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测量GPS测量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浅析工程测量GPS测量技术应用

陶福林

身份证号码:420281197811140437

摘要:在进行工程测绘时,GPS测量技术不仅显示了建设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潜质,而且它有助于创建建设工程测量的数据库,从而大大提高了工程测量的管理效率。因此,在未来,应该更加关注和重视GPS测量技术在建设工程测绘中的实际应用,以确保测绘工作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和实效。

关键词:工程测量;GPS测量技术;有效应用

1 GPS测量技术的主要内容

对于GPS系统,这是一套基于卫星无线电导航的信息处理方案,具备距离和时间的精确测量功能,它主要由用户设备、宇宙卫星星座及地面监控系统三重核心部分构成。在现实应用里,其主要依赖无线电信号以达到准确追踪目标的目的,这一技术如今在众多行业中受到了高度关注。尤为关键的是,随着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与技术的显著进步,运用GPS技术执行工程测量已经变得更为完善,这项技术因其经济性、快速性和高精准度等特点被广泛认为,从而为测量和测量行业带来了飞速的进展。相较于传统的GPS导航,GPS定位技术在定位精确性、观测时长、适用广度以及操作简易性等方面都展现出优越性。数据监控任务中,GPS卫星的数目配置变得更为均匀,并拥有更加广大的左右覆盖区域。

2 GPS测量技术的优点

2.1 快速确定位置

在传统测量方式中,人工方法通常被视为主要的手动操作步骤,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其大部分操作仍然是依赖于人工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遭遇误差,影响到测量数据的精确性;(2)进行人力测量时,需完成多个操作步骤,这样既耗时又耗力,而且技术要求相对较高;(3)在进行项目测量时,针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区域进行测量通常不仅会增加难度,而且还会对人工测量造成额外的挑战和风险。利用GPS测量手段,显著地避免了之前手工测量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技术领域,GPS测量方法是一种相当尖端的技术,它的自动化水平极为出色,可以迅速地锁定位置。当进行测量任务时,只要工作人员把GPS接收器传输的数据进行深入的科学分析,那么可以获得非常可靠的测量结果。

2.2 适应性强,定位精度高

GPS技术具有高度的融合能力,它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可以不受天气限制地持续操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当GPS技术用于精确度量物体时,它能够与外部环境进行深度融合,展现了卓越的整合性。应用此项技术于工程测量的精度方面,红外线距离测量仪器的标称精度达到了5mm5×D,与此相对,典型的双频GPS接收机则拥有5mm1×D的参照分辨精度。由于距离距离距离的增强,GPS的精确测量能力日渐突出,能够精确地标定其位置范围,从而保证测量精度的极高水平。

3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使用

3.1 做好事前调查

为了达到准确的测量和定位目的,必须密切关注建筑工地周边环境,收集相关数据并规划适当的观测计划。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有效地提升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为了进行工程的精准测量,负责此项任务的精确测量人员也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操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技术,还要对设备有深入的操作经验,这样在操作时能够严格按照既定标准和规程进行精确的测量和使用。除了这些,当进行精确的测量时,同样需要确保把握合适的测量时机,唯有这样,观测的实践活动才会足够充实,同时也能保证标值点观察的高度精准性。

3.2构建工程控制网

为了满足建设工程的测量需求,需要基于建设工程的特定环境来确定控制网络的布局方式,同时也要清晰确定控制网络的精确度要求。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里,工程控制网络充当了至关重要的保证角色,为建设工程的测量和安全监控提供了关键的参考和基础资源。在构建工程控制网络时,必须遵从分层配置和逐层管理的原则,确保工程控制网络能够满足预定的精准度和密集度。在开始观测前,工作人员需要做好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埋放石头的准备,同时还要在合适的地方放置多处数量标示。利用载波相位静态差分析的方法,按照预设的步骤进行观测,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初步估算和控制网差的处理,使观测的精度控制在毫米之间。

3.3大比例尺地图的绘制

在多数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都需要事先准备并制定一个地形图。制作这个地形图时,各种方式和方法都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但在地形图上,比例尺并没有固定的规定。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与实际情况相似,并且在传统的测量方法中,由于许多因素的干扰,使得测量的速度慢、时间花费大、工作负担加重,并且测量得出的结果可能并不精确,这为工程测量的流程提供了极大的制约。使用GPS测量工具,不仅可以记录各个时期的数据,还能在特定地点停留1~5mm,确保在停留时间内数据不会遗失。通过集成所有相关数据,并使用绘图工具进行制作,可以精确地获取地图信息。

3.4GPS精确测量的外业执行

(1)在选择点上。选址应该在容易布置接收机并保证广泛视野的位置上。选择测量点时,应重视:确保每个点都与另一点直接相连,这样在后续的精确测量过程中能再一次利用它们;在观察角度为15°或更高时,应避免形成任何障碍物,以确保数据信号被有效挡住或吸收;在指定点位的附近,应避免选择大输出的功率无线网络电发送设备(例如电视设备、微波设备等),保持离点至少200m,并且与高压电线的间隔应不低于50m,这样做是为了抵御电磁场对数据和信号的干扰,并减少多路径的效果;选择站点的地点应当在交通流畅、道路表面结实、便于维护以及有利于其他观测者扩展和联系的地区,这样方便日后的观测和使用;在选定的标石全部铺设完成后,按照规定需要埋下,且标石需要具备结实和稳定性,同时也要精确记录标点位置。(2)持续观测。实地观察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核心领域:如何安置天线、启动观察、关键的气象参数的测量和相关观察记录。同时也需要在数据传输至储存中心,而观察者则要认真填写并记录观察资料。

3.5建设变形测量

从施工阶段至使用阶段,建筑项目经常会因为人为因素和环境问题产生形变。地壳的移动、地基的不均衡沉降以及建筑过程中的损害,都可能引发建设结构的变化情况。因此,施工人员有责任对建设中发生的变形进行即时的监视和管理。在进行建筑变形的测量工作时,运用GPS测量技术可以显著地提升测量的精确度。如今,由于我国建筑业项目的数量不断攀升和建设工程的规模持续壮大,与之相关的建设变形问题日益明显和凸显。例如,在建筑项目施工及其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地表易于发生下沉和变形。所以,技术专家在执行建设时必须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和工作环境,以确保及时测量建设的变形,并对任何异常进行管理,防止任何建设变形影响到建筑的安全和功能。

结束语

从我国当前工程测量的工作情况来看,主要的测量技术仍然是GPS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准确度高,速度也快,而且操作也相当简便。这表明这项技术未来将被普遍利用于多个不同的领域。当GP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工程领域时,其效果明显超越了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这使得相关建设单位必须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和注意。

参考文献

[1]杨逸.GPS系统在工程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产业创新研究,2023(12):136-138.

[2]邓林辉.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7):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