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味作业中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体验案例

/ 2

小学数学趣味作业中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体验案例

罗仕灿 指导老师:龚明权

 安龙县栖凤街道第三小学

自从我上小学以来,数学就是我最喜欢的学科。每一次,我都高兴地盼望着数学老师能在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着和蔼的眼神,如期出现在讲台上。

为什么数学对我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爸爸妈妈看着我津津有味地阅读下一学期的数学课本,不禁问起我来。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一开始也不擅长算数,但是数学老师从开学的第一节课就告诉我们,她会让数学课变得很有趣,有趣到我们都不舍得下课。确实是这样的,数学老师每一节课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数学作业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枯燥。相反,在数学老师的“改造”下,每一次数学作业都充满了乐趣。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一个一个从座位上站起来报数,报完数之后再坐下。班级里就像开小火车一样,大家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一个接一个地报数,等到全班都报完数,我们就顺利地念完了数字,还知道了班级里有多少位同学。这正是我们数学书上的第一课——《数数》。那时,还有些同学不能快速地报出数字,但是这个小游戏持续了几节课之后,大家都能从1数到100了。那堂课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么有趣的数学课,就连课后的作业,也充满了趣味性。

下课之前,数学老师饶有兴趣地说,让我们放学回家的时候,数一数自己经过了几盏路灯,然后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大家一起来分享自己的答案。我发现,有的同学需要经过的路灯很少,因为他们就住在小学对面的小区里。但是,有的同学经过的路灯却非常多,说明他们的家距离学校非常远。

但是,这还不算最有趣味的。后来,数学老师鼓励我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完成趣味数学作业。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学习“认识时间”这一单元。

上课的时候,数学老师拿了一个大钟表进来。我和其他同学们都面面相觑,心想,这节课一定跟时间有关,而且一定特别有趣。果不其然,老师把钟表立在桌面上,问我们钟表上显示现在是几点。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八点!”数学老师重重地点了点头,并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认识时间”。于是,新的一课就开始了。课上到一半的时候,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页书面作业,还布置了后半节课的任务——每一个学习小组都制作一份会动的创意钟表,并且用钟表去表达不同的时间,完成这一页书面作业。听起来像是一个合作的手工任务,我们立马来了兴趣,很快就完成了组队。

接下来,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我和自己的小组成员坐在一起,仿照着数学老师立在讲台上的钟表,快速商讨如何制作时钟,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我发现,我们这一组里,有的同学很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的同学动手能力很强,有的同学做事情很严谨认真,有的同学数学计算又快又准确。于是,我们快速完成分:先在草稿纸上画出我们想要设计的钟表样式,不同于一般看到的圆形钟表,我们采用五角星形状的方案;然后,大家分别裁剪钟表的底盘、指针,并思考怎样让指针动起来;最后,利用钟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边做,一边检查答案的正确情况,遇到错误的答案及时订正过来。

说干就干,大家把白纸、铅笔、水彩笔、尺子、橡皮、小剪刀等工具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桌子上,在草稿纸上画出了最初的钟表版本。五角星的形状虽然好看,但是怎么准确又均匀地标注12个数字呢?富有创造力的同学提出,先剪出一个五角星的外形,中间留白多一些,用来画圆,12个数字就均匀地分布在圆的线上,并延伸出去写在五角星的外轮廓上。这简直是一个绝佳的方案,大家听完之后都表示赞同,于是立马开始动手制作。

这时,数学成绩很好的同学提出,由我们三个完成创意钟表的制作,他先试着做一做老师布置的练习,等到钟表做好之后,再利用钟表对答案进行检验,这样的话,我们就极有可能在有限的半节课时间里完成钟表制作和习题解答的任务。又是一个新的想法,环顾周围的学习小组,有的人已经开始裁剪白纸,有的人还在画图,我们纷纷答应了这个建议。

不一会儿,两位同学创意钟表的底盘和标度画好了,时针和分针也画好了,接下来就是裁剪。大家都担心自己赶时间剪得太快会把精心画好的图剪坏,这时,一向做事严谨细致的同学挺身而出。“我来裁剪吧!我在家里经常和妈妈做手工,现在已经可以把纸剪得又快又好了!”听到这句话,大家都感到很吃惊,也很感激。事不宜迟,她拿起剪刀,只听见“咔嚓咔嚓”,手起刀落,碎纸片掉落在桌子上,钟表的形状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可是,我们要怎么让指针动起来呢?可不能把指针都用固体胶粘在钟表上啊,这样肯定动不了”。裁剪表盘的时候,一个声音进入了我的耳朵里。是啊?什么办法可以让指针被随意拨动呢?

正好这时,数学老师踱着步子走到了我的旁边。我立马抓住机会,举手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听了我们的困惑之后,弯下腰笑着提醒:“你们想想,农民伯伯们碾豆子的磨盘是不是可以转动?或者,你们的卷笔刀尾巴是不是可以转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中间有一根固定不动的钉子,指针也可以围绕一个不动的中心转动啊!”一个不动的中心?噢!我拿起刚刚裁剪好的表盘,向老师请求同意后,跑到教室后面的软木墙上取下了一根大头钉,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分别穿过时针、分针和表盘。然后,我试着拨动了一下指针,指针果然动起来了。

看着会动的时钟,小组成员们纷纷发出欢呼。时钟的制作大功告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检验作业的答案。

“8:10出发去学校,步行25分钟到达学校,那么到校的时间是多少?”我在嘴里轻轻念着题目,旁边的同学则小心翼翼地把指针拨到8:10。然后,大家都注视着分针,从数字2慢慢走过5个中格,来到了数字7。一个中格是5分钟,7个5相加,就是35分钟。“8点35分!”大家异口同声地喊出答案。接着,我们仔细对照另一个小组成员在之前写下的答案。没错,就是8点35分,答案正确!进入下一题。

就这样,我们一道题一道题地检查,时钟在我们的手下仿佛有了生命。在短短的半节课时间里,我们的创意时钟上的时针和分钟,反反复复走过五角星形状的表盘,一次又一次地指向正确答案。在下课铃声响起之前,我们竟然第一个完成了小组合作任务!

确认题目都正确无误后,我们向老师举手示意。数学老师一脸欣慰地看着我们,眼神里流露出对我们的肯定。她微微朝我们每一个人点点头,前来检查我们的作业。一个大大的红勾划过,数学老师在这一页练习的右下角,画上了三颗漂亮饱满的五角星,并写上了一个大大的“优”。

望着小组团结协作制作出来的创意时钟,以及满分作业,大家都兴高采烈。我们回顾着半节课的经历,赞叹着我们的默契,分享着最终的喜悦。

后来,每当我响起数学老师,总会想起那堂数学课。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和组员们各司其职,每个人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最后的创意时钟,因为独特的五角星外形而广受大家的喜欢,用图钉制作出来的动态指针,也让这个钟表成为我们小组每一次解决时间问题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我在这次小组合作中,体会到了分工合作的乐趣,创造力、严谨性、动手能力和解题能力,让我们这个学习小组的合作氛围非常融洽。而且,在时间的利用方面,我们同时开展不同的活动,大大地减少了时间的浪费,最终也在下课前圆满地完成了课堂任务。这次趣味数学作业,让我作为小组成员,更加习惯分工合作、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也更加期待下一次数学趣味作业的新任务。我相信,我们小组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合作中,变得更加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