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浅谈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

王倩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目前学生普遍对计算机的兴趣只是停留在计算机本身之上,仅仅是因为喜欢玩游戏,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认识和培养其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通过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分专业分就业班、升学班进行分类教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室教学模式。操作课程注意目标培养,遵循教学原则。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学习动机  分类教学  教学模式  实践操作

一、引言

在当今的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象计算机这样的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怎样教好?怎样教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教才能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以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经验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计算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方法。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的学习动机

  职高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很多学生小学没开设过计算机课程,就连计算机也只是见过而没有操作过,这类学生进校时,会对计算机及计算机课程感到即新鲜又好奇,有些城区学生小学曾开设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生和家中有计算机的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有所了解,此类学生中大部分最大特点是喜欢玩游戏,一般其它学生见到后很容易被吸引过去,如不加以正确引导,会让学生的兴趣偏离了方向。

学生的学习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因此对刚进校的新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认识和培养其兴趣,让学生的兴趣不只是停留在计算机本身之上,而应把兴趣转化到对计算机所学课程之上,如所教学科是《计算机技术操作与应用》可以把一些上届学生所做的典范作业和一些具有特色漂亮的版面,各式表格和演示文稿作品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学习本门课程所需掌握哪些知识,学习后应达到的目标,并鼓劲学生以后用自己的作业来替代这些典范作业。如所教课程是《网页制作技术》学生的兴趣就会更容易调动起来,让他们看一些优秀个人主页,动画作品等学生会在一片感叹声中,兴趣高涨,喜欢上了此门课程。老师还应教育学生义务感及责任感,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认识学习对本身的意义,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及以后职业定向等。使学生能主动认真学习所学专业课程及操作。

三、计算机课程教学

1、计算机课程的分类教学

  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从学生专业来看,可分为非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专业,非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是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教师上这些班级的课程,可针对其专业来备课,如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学习Excel电子表格中用制作财会样表、财会单据、发票等实例为学生演示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结合本专业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所教学生是旅游专业,同样可找相关的素材来进行Word的实例排版及表格制作,制作一个旅游宣传资料排版,价格行程表等。学习演示文稿软件应用时可收集素材用PowerPoint来制作一个旅游景点的演示文稿。计算机专业班的学生的对计算机课程兴趣高,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多一些,教师在备课对学生的要求也要高一些。讲授相关知识时尽量面面俱到。

从学生升学来看,可分为就业班和升学班教师上就业班的课程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应注重在实际背景下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训练并结合使用有关计算机的大量应用软件解决本专业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升学班的计算机课程除让学生能熟练掌握相关操作,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加以培养,还应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

2、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

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室中在黑板上板书讲解,而应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建立在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交互式教学优化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教师可根据不同课程准备好电子课件选择运用多媒体教室上课,多媒体教室上课主要是适合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的课程内容,学生则是通过大屏幕来学习。优点是学生更集中在教师视线中,便于教师观察学生注意力情况,但学生不能参与操作。教师根据课程需要选择在网络教室上课,运用教师极域软件教师同样可以通过教师机向每个学生所在的学生机边演示边讲解,讲解中并且教师可指定某个学生演示操作给大家看。讲解完后学生可在自己的机子上操作练习,提交作业。交互式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3、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如上《多媒体操作技术》中,图像素材的采集处理,专门的捕捉屏幕图像的软件就有很多,可让学生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相关软件,上课时让学生演示不同的软件并给同学讲解介绍其用法,让其他同学补充讲解,最后让学生评评谁讲得最好。同样音频格式转换软件也有很多,可用同样的方法。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激发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

四、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计算机操作课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理解了所学知识及操作后,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强化训练,实践操作课培养学生三种意识。一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在分组操作时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操作中。二是培养学生实践意识,让学生通过对计算机软件的实践操作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操作,有效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三是培养学生竟争意识。在操作中布置一些操作如制作一个动画作品,制作网页等。让学生之间评分竟争,鼓励学生参与竟争,并在竟争中争取胜利。同时操作课程还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一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如上《计算机组装》实践操作课程,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计算机各部件,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完整地观察事物,通过观察才能提得出问题,通过观察才能够解决问题。二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完成操作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习惯,如学生在完成一幅作品时,首先分析,再想方法解决。使学生掌握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计算机操作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及各种软件的操作运用,学会实用技术。四是是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教师在计算机操作课程中布置一些不限制题材的操作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运用相关软件制作具有个性和创新的作品。培养学生能够借鉴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学会创新。以上各种意识和能力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五、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是日新月异的,这就使得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首先自身须不断努力学习,进行继续教育;其次,在强调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今天,特别是在职业中学,怎样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在我们的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的培养上。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把课堂教学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 巴班斯基

[2]   计算机应用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   周南缶

[3]   网页制作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主编  王彬华

[4]   多媒体技术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主编  刘龙 路琳琳 王世超   于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