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浅谈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管理

王伟

抚顺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辽宁省抚顺市 113006

摘要: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超高层建筑正逐渐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为确保建筑的施工质量及结构的稳定性,加强钢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化与研究,降低建筑施工风险。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案例,深入探讨建筑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技术应用要点,确保钢结构安装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使用安全。

关键词: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钢结构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施工周期短、环保等优点,因此,在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厂房、桥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钢结构工程建设的主要特征

钢结构工程建设在现代建筑领域中以其独有的特征脱颖而出,这类工程以高强度、轻重量的钢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使得结构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其施工速度相比传统混凝土结构更快,因为钢结构部件大多在工厂预制,现场仅需组装,可以大幅缩短建设周期。这种预制方式还能降低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施工效率,钢结构的可塑性和韧性使其在面对如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表现出更好的抗震性能,保障建筑的安全性。此外,钢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能够满足各种复杂和创新设计的需要,这使得钢结构工程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愈发受欢迎。

2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管理

2.1独钢柱安装施工流程

独钢柱安装施工具体流程如下。1)基础垫层浇筑。在开始安装钢柱之前,首先进行基础垫层的浇筑。这为后续的安装过程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2)承台底板钢筋绑扎。在垫层上,进行承台底板钢筋的绑扎,为承台结构提供足够的强度。3)钢板墙及钢柱支撑体系(预埋件)测量定位。利用全站仪对钢板墙及钢柱支撑体系(预埋件)进行测量定位,确保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定位准确后,开始安装支撑体系(套架,高度0.8~1.2m)。套架与底板钢筋进行点焊固定,使整个结构更加稳定。4)安装首节钢柱并拉设缆风绳。安装首节钢柱并拉设缆风绳,首节钢柱高2.5m。缆风绳拉设要求:设置3个方向,上端连接钢柱上部孔洞,用卡扣固定;下端连接预埋在混凝土中的钢筋环,用卡扣固定。钢柱与套架进行点焊固定后可拆除挂钩。5)焊接首节钢柱。对首节钢柱进行焊接,确保其与套架牢固连接。6)承台柱筋绑扎。在完成钢柱的安装和焊接后,进行承台柱筋的绑扎,使整个承台结构更加稳固。钢筋绑扎完成后拆除缆风绳。7)浇筑承台混凝土。在所有钢结构和钢筋安装完毕后,进行承台混凝土的浇筑,进一步增强承台结构的稳定性。8)安装二节钢柱。安装二节钢柱,二节钢柱高度6m。拉设二节钢柱缆风绳、双夹板固定后拆除挂钩。9)二节钢柱测量校正固定。对二节钢柱进行测量校正固定(加设码板),确保其位置准确。10)焊接钢柱焊缝。对钢柱的焊缝进行焊接,并在完成焊接后进行探伤检测,确保焊缝质量合格。探伤检测合格后,将工程交给土建施工方继续施工。11)后续第三节型钢柱施工,其施工步骤与上述过程基本一致。

2.2核心筒安装

核心筒作为超高层建筑的关键支撑结构,其稳定性对建筑的整体安全至关重要。本次研究的工程案例,采用了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即“内筒外框”。(1)核心筒的预制应依照GB/T50785—2013《超高层建筑结构技术规范》进行,特别是其内部H型钢骨柱的预制,其中规格满足H1000mm×450mm×40mm×30mm要求。考虑到15根H型钢骨柱的统一规格,每根骨柱在预制时应保证尺寸公差在±2mm内,以确保后续的连接准确性。(2)H型钢骨柱的安装应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且满足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对连接扭矩的规定,以确保其结构稳固性。每个连接点的螺栓预紧力应达到90%的规定扭矩。(3)核心筒周边的型钢混凝土框架与核心筒的连接较关键,这一连接的强度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抗震和风荷载性能。连接部位应进行全焊缝连接,焊缝抗拉强度应不小于375MPa,焊缝的探伤率应达到100%,并且合格率应不低于98%,依据GB/T1591—2018《高强度低合金结构钢》进行。(4)核心筒的混凝土浇筑是另一个核心环节,需依照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规范》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以及其C30的强度等级。特别在钢筋的布置上,应确保其布置密度和配筋率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因钢筋冲突导致的混凝土浇筑缺陷。

2.3钢结构工程的人员安全管理

房建钢结构工程中的人员安全管理是确保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安全的关键环节。这一管理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培训、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危险识别及应急响应计划。安全培训是基础,旨在确保所有工作人员了解潜在的风险以及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操作。这包括对高空作业、重型设备操作和电气安全等方面的培训;个人防护装备(PPE),如安全帽、安全带、护目镜和防护手套,对于预防工地意外至关重要,例如,所有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其承重标准需满足至少136kg的安全标准;危险识别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工作人员及时识别并报告潜在的安全隐患,如不稳定的结构或损坏的设备;应急响应计划则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这包括事故现场管理、医疗急救以及紧急疏散程序,例如,施工现场应配备急救箱和紧急联系信息,且所有员工都应接受基本的急救培训。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工地事故的发生率,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可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2.4钢板墙安装施工技术

钢板墙安装施工技术如下。1)钢板墙卸车。钢板墙进场后进行卸车,将钢板墙平稳堆放在堆场枕木上,并进行构件验收,确保构件质量满足要求。2)安装准备。在钢板墙上绑扎安全爬梯、防坠器、缆风绳、连接夹板等措施。绑扎吊装时需设置包铁保护钢丝绳。3)起吊控制。采用一档起吊,吊起后往安装位置移动。钢板墙吊离地面200~300mm左右时暂停起吊,观察吊装是否正常,确认无问题后,逐步增档加速起吊。较长钢板墙,在起吊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周边情况和摆幅距离。4)钢板墙就位。钢板墙到达吊装位置后,通过绳索调整钢板墙转向。稳定后采用点动缓慢下降,就位后及时安装地脚锚栓螺母及固定缆风绳。5)钢板墙解钩。钢板墙就位固定后,操作工人挂好防坠器,通过安全爬梯爬上钢柱,安全带挂在生命绳上,解钩。6)安装后测量矫正。钢板墙进行测量矫正,确保钢板墙标高、定位、垂直度满足要求,钢柱与钢板墙、钢板墙与钢板墙间焊缝控制在1cm。7)钢板墙临时连接板及吊耳布置。每个吊装单元至少布置2道连接板;根据单元长度不同每个单元对称设置2个或4个吊点,根据单元重心的位置设置具体吊点的位置;为方便现场施工吊耳与临时连接板设为一体,材质均选用Q355级。

结语

现代房建钢结构工程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挑战,它还涉及广泛的社会和环境因素。综合考虑所有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对于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和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房建钢结构工程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更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迪群.钢结构主厂房安装的现场施工管理探析[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S2):826-827.

[2]袁浩,胡文明,黄昌标,等.埃及中央商务区项目大跨钢连廊施工方案研究与实施[J].钢结构(中英文),2023,38(11):28-34.

[3]程忆加,刘娜.医院大跨度钢结构连廊设计及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22(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