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笔人物画中女性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浅谈工笔人物画中女性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

—以何家英<酸葡萄>为例

郑馨月

山西大学 山西省太原市 030021

何家英当代著名工笔人物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尤为突出何家英的作品在一些地方也融入了西方的素描,尊重传统而不束于旧范他的作品中,继承传统、融合中西更是成为了主要的发展趋势。

本文主要立足于何家英艺术创作思想轨迹及代表作品,分析笔下女性人物形貌造型特征及其内在的精神气质从美学角度对何家英的审美思想进行初步梳理,重点研究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审美表达

关键词:何家英;工笔人物;女性形象;情感表达

一前言

何家英是当代画坛著名的工笔人物画家,他在立足于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基础之上,着眼于中西方绘画的相似之处,在对于改革传统工笔人物画中不断创新,做出了卓越的成就。在实践中,他注重写实与传神,在工笔人物画的创新上做出了贡献。何家英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酸葡萄》、《秋冥》、《山地》等。

本文以何家英的主要代表作品《酸葡萄》为例,探讨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研究画中女性人物流露出的情感。分析笔下女性人物形象特征及精神气质进一步探讨他的作品具有的现代审美价值以及对当代中国艺术史的影响。

二何家英《酸葡萄》中女性形象的艺术表现

(一) 女性形象典型案例分析

在其代表作品《酸葡萄》中,何家英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刻画了五位现代城市女性在葡萄架下吹箫、摘葡萄、看书等的生活场景,描绘出了精致、知性、典雅的新女性形象,整体画面呈现出一片文雅幽静、充满书香气的意境。《酸葡萄》整个画面以葡萄架为主要框架,画中主体人物位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线上,具有强烈的形式感。同时,画面又以姿势的变化打破呆板,展现了造型与节奏的完美契合。

观察作品,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位身着黑领条纹上衣,一袭黑色长裙的女青年,她面对观众,蓬松的大波浪披肩长发以及淡淡脸上的妆容都是属于现代知识女性的浪漫。她手拿葡萄准备放入嘴中,从她的神态中似乎能够感觉到葡萄酸酸的味道;在画面的最左侧坐着一位正在吹笛子的女孩,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韵味;紧挨着她的是一位身穿粉花连衣裙的女性,左手放于膝盖,右手支着地面,脸微微侧转,似乎正优雅地坐在树下认真地聆听着笛声;画面的最右面是一位穿着白色上衣,下穿蓝白相间连衣裙的女子,面对着左侧,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正在专心得看着,并与另外几位女子形成呼应;最后,画面中还有一位身着白色蕾丝连衣裙的女孩正在踮起脚尖摘葡萄。整个画面透露着一种强烈的时代气息,带给人们一种优雅自在的意境。何家英笔下的这些女性人物,反映了新一代知识女性的个性美,寄予着作者心中的美好向往和审美追求。

(二)传统表现手法与西方素描相结合

中西方地理环境、文化思想、宗教信仰、美学思想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艺术家对绘画中线条的理解各有不同[1]。因此,在长期的发展中,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及情感体验也会有所不同,从而个体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审美趣味也会有所差异。

在《酸葡萄》图中,何家英在西方素描写实造型的基础之上保留了以线条为主的传统绘画方式,他把传统的线描和西画中的人体素描透视运用到了自己的画中,使画面的空间感得到了加强。何家英在中西方艺术交流与融合上,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的工笔人物画不再以传统的表现手法和构图为束缚,努力探索西方绘画中的个性特征,做到了传统表现手法与西方素描的完美契合。

(三)保留中国画色彩吸收西画色彩语言

何家英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后他选择留在了母校。在一段时期内,他的创作题材主要以人物画为主,创作了《山地》等作品,歌颂了勤劳农民的朴实精神。在这幅作品中,何家英尝试着将西方油画的色彩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融合。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自古以来就流行着“随类赋彩”的理念,画家通常通过运用色彩语言来表作者的主观感受。即所表达的就是心中的颜色,往往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表达的是一种文人情怀。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云:“运墨而五色具”,朱砂、石青、石绿等色更是魅力独具[2]。而在典型的西方绘画艺术中,展现的是一种或科学理性的客观再现形式。在《酸葡萄》中的色调为夏秋季节的感觉,设色方面还是偏向古朴。

何家英说:“我所需要的人只有一个,她手中的葡萄马上含入嘴中,这个姿势就像一个佛教法案,非常有气势,就有很多的韵味了[3]。”何家英在创作《酸葡萄》时,不仅保留了中国画传统色彩,也将西画色彩语言运用的生动自然,无造作之感。

三何家英工笔画中女性形象的情感表达

(一)气质高雅

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塑造的女性众多,从背书包的小孩到街上的中年妇女;从古代美女到少数民族女性;从农村女孩到现代都市女性。他笔下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各自具有的独特魅力,但在他所选取的女性形象中,更经典的形象是农村女孩与都市女性的形象。在何家英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有一些共同的感觉:纯洁、美丽、优雅、和谐、自然,最重要的是人物神态中都夹杂着一丝忧伤。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社会发生变化,文革时候艰苦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的不重视,向现代社会价值观与对知识的渴望发生了重大转变,表现了现代城市女性的知性美、气质美,画中的人物反映了现代知识女性的生活方式。

(二)情感流露

宋代的陈郁在《藏一话腴·论写心》中提出“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4]。因此这就要求创作者在创作人物形象时,要将个人的情感融入人物形象中,这样才能算是栩栩如生的。而且“写形不难,写心惟难”,“写心”是“传神”的更高一层。在描绘人物形象时,深刻的艺术语言和情感表达能加深我们对人物的理解。何家英的绘画作品大多注重于内心的情感表达,具有真实感而不失笔墨味道。

何家英工笔人物画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他不仅将抒情性灌输在线条造型和色彩语言之上,还将画面整体意境与情感表达相结合。在创作过程中,何家英在立足于传统绘画之上,加入了西方的绘画元素。在中国传统画中情感的表达尤为重要。因此,在何家英的绘画题材中,十分注重整体的抒情性,并且更加注重画面意境的表达。在何家英创造的女性人物中,他将女性视为是独立的、自由的、有人格的人,这正与他的个人生活体会有关。何家英工笔人物画的成就,不仅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开辟了新的道路。

四何家英工笔人物画的影响力

(一)社会历史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艺术该如何发展问题成为了艺术界的焦点问题,受到了艺术家与艺术爱好者的普遍关注。传统绘画的形式与西方绘画的方法相遇,在文化内涵方面孕育着新的生命,揭示着新的开始。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作为艺术家的何家英更是如此:一个是思想受到限制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另一个是思想文化以开放的历史阶段[5]。当西方绘画形式进入中国后,我国艺术家有机会接触到西方经典绘画作品,从而使得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相互影响,发挥积极作用。

(二)对中国艺术史的

当代画家何家英对我国的工笔人物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为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另一条道路,为中国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他不仅能吸取我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精髓之处,创造出具有属于自己个性特征的工笔人物画;并且能够找到中西方绘画中的切入点,融合中西风格,继而使“衡中西以相融”的观点成立,为中国工笔画竖立了一座丰碑。

1

五参考文献

[1]李云鹏.中西方绘画中线条的运用比较研究[J].美术文献,2020(03):12-13.

[2]金瑞.工笔人物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张予楚.浅析何家英工笔人物画对个人创作的影响[J].明日风尚,2020(05):84+86.

[4]周欣怡.浅析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2(08):117-119.

[5]孙嘉增.何家英绘画艺术的特色与表达[J].艺海,2020(07):48-49.

1


[1] 李云鹏.中西方绘画中线条的运用比较研究[J].美术文献,2020(03):12-13.

[2] 张予楚.浅析何家英工笔人物画对个人创作的影响[J].明日风尚,2020(05):84+86.

[3] 周欣怡.浅析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2(08):117-119.

[4] 孙嘉增.何家英绘画艺术的特色与表达[J].艺海,2020(07):48-49.

[5] 张敏.现代中国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D].曲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