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机制研究及CPAP治疗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机制研究及CPAP治疗效果观察

刘原清 刘衍君

山东省军区济南第十二离职干部休养所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目的为深入观察研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机制研究及CPAP治疗效果。方法:研讨目标将66例随机均分的SAS病人纳入实验,分析记录治疗前后PSG相关指标(低通气指数、暂停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最长暂停时间)、临床相关指标(晨起口干、夜尿、睡眠打鼾、白天嗜睡);结果:33例践行组SAS病人治疗后低通气指数、暂停指数、最长暂停时间与临床不良症状人数,低于33例空白组SAS病人,而最低血氧饱和度高于33例空白组SAS病人,P<0.05。结论: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应用CPAP对改善SAS病人PSG相关指标,降低不良表现人数有积极影响,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机制研究;CPAP治疗效果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 SAS)于失眠症状后,属于第二大睡眠障碍疾病,可导致严重睡眠紊乱、低氧血症、心律不齐以及呼吸衰竭,极少数病人可能在夜间突然死亡。目前临床上治疗主要采用药物和手术疗法,但效果不理想。此外,由于病人在白天经常感到困倦,其记忆和反应能力都受到影响,导致日常工作效率降低,并增加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SAS已逐渐成为睡眠医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核心部分,并在国内外医学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有效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依靠主观症状判断是否存在睡眠问题或有无创伤性检查以确定有无器质性病变。近几年,由于无创性通气技术得到广泛应用,SAS的治疗方法也实现显著突破[1]。为深入观察研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机制研究及CPAP治疗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6例SAS病人中,男女13:20,33-76y,中位数(47.07±1.19)y,全部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采用2003年进口自美国Poly-Smith多导睡眠采集分析系统,行全方位多导睡眠图(PSG)评估,详细记录整夜各项指标。记录BMI、最长时间呼吸暂停时间、AHI、最低血氧饱和度水平。监测时段设定为晚上10:00至次日早晨7:00。在PSG监测下实际测定病人所需CPAP最佳压力,压力调定后,住院病人可每晚在医院行CPAP治疗,门诊病人购机回家长期CPAP治疗。接受CPAP治疗后30~60d,无脱机复查PSG,记录最终结果[2]

1.3临床指标

分析记录PSG相关指标(低通气指数、暂停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最长暂停时间)、临床相关指标(晨起口干、夜尿、睡眠打鼾、白天嗜睡)。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18.0统计以及归纳对所有搜索数据实施全面计算收集,用n[(%)]表述计数数据,以平均p<0.05为主要统计判断依据指标,具有现代统计学的重要研究意义。

2.结果

2.1PSG相关指标

见表1,33例践行组SAS病人治疗后低通气指数、暂停指数、最长暂停时间,低于33例空白组SAS病人,而最低血氧饱和度高于33例空白组SAS病人,P<0.05。

表1PSG相关指标±s)

组别

n

低通气指数(次/h)

暂停指数(次/h)

最低血氧饱和度(%)

最长暂停时间(s)

治疗后

33

1.46±1.85

2.82±0.07

90.05±1.45

10.69±1.68

治疗前

33

14.86±1.38

33.16±1.69

64.86±1.15

87.16±0.85

t

1.958

0.938

2.604

0.456

P

0.05

0.05

0.05

0.05

2.2临床相关指标

见表2,33例践行组SAS病人治疗后临床不良症状人数,低于33例空白组SAS病人,P<0.05。

表2临床相关指标(n,%)

组别

n

临床相关指标

晨起口干

白天嗜睡

夜尿

睡眠打鼾

治疗后

33

6.06%(2/33)

3.03%(1/33)

6.06%(2/33)

3.03%(1/33)

治疗前

33

54.54(18/33)

60.06%(20/33)

54.54%(18/33)

60.60%(20/33)

t

1.466

0.138

2.886

0.405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被认为是最普遍的夜间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其临床致死率与发病率相当高。由于SAS病人在夜间经常出现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与睡眠结构紊乱,导致其在白天出现嗜睡以及心脑肺血管并发症,甚至可能对多个器官造成损害,严重缩短寿命,降低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医学界和社会各界都对其给予越来越多关注。目前西医对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尚无特效疗法,但临床上采用各种手段缓解症状取得一定效果,其中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措施疗效较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被认为是治疗无创病人的一种手段。实验结果显示,33例SAS病人治疗后低通气指数、暂停指数、最长暂停时间与临床不良症状人数,低于33例SAS病人,而最低血氧饱和度高于33例SAS病人,P<0.05。这表明,SAS治疗过程中应用CPAP临床效果良好,有效改善PSG各项指标,降低临床不良症状人数。

另外,通过分发健康手册,并以详细、耐心的方式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目的是让病人充分了解CPAP呼吸机和鼻罩通气的特性,从而提高病人使用CPAP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对于购买治疗设备回家的病人,进行密切随访,及时解决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提高其舒适度。随着仪器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累积,CPAP在治疗SAS病人方面展现出巨大临床应用潜力[3]

4.总结

总而言之,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应用CPAP能够改善SAS病人PSG相关指标,降低不良表现人数,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高兴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致肿瘤高发的流行病学防控网络建设及相关机制研究.广东省,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2033-05-23.

[2]李晓东,王建春.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房颤发生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研究,2021,2(02):39-66.

[3]钟丽,研究CPAP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