,带领幼儿到幼儿园中的小花园处,让他们在花园中细致地欣赏春天盛开的花朵。花园中的花朵真是美不胜收,有迎春花、杜鹃花、海棠花等等。随后,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自身所处的花园场景来制作绘画,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尽情在画中展示,以此来抒发幼儿内心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对幼儿的创造思维与想象思维进行启发,鼓励他们将其他的自然事物与当前的自然场景结合起来,一同展示在绘画作品当中。这不仅仅能够让绘画作品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使得作品更具生命力,还能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欣赏自然美好事物的世界中。

四、实践活动,增强幼儿亲自然体验

教师在对亲自然课程的教学方案进行设计的途中,需要重视体验学习的开展,借助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幼儿对自然的感知能力与探索能力,使其通过自身的亲自参与真正体会到自然事物的美好与魅力。并且,幼儿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认知到多种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还能感悟到生命价值的可贵,从而形成尊重、珍爱生命的正确思想。幼儿在实践中也能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形成健康的体魄,由此实现身心健康的发展。

举例来说,当教师开展“探秘水稻,乐享田园”这一亲自然课程时,教师可以提前在网络上找好有关“杂交水稻”介绍的动画视频,上课放给幼儿观看,以此来激发出幼儿探究水稻的兴趣。随后,教师再组织幼儿采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心目中的水稻田画出来。为了能够增加幼儿的体验感,教师教授幼儿利用“沉浮实验”来挑选出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在幼儿园中适宜的地方进行种植。种植以后,教师也要鼓励幼儿每天去观察水稻种子的生长情况,记录水稻发芽的时间以及特点,再利用绘画的方式将其生长过程画出来。通过亲自然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仅能够让幼儿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锻炼,还能对大自然产生无限的探索欲。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通过对亲自然课程的科学设计与实施,开展多样化的亲自然活动,不仅仅能够激发出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兴趣,让幼儿对大自然充满喜爱,还能增强其身心的发展,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同时,幼儿也能在不知不觉中生成环保观念。

参考文献:

[1]郑韩英.幼儿园体验式“亲自然”课程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23(33):13-15.

[2]丁岚.幼儿园小班“亲自然”体验式季节课程的教学探索[J].环境教育,2023(10):88-90.

[3]何秀芳.农村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价值探讨与构建策略[J].教育观察,2023,12(30): 69-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