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应用优质护理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消毒供应室应用优质护理的策略研究

杨艳菊  王 云  王春艳 黄彩亮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甘肃省 兰州市 ) 邮编730050

【摘要】 目的 本文着重研究消毒供应室应用优质护理的策略。方法 在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择我院消毒供应室内的护理人员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15例),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策略(15例),对比不同护理后护理人员操作合格率、护理满意率,就此判定护理策略应用效果。结果 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灭菌操作、分类操作、包装操作、洗涤操作,各项操作合格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应用优质护理有助于护理人员操作合格率提升,同时增强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消毒供应室;优质护理;操作合格

医院感染是医疗领域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消毒供应室是无菌物品的无菌程度与各部门、科室的护理效果与患者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一旦消毒灭菌不彻底就会威胁患者生命,造成不良事件[1],所以消毒供应科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控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也显得愈发重要。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有效质量控制措施保障无菌物品安全,严格遵守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流程规范合格。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有效规避各类风险发生,必须对消毒供应室实施优质护理质量控制[2]。科学有效的护理工作可以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维护医护人员的职业健康、节约成本以及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等。本文着重研究消毒供应室应用优质护理的策略,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择我院消毒供应室内的护理人员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组,研究组:女性:15名,年龄25-35岁,均数(30.19±1.46)岁;参照组:女性:15名,年龄分布23-35岁,均数(29.23±1.37)岁;两组资料差异细微,具备分组条件(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按照消毒供应室旧模式进行。①日常的工作流程进行回收及发放。② 管理器械:工作人员按照旧模式进行对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方式进行处理。③ 消毒完成后进行包装、灭菌后发放手术器械。④ 定期检查库存量,轻点基数,做的账目相符。

研究组:优质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具体细节进行落实:① 优化工作流程:结合消毒供应室工作特点规范技术操作,优化手术器械消毒管理制度和完善操作流程,由专人进行回收、下送、清洗、消毒及灭菌操作,同时责任落实到责任人并具体到个人。a.消毒供应室布局合理,三区划分明确符合行业标准要求,生活区与工作区域标识清晰。B.明确物品流向:洁染划分,物品流向正确。C.优化清洁、消毒、灭菌流程:成立安全小组,定期质量安全检查,杜绝不良事件发生,提升和鼓励优良事件上报。② 提高人员素质: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独特而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素养,熟悉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等理论知识优化操作程序。a.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分为理论、技能培训小组,组长督促所有人员按照优化程序规范操作,实践理论相结合。b.分为院内培训、科内培训、晨会教学,业务查房、晨会小讲堂等多措举培训形式。c.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法律意识和法规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沟通技巧,加强“慎独”精神,提倡“主人翁”精神,强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提高全体人员的职业道德内涵素养。d.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采取科内自考、护理部抽考,提升个人专业拓展优质服务,提升团队凝聚力。③ 强化质量控制:定期对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抽查,对清洁、消毒、灭菌等过程进行质量监测和记录。a.强化质量控制的同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重新处理和质量追踪,并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b.建立清洗质量过程监测:采用机械清洗效果测试卡进行监测清洗机的清洗效果,保证清洗过程中清洗质量效果监测合格。c.科内成立质量检查小组:对于每日各项工作进行随机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并督促及时改正提升清洗质量。d.加强物品溯源管理,杜绝物品逆流,建立应急预案。E。对人员分组管理:按照各个岗位工作内容做详细分工,做好相关考核记录并留存。④ 包装操作:a.检查清洗质量,要求规范包装,核对器械数量、规格型号,追溯码相符,b.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如规格型号、包装材料质地,再次核对查看包内物品与包内化学指示物等按规范完成包装,提高灭菌质量,为医疗护理提供安全有效合格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c.灭菌时完成使用前十大操作流程安全检查登记,做好各种维修记录及操作注意事项 。⑤持续改进与创新:结合相关质量标准对清洗质量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展开多维度讨论。a.引进先进的设备,多采用机械化智能设备,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的有效沟通与合作。b.不断持续改进现有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完善制度流程。c.根据消毒供应室工作的特殊性完善各种监管制度,制定突发或特殊事件的应急预案。d.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e.落实环节质量把控,掌握细节管理,真正做到换位思考,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改进和创新活动,释放集体智慧和创造力

[3]

1.3判定标准

对比不同护理后护理人员操作合格率、护理满意率,就此判定护理策略应用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率,检验用χ2;计量用(x±s),检验用t。文中所体现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深入处理,若显示P<0.05, 说明了有意义。

2 结 果

表1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操作合格率[(n)%]

组别

例数

灭菌操作

分类操作

包装操作

洗涤操作

研究组

15

15(100.00%)

14(93.33%)

15(100.00%)

15(100.00%)

参照组

15

11(73.33%)

10(66.67%)

9(60.00%)

10(66.67%)

P

<0.05

<0.05

<0.05

<0.05

表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率[(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研究组

15

12(80.00%)

3(20.00%)

0(0.00%)

15(100.00%)

参照组

15

6(40.00%)

4(26.67%)

5(33.33%)

10(66.67%)

P

<0.05

3讨论: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负责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供应工作。消毒供应室操作合格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确保各项优化操作流程规范符合要求,为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4]。消毒供应室优质护理工作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水平,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有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同时,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5]。消毒供应室优质护理理念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各项操作质量不断强化其观念和认知理念的实施,同时也让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6]

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灭菌操作、分类操作、包装操作、洗涤操作,各项操作合格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室全程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助于护理人员操作合格率提升,增强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孟丽芳,王元阳,赵鹏真.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科中心质量控制的应用[J].齐鲁忽略杂志,2023,5.(29)9.73-75

[2]邱菊萍,马媛媛. 消毒供应室应用优质护理的策略研究[J]. 母婴世界,2021(8):209.

[3]张建萍. 消毒供应室中优质护理策略的应用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2023(7):88-90. DOI:10.3969/j.issn.1006-6845.2023.07.030.

[4]刘相凤. 分析优质护理在提高供应室消毒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5):92.

[5]宋杰. 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分析[J]. 健康之友,2020(23):225.

[6]李金妹. 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0):4394-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