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规律后的懊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发现规律后的懊恼

蒋若衍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实验中学    215000

摘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一直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尽快达到教学效果而采用错误的方法。尽管一时成效好,却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及社会的创新突破有弊。本文以《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中笔者在知识点讲授以及练习讲解的错误示范为例,剖析符合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教授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情境体验;自主总结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对广大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融入到文化知识教育等各环节,贯穿到基础教育等各领域,不仅教授学生以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有能力、有责任、有爱心,实现知识学习与品行修养的有机统一。”这也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一致[2]。刚入职时,我非常不认同“死读书”“死做题”等快速提升学生成绩的办法,励志要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知识,不走捷径,学会自己主动思考,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本以为我会一直遵照陶行知先生的理念,实施教育教学,然而,我却在激烈竞争的环境里逐渐迷失方向。

1.事件回顾

八下生物苏科版《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中,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先有变异还是先有选择?”的应用一直是学生的易错点。尽管学生初学时能对“长颈鹿案例”有较好地理解,但切换案例后常有迷惑。

生物学虽归为理学,可它的性质又不全然等同于数学物理。涉及理论、假说一类的知识点,非常需要学生有扎实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班里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这不会难倒他们;而对于水平中等的孩子,他们做不对题目不是不知道到底是先有变异还是先有选择,而是被选项中千变万化的语言给绕迷糊了;最后,对于成绩落后的孩子或有一定智力障碍的孩子,他们做不对题目往往是因为不知道这个知识点,也不想去仔细阅读题目。

这一类型的题目,突破点显然在后两类学生身上。我曾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解不同的情景,带他们重读选项,理解选项实际考察的知识点,但效果甚微。换一个案例,换一种说法,往往就再次打回原形。这让我很是苦恼。

“幸运”的是,在一遍遍的重复中,我突然自己发现了语言文字中的一些“规律”。只要选项中出现“使”“导致”一类的词,那99.99%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刚发现这个规律的时候,心里仿佛开出了一朵花。立刻,我就把这一规律告知了孩子们。也在后面的练习中得以验证。从此,这类型的题目难度降维,孩子们不再需要“带着脑子”思考。

时间来到学业水平测试的当天,当我看到试卷里出现这样一道题时(图1),我兴奋地跳起来,这题简直就是为我的学生量身定制了呀!不做全对也太对不起我的发现了!

1  2023苏州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真题示例

短暂的兴奋过后,心里却是一阵害怕。“我到底教会了孩子们什么?”“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都陷入了矛盾的情绪中,不知道这条“规律”的发现,到底是好是坏?

2.反思展望

一段时间静下心来自我反思,犹豫还要不要将这一规律告知下一届的孩子。但是,发现规律本身并没有问题。这一事件中,错误的是我告知规律的方式。学生不需要任何思考和付出,就得到了解密的密码,成功拿下这道题。换位思考,这不就是我让学生真实体验了一回“不劳而获”的“快乐”吗?以后的学习,他们是不是更容易发展为“等待被投喂”的那一种类型?这显然与我最初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我太想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了,太着急了,方法也就出了错。

那么,这一规律该以何种方式让学生发现呢?首先,在前期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学生的“体验”,比如“长颈鹿案例”的展示,可以让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本节中另一自然选择案例“浅色、深色桦尺蛾”也是一个不错的体验巩固情境。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浅色和深色这两种体色是很早就变异存在的,类比人类的不同肤色。而环境的改变会选择出不同的结果。这里,可以直接把桦尺蛾替换为不同肤色的人。改变生存环境“沙漠、黑土地、树林、雪地、被污染的厂区……”再把不同肤色的人放到环境中,哪一类肤色更适合哪一类环境,结果一目了然。通过增加贴近生活的情境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深层次理解概念。接下来,就是练习阶段了。可以汇总整理近五年相关试题,让学生对常考案例一目了然。再让学生去分析每道题目中出现的错误选项必有的考察要点是什么?用语上有何相似之处?圈出他们认为的关键词……小组讨论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质疑-解答”的友好争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我想,最终每个班都可以发现上述规律,甚至总结出更多我尚未发现的特征。

学生通过自己的智慧主动找到规律,这必定是一节让他们难忘的习题课。我想,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发现规律的那一刻一定是激动是满足的,这是他们自己找到的“密匙”,也是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学习韧性以及掌握克服困难、总结经验、发现规律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中国答案[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1, (4): 10.

[2] 李志欣. 做一名"四有"好老师——读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两部著作有感[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23, (4): 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