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李成江

新疆路桥北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昌吉市 831100

摘要:公路工程建设下软土路基建设为现场基础施工提供了诸多支持,软土地基往往具含水量大、透水性底、抗剪强度底等特点。文章对软土路基对公路的危害进行分析,探讨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常见类型与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路基施工;软基处理

引言

公路是保障人们出行、货物流通的重要设施,其遍布全国各地,因此,公路工程的施工需要在各种复杂条件下进行。其中,软土地质是常见的地质类型之一,在建设公路工程时若对其不进行特殊处理,会导致公路路面发生沉陷、开裂等问题,影响过往行人行车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提升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相关技术人员应积极研究公路工程在软土路基条件下的施工技术,避免软土路基对公路施工的危害,保障公路工程顺利施工。

1软土路基对公路的危害

软土路基具有特殊的构造特性,导致其基础性能不能完全满足交通安全要求,这种路基对公路建设产生的风险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类别:其一,滑坡风险。路基的稳定性会因软土结构的存在而大大降低,容易出现滑坡、塌陷以及其他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公路建设质量。其二,路基沉降。软土路基容易导致各种类型的沉降问题,从而极大地影响公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会给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加强对软土路基的管控,根据公路建设的具体要求,采用最佳的软土路基处理手段,以提高公路建设及运营效果。

2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常见类型

2.1桩基法

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后,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具体的施工,在软土路基处理时,桩基法为常用的施工工法,在软基处理中如果存在较多较厚的软土层很难进行深层次清理,可以利用这一方法来处理。在桩基法施工中,最为重要的构件是钢筋混凝土桩,它具有较强的承载力,施工速度快等特点,不仅可以保证结构能够具备较强的稳定性,还有助于全面地提高工程的建设品质。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成孔操作,之后再将混凝土注入到软土路基中,当混凝土放热或者是离子交换之后,附近的软土性质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在这一背景下会形成复合型的路基。路基的强度会显著的提高,能够有效避免沉降问题。另外,由于混凝土承载力较高,整个操作过程非常地简单,有利于满足整体的施工要求,减少诸多因素对工程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有序地实施这一施工方案,全面地保证路基工程的抗压能力以及稳定性,符合当前的施工要求。

2.2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公路施工中常用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之一。该方法通过排除软土中的水分,有效降低土体的含水量,从而提高土壤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排水固结法广泛应用于软土路基的处理和加固工程中。排水固结法的应用范围较广。首先,它适用于土壤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地区,特别是在雨季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这些地区的软土路基常常面临着水分渗透和液化的风险,通过排水固结法可以有效排除土壤中的水分,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其次,也适用于需要改善软土路基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的工程项目。软土路基由于土壤松散、含水量高等因素,其承载力较差,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通过排水固结法,可以减少土壤含水量,使土体得到固结,从而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减少路基沉降和变形。此外,其还可用于处理软土地基的加固工程。在建设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等工程项目时,为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常常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通过排水固结法,可以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2.3水泥搅拌桩

水泥搅拌加固法在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效果很好,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应用此种方法时,主要借助机械设备将水泥砂浆注射到软土路基土层中,并通过搅拌操作,促使水泥和土壤发生反应,并形成凝胶颗粒物,从而达到提升软土路基结构稳定性的目的。具体应用水泥搅拌桩法时,又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将水泥作为固化剂使用的情况下,将软土和固化剂进行搅拌,打造高强度的复合地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参数进行施工。相关施工人员严格把控施工深度、高度等,确保连续施工。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实施效果,将固化剂用量控制在±1%,待完全搅拌混合后,再将钻头提离地面,并将空气压缩机打开,管道内残余的杂物清除干净。

2.4换填法

换填法,顾名思义便是通过置换施工现场的软土以完全消除软土特性的一种地基处理方式。换填材料一般为强度较大且不具备侵蚀性的砾料,其能够通过自身强度有效提升公路的基础强度,同时由砾料构成的公路基础结构具备极强的渗水性,能够在公路长久的使用过程中保证公路基础结构的排水效果,进而保证公路基础的稳定性。换填法一般需要置换与软土同深的材料,一般的公路工程以公里计算,因此换填法所需挖掘、置换的土体极多,虽能长久解决软土地质对公路工程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大幅度提升公路工程的造价,最经济的换填法标准为置换2~3m深的软土,但为保证公路基础的施工质量,随着软土层厚度的增加,同时需要进一步加深置换土体的深度,因此会造成公路工程的造价整体提升。

3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措施

3.1合理确定软土路基处理方案

软土路基处理方案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处理软土路基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切实有效的方案,并定期对方案进行完善和调整,以确保工程质量。选择软土路基处理方案时,应以现场勘察结果为基础,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考虑施工环境和施工标准,完善处理方案。重点是明确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从根本上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同时,应注意综合考虑公路工程建设的周期和经济效益,选择更具可行性的施工技术,以满足公路工程建设要求。

3.2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水平

施工单位定期开展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培训工作,加强技术指导,要求施工人员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质量控制”的施工理念,切实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要求施工技术人员积极学习软土路基施工技巧、方法,相互学习,分享技术经验,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同时,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工作同时,严格按照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开展施工作业,熟悉每个工序的工艺步骤和技术实施方法,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问题的发生,切实保证施工品质,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提供保障。

3.3施工设备管理

在设备选择方面,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和地质条件来确定。例如,深层搅拌机在处理深层软土中效果显著,其高效的搅拌能力可确保加固材料与土体的充分均匀混合,改善土体的物理性质。挖掘机、推土机和压路机等设备则在土方开挖、填土和压实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其性能直接影响施工速度和路基施工质量。此外,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往往配备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导航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可进一步提高施工精度,减少人为误差,从而保证软土路基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性能稳定,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工程延误。

结语

综上所述,软土地质条件下开展工程项目施工的难度较大,且软土地质的特性会持续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但公路工程作为全国性质的交通保障设施,降低软土地基不良导致的各种质量问题,全面提升基础稳定性,从而为现代公路交通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军.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J].科学技术创新,2023(14):101-104.

[2]刘峰峰.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3(6):38-40.

[3]刘小兴.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方法研究[J].中华建设,2023(6):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