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王 蓉

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 四川雅安  625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我院全科医学科护理实习生6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常规方式带教,观察组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的方式。结果:与对照组实习生相比,观察组实习生接受带教学习后,护患沟通能力、护理工作参与积极性、护理操作的规范度、护理流程的合理性评分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结论:针对临床实习生带教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方式,能使得临床实习生的护理综合能力真正在较大幅度上得到提升。

关键词:心理护理;临床;实习生;带教

临床实习是实习生成长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其不仅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过渡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实习生角色转换的重要的过程,即由医学生向医务工作者的角色进行转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面对这一角色变化及临床工作的繁琐及复杂时,临床实习生难免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心理不适的感觉,尤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慌等方面的不良心理,这也会给实习生临床实习的效果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临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需要做好针对他们的心理干预,避免出现心理问题,提升临床实习带教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临床带教的实习生共计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包含实习生30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1.2 ± 0.5)岁,观察组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1.1 ± 0.4)岁。

1.2方法

对照组临床实习生带教采用常规方式,带教教师需要严格遵照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要求,带领临床实习生开展理论学习的活动以及临床实践活动,并且结合临床实习生在日常学习以及日常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观察组实习生进行常规临床带教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在带教中融合心理护理,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临床实习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由于接触临床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参与临床实习的时候,面对新的环境难免会感到不适,这就需要带教教师多从情绪的角度出发,给予临床实习生一些支持,在入科宣教上给予预见性的引导,让实习生有心理准备,尤其需要鼓励临床实习生将自己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以及困惑倾诉出来,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临床实习过程中的学习任务以及实践任务[1]

第二,实践以及学习中,需要帮助临床实习生构建明确的目标,使得临床实习生在学习中能明确自己在实习期间需要掌握哪些部分的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减少临床实习生在参与实习过程中无从下手的盲目心理,对于临床实习能建立明确的心理预期,减少参与临床实习初期阶段的焦虑、恐慌心理。

第三,重视强化临床带教实习生的信心。由于临床带教过程中的学习模式和临床实习生在校学习的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很多临床实习生在参与实习的过程中都感到不知所措[2]。针对上述情况,带教教师就需要注意观察临床实习生在理论学习以及临床实践中的表现,多给与他们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及时反馈他们的学习表现,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所需要发扬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需要改进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对于临床实习活动能具有更强的信心[3]

第四,临床实习生在面对全科医学科的实习任务的时候,由于病种多及家属在高要求,需要承担较大的压力,难免会出现烦躁及对职业的否定等方面的不良心理,感到自身难以顺利完成实习的任务。对此,教师就需要注意观察临床实习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对其心理健康进行维护,使其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临床实习[4]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实习生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对比两组临床实习生的护理综合能力评分情况(分)

组别

例数(n)

护患沟通能力

护理工作参与积极性

护理操作的规范度

护理流程的合理性

观察组

30

90.28 ± 3.74

91.59 ± 3.06

92.33 ± 3.41

89.93 ± 5.47

对照组

30

72.38 ± 2.02

71.59 ± 2.99

71.46 ± 3.54

70.28± 3.03

t值

9.634

9.185

9.507

9.412

P值

0.029

0.024

0.027

0.016

3讨论

临床实习生带教中,对临床实习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强化以及促进他们临床技能的掌握,对于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但由于临床实习生个体之间普遍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他们在实际进行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实习的效果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5]。尤其是对于部分临床实习生来说,心理因素也是影响他们临床实习效果的重要的因素

[6]。一些临床实习生在面对自身学习生活环境以及角色转化的时候会感到难以适应,导致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带教教师要能充分考虑到临床实习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需要针对临床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前的做好预估,做好针对临床实习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促使他们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临床实习任务,主动参与临床实习中,积极地解决临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为临床实习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促使他们对于临床实习工作能具有更高的适应度,为未来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支持[7]

参考文献

[1]梁立苹. 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问题与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 (85): 307+310. 

[2]乌晓礼, 索志敏. 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分析和对策[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0 (S1): 153-155.

[3] 王锡唯, 何萍, 黄丹凤, 沈美红. 带教老师与实习生护理风险认知现状调查[J]. 中国当代医药, 2024, 31 (04): 133-137.

[4] 李秧华, 宋燕萍, 黄珊. 基于强化论的正反馈闭环带教模式在临床实习护生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24, 30 (02): 166-167.

[5] 郭梅闪.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全科医学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 (02): 109-110.

[6] 李芳兰. PBL教学法在全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 青海医药杂志, 2021, 51 (01): 15-17.

[7]王品, 吴雪影, 苑娜, 武明金. 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混合式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 16 (03): 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