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与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6
/ 2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与技术

杨长生

330522196902021919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3131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具有水化热高、浇筑难度大、易出现裂缝等特点,所以,在施工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工艺措施,将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几率降到最低,才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因此,本文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入手,对其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了讨论。本文旨在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分析与探讨,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高层建筑,其规模也随之增大,这不仅给建筑工程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且也推动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快速发展。在建设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结构,其使用对于保证工程的安全与稳定至关重要。在建设工程中,大体积砼结构的建造也日益受到重视,并且施工技术也逐渐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潮流,但在实际施工中,如何确保其施工质量是建设单位必须重视的问题。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意义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包括材料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制、输送、浇筑方法、浇筑温度控制、振捣以及施工养护等方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般属于建筑工程中的核心部位,其结构强度高、荷载能力大,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结构。在实际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往往具有体积大、质量重、跨度大、抗拉强度低等特点,如果施工工艺不合理,就会导致出现裂缝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通常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尺寸较大,出现裂缝的几率较大;二是由于混凝土浇筑温度过高,导致了裂缝问题。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混凝土开裂问题。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殊性质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其最小几何尺寸为1米以上,或由于水泥基体水化而产生的温差、收缩、开裂的混凝土。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大小、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有很大区别。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由于水化的作用,会产生较大的热释放,使其内部的温度升高。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有很高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浇注时应尽量迅速、不间断地进行,以免产生冷缝。在养护过程中,应采用专门的隔热技术,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的均匀性。

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3.1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主要包括:检验原材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满足相应的标准与要求;在进行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选用与其相适应的施工设备机械,以确保其正常运转。要对现场的环境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例如地下水位、温度等。如果发现了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如在基础底板浇筑完成后,需要将其表面的积水排干,保证基础底板的干燥。对施工现场进行规划,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避免在施工现场留下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能够正常地浇筑。

3.2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搅拌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搅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混合工艺可有效地确保混合料的均匀性,进而改善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拌和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混凝土配料的均匀性。如果搅拌时间太短,则会造成胶凝材料中各组分的不均匀,进而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但是,如果混合时间太长,将会导致能源的浪费,从而影响到建筑的整体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大体积混凝土的最优拌和时间拌和速率对其工作性能及强度也有较大影响。如果搅拌速率太高,则会产生过量的空气,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下降。相反,如果搅拌速率太低,则不利于搅拌均匀性。通常,大体积混凝土的最优拌和速率。另外,混合顺序对于混凝土的均匀度以及外加剂的有效性也有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先将骨料、水泥及部分水加入搅拌机,然后加入剩馀的水及外加剂,最后搅拌,以保证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防止掺合料过早损坏。

3.3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浇注工艺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对混凝土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浇筑技术分为两种:水平分层法和垂直分层法。水平分层法是将混凝土分层进行浇筑,每个部分的高度控制在一层以内;垂直分层法是将混凝土一次倒在模板上,然后再将其振捣均匀。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的质量来选择合适的分层方法。如果混凝土表面比较干燥,可以采用水平分层法进行浇筑;如果混凝土表面比较潮湿,可采取竖向分层施工。

(2)施工时应注意各层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以避免漏振、超振;

为了避免产生冷缝,可以在每层浇筑完成后对其进行检查,如果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则需要重新振捣;如果混凝土的强度不够,则需要再次进行振捣。

(3)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要均匀,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h。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当混凝土初凝后需要继续进行振捣,防止出现表面龟裂、裂纹等质量问题。

(4)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还要控制好时间和温度的变化,防止出现温差过大、裂缝等问题。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浇筑时间不能太长、在浇筑时要控制好温度、注意及时进行养护。

3.4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是影响其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养护阶段,在保证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度均匀的前提下,应重视对早期开裂的控制,增强其抗裂性能。大体积混凝土体积大,内外温差大,易发生干缩裂缝。对此,可采取覆盖或喷洒等措施,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潮湿,防止水分快速蒸发。同时,改善其抗裂能力也是养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掺入纤维等物质,可提高其塑、韧,进而增强其抗裂能力。为了避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温度裂缝,应使其内外温度均化。可采用适当的配比、采用低热值水泥、加大骨料粒度等措施来抑制水化热的产生。在养护过程中,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保证水泥稳定土的内外温度均化。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并洒水养护。补水定律是用于阻止混凝土构件表层的水份快速流失。失水将使混凝土迅速干燥,并易造成裂缝及强度下降。混凝土构件应放置在高湿的空气中,或在其上覆盖塑胶等覆盖材料,以维持其内部的湿度。如此一来,就能减少水份的挥发,令水泥构件随时保持潮湿。湿润的时间取决于混凝土的种类以及周围的情况,通常在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之前都会保持一定的湿度。除了保温和润湿剂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冷却的方法。在早期施工中,采用的是对建筑物进行降温,以达到防护目的。通常采用在工程场地内埋置冷水管,采用冷却水进行降温。从而达到对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控制,避免了因高温而产生裂缝,削弱了结构的强度。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保证其施工质量的关键,同时,它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效率有很大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在实际施工中,要对混凝土结构中可能产生的各类问题进行关注,以确保其质量。并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避免出现裂缝。

参考文献:

[1] 喻帅军 .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研究 [J]. 散装水泥, 2022(6):134-136.

[2] 李慧 .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12):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