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探索

谢直卉

身份证号:5101811982****2103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降低灾害风险、推动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水利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标准化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就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

引言

由于我国一直在水利建设管理工作中投入大量资金,因此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成绩面前,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面对耗资大、周期长,并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民生发展的大计,如何更好地控制项目管理成本、如何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更智能地监测和预防自然灾害对项目造成的损失,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课题。

1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背景与重要性

水利工程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涵盖了水资源的开发、治理、保护和利用等多个领域,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地推动和管理这些工程项目,项目管理方法与实践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变得至关重要。水利工程项目通常涉及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库、灌溉系统、防洪工程等,这些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气象、水文等多种因素。同时,项目的实施也需要协调不同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工程承包商及最终用户。这种多方面的复杂性使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变得相当复杂,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水资源是生命之源,对于农业、工业、城市供水以及生态环境的维护都至关重要。良好的水利工程不仅可以确保水资源的供应,还可以有效地减轻洪涝灾害的风险,提高农田灌溉效率,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系统,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水利工程建设不当,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社会不稳定,甚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1]。因此,水利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在这个背景下,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成为确保水利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项目管理不仅可以帮助规划和控制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还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有效地协作和沟通,降低风险并提高项目的可交付性。

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管理体制存在漏洞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相关部门在质量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忽视了对现有质量管理体制的更新与完善。部分质量管理体制虽然已经较为完善,但也存在执行力度不当的问题,这也为水利工程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可能出现无法按期完成、工程部分质量不达标等。而有效的质量管理必然建立在健全的质量管理体制之上,因此,为了确保我国水利事业的长期发展,必须要从体制入手,深入分析目前质量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并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

2.2环境影响与生态破坏

首先,工程通常需要河流或水体的改道,以便引水用于发电。这种改道可能导致水体中的沉积物悬浮和水质下降,这对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造成危害。其次,工程通常涉及围堰建设。这会阻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迁徙,很多鱼类需要迁徙到不同的水域以繁殖或寻找食物,但工程的存在可能导致它们无法完成这一重要的生命周期阶段。这就可能导致鱼类种群的减少,因而对渔业造成负面影响。最后,许多水库兴建和工程项目缺乏有效的生态恢复计划。生态恢复计划旨在减轻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并恢复受影响区域的生态平衡。然而,很多项目在规划和执行阶段没有足够地关注生态恢复计划,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难以弥补。

2.3经费缺少有力保障

随着水利工程设施的不断扩建和更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成本不断增加,而现有的经费来源和保障机制依然不够完善。一方面,由于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滞后,以及水利工程运行经费的筹集、分配和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和困难性;另一方面,由于水利工程运行的长周期性和高成本性,经费保障始终是一个难题,一些地方的水利工程运行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维护[2]

3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

3.1更新质量控制理念与体系

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多、周期长,因此,质量管理的难度也较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施工工艺、材料质量等,传统的质量控制理念与体系存在着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质量管理的效率。因此,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前,管理部门应当重新审视质量管理理念,借鉴国外的发展进程,强调质量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对现行的管理体系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龙头企业的经验,不断完善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体系[3]。最后,水利工程的监督部门应当明确各个主体的责任,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分析责任的承担方,并及时进行改进,从而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

3.2生态保护与恢复

首先,水利工程通常伴随着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在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水源的改变、土地的开垦和生态系统的破坏都可能对周边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可以通过采取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来减轻这些负面影响。其次,应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政府有关文明施工的规定。认真贯彻业主有关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制定以“方便居民生活,利于生产发展,保护环境卫生”为宗旨的文明施工措施,从而达到文明安全工地标准。生活垃圾应集中处理,不得直接倒入附近的水体造成污染(不能随地乱扔)。施工的机械应防止漏油,施工机械运转中或维修中产生的油及污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放。最后,生态保护还可以提高项目的社会可持续性,以减少与当地社区的冲突。

3.3多渠道提供资金保障

首先可以考虑政府财政投入,政府财政投入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政府可以通过年度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水利工程的标准化建设。在制定年度财政预算时,应适度增加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以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其次可以考虑国家基金支持,利用国家基金,如水利发展基金等,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进行支持。通过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标准化建设项目,为项目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最后则包括资本市场融资及社会资金的参与,通过发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相关的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项目的投资。鼓励水利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融资,扩大资金来源。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关系到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因此,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加强管理,建立起更加智能化的管理系统,不仅能够让工程建设管理的透明度进一步提升,也能够确保工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时、按质量完成。水利工程不仅是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大局。只有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管理和推进这一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宝力,孟凡军,王方.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技术创新[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20.

[2]王熙.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建设管理费用的财务管理研究[J].纳税,2020,14(24):117-118.

[3]彭涛,杨强,王芳芳,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J].四川水利,2022,43(3):160-16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