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朱磊燕  张新芝

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松江区201613

【摘要】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1-2023.12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进行多普勒超声诊断,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增生结节、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准确率。结果: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增生结节、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与病理结果相近,准确率较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肝脏占位性病变;价值

在临床实践中,肝脏占位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疾病,类型繁多,患病率高,治疗难度大,且预后不容乐观[1]。为了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加强影像学检查变得尤为紧迫。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通过测量血液流速和流向,提供关于血管和心脏功能的重要信息。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超声检查,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作用和意义,接下来将详细介绍。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选取2022.1-2023.12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8.98±6.33)岁。参与研究的条件包括:①患者需提交完整的临床档案资料;②患者必须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脏占位性病变;③患者需在书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④患者在实验过程中不能表现出抗拒情绪。排除条件包括:①年龄超过 80 岁的患者将被排除;②对影像造影剂过敏的患者亦不在考虑范围内;③任何脏器受损或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得参与研究;④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同样将被排除;⑤在研究过程中中途退出的患者也不能被纳入统计分析。

1.2方法

多普勒超声:借助5.0~5.5 MHz频率的腹部凸面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进行例行扫描,以观察肝脏及其异常区域。这一技术有助于确定肝内病变的具体位置,审查病灶边缘的情况,评估病变的大小、形状和回声特征,并检查周围血管、器官结构以及病变区域的血流情况。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增生结节、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准确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病理结果中,肝硬化增生结节20例,肝血管瘤12例,原发性肝癌10例,转移性肝癌8例,多普勒超声诊断出肝硬化增生结节18例,肝血管瘤11例,原发性肝癌12例,转移性肝癌9例,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增生结节、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与病理结果相近,准确率较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341,0.113,0.466,0.142,p=0.560,0.737,0.495,0.707)。

3 讨论

在肝脏疾病中,占位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类型,其中有超过70%的病例属于良性病变,比如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腺瘤、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等。然而,如果患者患有肝脏占位性病变却未得到即时治疗,疾病可能会进展,对患者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对这类患者而言,迅速确诊、明确病情并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可有助于改善预后。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影像学技术来识别和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CT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准确显示病变的大小、数量、位置和血管关系,提示病变的性质,通常用于放射治疗的定位和了解周围组织的影响。但是,CT检查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发现较小病灶困难、低继发性和原发性肝癌检出率较低等问题。多普勒超声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利用多普勒效应进行成像。其基本原理是,多普勒超声设备中的振动元件发射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将其传输至待检区域[2]。当待检界面朝向探头移动时,回声频率会升高;反之,当界面远离探头时,回声频率则会降低。频率变化的大小即为频差或频移,与界面的运动速度成正比。通过捕获、分析和处理多普勒信号,最终结果将在示波器屏幕上放大或解调呈现, 以供医生做出诊断判断。多普勒超声检查有许多优越之处。首先,该检查非侵入性,无需进行任何可能造成损伤的操作,不会令患者感到疼痛或不适;其次,通过超声波技术,多普勒超声检查生成的高分辨率图像有助于医生更精准地诊断疾病;操作简便迅速,通常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可在医院外的诊所或家庭中进行;此外,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易于记录和分析,适用于不同设备和软件,具备极高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最为重要的是,与放射性检查如X射线不同,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会造成辐射危险,对人体健康更为安全无害。在评估肝脏占位病变时,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病灶的内部回声、形态及周围特征,为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此外,它还可以评估病变的恶性程度,观察门静脉和肝动脉的阻力指数以及血流量的变化。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对肝脏占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病理检查结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在肝脏占位病变诊断方面,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病理检查同样具有准确性。因此,在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中,优先选择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可有效提升临床诊断效果,减少漏诊和误诊的风险

[3]

综上所述,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燕明. 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研究[J]. 中外医疗,2019,38(28):180-182.

[2] 魏玮,王海燕. 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超声造影与彩超影像分析[J]. 中国校医,2020,34(7):508-510.

[3] 郑仕兴,周宏莲,叶秋荣,等. 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超声造影与彩超影像分析[J]. 特别健康,2021(35):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