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3

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李娅菲

盘州市安宁医院 贵州 六盘水 553537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采用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的积极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我院20211-202312月收治的60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研究组则联合阿立哌唑片进行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症状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更高,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评分均明显更低,MMSEPSP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单使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所以,临床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可以把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方案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策略。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利培酮;不良反应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当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手段,利培酮控制症状方面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极易导致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一直在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1]。研究指出,阿立哌唑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所以联合治疗方案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2]。本研究意在对比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使用利培酮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的效果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合理的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以我院20211-202312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把这些患者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19-58平均38.50±9.75病程范围2176个月,平均(48.50±4.15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24例;年龄范围21-60平均40.50±10.25病程范围2278个月,平均(48.60±4.61经过对比分析,两组病例在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值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P>0.05),因此适用于对照研究。本研究已经得到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正式授权与批准。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的患者;(2年龄范围为18~60;(3未使用过阿立哌唑或利培酮,或已停药超过一个月;(4无严重脑器质性躯体疾病;(5无药物酒精滥用史;(5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对本研究相关药物有过敏史者;(3)有明显冲动、伤人或自伤危险的患者;(4)患者严重的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利培酮(国药准字H20050410,规格:1mg),初始控制服用剂量为每次1mg,每日两次,从第2天开始每次2mg每日两次。维持该剂量或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增加,需注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mg

研究组患者则联合服用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利培酮用法与 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服用阿立哌唑片(国药准字H20203074,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mg),第一周每次服用1片,每日一次,从第二周开始每次服用两片,每日一次,如果患者耐受,可在第三周每次服用3片,每日一次,维持该剂量或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增加,需注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0mg[3]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个月。
1.4观察指标
1.4.1临床疗效比较

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PANS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全面评估。PANSS评分减分率为评价指标,减分率≥50%表示治疗显著进步减分率25%-50%表示治疗有进步减分率25%则表示治疗无效[4]

1.4.2精神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PANSS量表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包括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总体评分三个部分阳性和阴性症状均包括7个项目,评分范围为7-49总体评分包括16个项目,评分范围为16-112分。患者的症状与评分呈正相关[5]

1.4.3认知功能评价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MMSE量表包括五个维度: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及计算力、回忆能力和语言能力,总分0-30分,分数越低代表认知功能缺陷越严重。PSP量表则包括社会中的活动参与度、人际关系、自理能力以及攻击和干扰行为等,得分71-100分表示功能轻度或无损害,31-70分表示不同程度损害,1-30分表示功能损害严重,需要监护[6]

1.4.4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出现头痛、嗜睡、心动过速、便秘、流涎等相关不良反应的情况,计算对比总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EpiData3.1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进行表达。采用t对比检验两组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了率的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P值小于0.05时,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之间的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著进步

进步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12(40.00)

10(33.33)

8(26.67)

22(73.33)

研究组

30

17(56.67)

11(36.67)

2(6.67)

28(93.33)

X2





7.565

P





0.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在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阴性症状以及阳性症状的评分上均呈现出相近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组的各项指标评分均下降,研究组下降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见表2

2 两组治疗前后精神症状改善情况比较(,`x±s)

组别

例数

一般精神病理

阴性症状

阳性症状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28.54±6.30

25.81±3.43

29.71±5.38

23.61±3.83

19.58±3.15

15.35±4.51

研究组

30

28.63±6.34

16.27±2.51

29.60±5.42

16.81±2.42

19.53±3.12

11.25±1.50

t


0.047

13.790

0.071

9.215

0.096

5.272

P


0.961

0.000

0.940

0.000

0.925

0.000

2.3两组治疗前后MMSEPSP评分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PSP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呈现出提升的趋势,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评分提升幅度更为显著(P<0.05),见表3

3 两组治疗前后 MMSEPSP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MMSE评分

PSP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15.35±5.10

21.21±2.82

52.20±3.53

64.24±3.35

研究组

30

15.10±4.65

24.50±3.81

51.25±4.36

75.34±3.80

t


0.775

2.081

1.971

6.081

P


0.440

0.025

0.751

0.001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略低于对照组13.33%,但两组之间的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P0.05见表4

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

例数

头痛

嗜睡

心动过速

便秘

流涎

总发生率

对照组

30

1(3.33)

1(3.33)

0(0.00)

2(6.67)

0(0.00)

4(13.33)

研究组

30

0(0.00)

0(0.00)

1(3.33)

1(3.33)

1(3.33)

3(10.00)

X2







0.725

P







0.390

3.讨论

作为一种持续性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感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异常,典型的症状为情感和思维反应混乱。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但许多研究指出,遗传、大脑结构异常、后天环境因素等都可能是患者发病的诱因[7]精神分裂症多在青年和中年时期发病,主要症状为思维混乱行为异常幻觉、妄想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做出一些攻击性和自杀行为当前药物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等均为临床常用的药物,可使患者的阴性和阳性症状得到有效改善[8]

利培酮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可显著消除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但该药物同时也存在不足,例如,长期应用或加大剂量时可能会出现如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升高,进而引发乳房胀痛、溢乳、月经紊乱等问题[9]阿立哌唑利培酮的药理学作用基本一致。但相比较于利培酮阿立哌唑片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方面效果更好,可自动调节药理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并减少内分泌紊乱的发生率,从而保障临床治疗的安全性[10]。另外,阿立哌唑还能有效结合5-HT1受体使多巴胺活性降低,从而达到改善阳性和阴性症状的目的。联合使用两种药物,可使单一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进一步降低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11]

本文通过对比显示,与单独采用利培酮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联合阿立哌唑片治疗的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分析是因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这两种药物在治疗机制上的互补效应。阿立哌唑可通过调节多巴胺系统来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利培酮则对阴性症状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的总体效果。

对比显示,治疗后组的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阴性症状以及阳性症状的评分均下降,研究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说明相较于单独使用利培酮,联合使用阿立哌唑片和利培酮能够更加有效地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分析是因为联合使用两种药物共同对多个神经递质系统产生作用,从而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病理症状

[12]。此外,联合用药可能还通过增强抗精神病作用、减少药物耐受性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经分析,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PSP评分均呈现出提升的趋势,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然而,进一步对比发现,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评分提升幅度更为显著(P<0.05),说明联合使用阿立哌唑片和利培酮的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表现出了更为明显的优势。分析可能是因为联合用药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过程中还会对患者的大脑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另外,联合用药可能还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脑内环境等方式,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相关功能的恢复[13]。因此,不仅验证了联合用药方案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的有效性,还为临床实践中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依据

另外,在药物治疗中,不良反应是评价治疗方案安全性和耐受性的重要指标。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适合的药物需要考虑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因素。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策略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备受关注。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使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与单独使用利培酮相比,并未显著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说明联合用药在改善疗效的同时,并未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相较于单独使用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片治疗方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患者的症状评分下降更为明显,且在改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也有明显优势,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选择策略。但医生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合理调整用药方案,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通过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进一步验证联合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积极探索其他治疗策略,以优化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阿拉木斯.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当代医药,2023,030(001):100-102.

[2]王清溪,赵琳,王硕.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1):45-47.

[3]黄慧.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有效性分析[J].中外医疗,2022,41(35):141-145.

[4]孙茜,邹琳,万爱兰.阿立哌唑,奥氮平及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62(3):34-37.

[5]翟兆琳,杨志磊,陈天意,.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药物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2,032(005):337-340.

[6]仇红杰.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18):2133-2135.

[7]刘海雅,梁永清,林荫,.阿立哌唑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2,38(22):2659-2663.

[8]陈寿林,龚坚,甄茂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032(003):331-333.

[9]李翠霞.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2(2):0030-0033.

[10]鲁文,龚陈,向文,.精神分裂症患者TC/HDLApoA1Lp(a)水平变化及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分析[J].河北医学,2023,29(9):1564-1568.

[11]任浩,朱健夫,邱海棠.阿立哌唑治疗抗精神病药相关高催乳素血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2,24(4):175-184.

[12]李琰,瞿发林,汪莉,.阿立哌唑血清药物浓度/剂量比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药师,2022,025(003):455-457.

[13]裴可灵,吴钰倩,李尧,.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2,38(15):1827-1830.

作者简介:李娅菲,19861010日,女,汉族,贵州省盘州市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内科学及精神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