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规划“接地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让班级规划“接地气”

唐晓程

无锡市云林实验小学 

【论文摘要】小学班级应该有科学的规划与发展,高效的班级规划与发展应该是“接地气”的,以“接地气”班级文化促良好班风、以“接地气”的管理措施促全面发展、以“接地气”的学生活动促个性成长,让学生在有效的班级规划下发生最接地气的成长。

关键词班级规划  接地气   成长

理想的班级规划表现在多方面,如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有一套完整而长远的管理措施,营造具有无限生机与活力的班级文化等。好的班级规划应该是紧扣班级实际与学生实情而做出的正确选择,应该“接地气”。“接地气”的班级能够凝聚人心、纯化品性、厚植道德,让学生如沐春风,茁壮成长。

一、以“接地气”的班级文化促良好班风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板报的设计,实际上就是一种静态文化。班级的文化布置应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1.教室布置应充分发挥师生合作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是教室布置的主要执行者,老师从旁指导,扮演着辅导者的身份。在确定布置的内容与形式后,可采用“分组合作”让班内所有学生参与布置。教室里,桌椅排得整整齐齐,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玻璃擦得亮亮堂堂,“争做云林小雅士”“红领巾角”“雅韵书香”“精彩回忆”“寻找正能量”等专栏记录着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班级处处洋溢着奋进的力量。让每个学生为美化自己的教室出一份力,让教室充满人情味,成为学生真正的温馨家园。

班级是老师和学生所拥有的共同的“生活世界”,它强调切实关注人的生活、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为班级环境的布置献策献力,这样的班级环境,是符合学生意愿的环境

2.教室布置应注入浓郁的文化气息

把教室的每一面墙都变成营造文化氛围的阵地,让每一面“文化墙”使学生时刻感受儒雅的文化气息,引领学生去发现美、追求美。教室后的板报,就是一块文化传递的沃土,美观新颖的版面,积极健康的内容,滋养着每一颗心灵。墙面上,优秀的书法、摄影、手工作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雅致环境能美化心灵,把绿意、美感融入教室,使学生尊重自然、爱惜共同的生活空间。我把班级布置和区“阅读工程”进行整合,同学生一起对教室进行了精心“包装”,在图书角旁开辟出一片看书的小天地。一张红色的格子布,两盆绿植,铺上泡沫垫,放上几个坐垫,整个图书角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虽是简单的布置,但带给学生的却是一份惊喜,是浓浓的读书氛围。

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老师要关注班级文化的生活化、自然化以及人文化,从而促使学生个性的丰富、生命的成长。

二、以“接地气”的管理措施促全面发展

班级制度是用来管人的,这是制度的强制性;但班级制度也是用来教育人和引导人的,这是制度的教育性。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上,我把 “班级管理还给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岗位职责分配,做到知人善任。

1.激励自主体验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尊重他们的生命价值,就要尊重他们的生存内容、生存方式,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我们的中队活动,由全体学生讨论决定活动的主题,由于是们自己选定的主题,学生是活动的“小主人”,他们积极的进行调查研究,在主题中队会中,积极性高涨

学生们走进了新四军六师纪念馆。其中,一台战地发报机引起了学生们的特别注意。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研学活动就此展开……活动从小发现,小探究入手,唤起了学生的钻研、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红色理念”厚植学生心间,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红色课堂。

后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厉害了,中国制造”队活动。“中国制造”贴近学生生活,又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学生通过身边made in China的虎牌保温杯、耐克鞋入手,牵引出更多技术含量高,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智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把个人成长与祖国富强紧紧联系在一起。

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可持续发展学生的生命,发掘他们生命的意义。同学们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收获,在寻访中真真切切地成长。

2.促使多样体验

(1)本位体验。本位体验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有效方法,让他们感受参与的真实、快乐辛劳,从而获得真情实感,在道德选择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为了让大家真正行动起来,做文明儒雅的学子,学校举行了开展了“云林小雅士”评比活动。在校就餐时,辅导员指导少先队小干部们对每组就餐情况进行综合量化评比,评出“就餐小雅士”,真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内涵。评比活动的开展,引领学生增强文明节俭意识,努力营造“有一种节约叫做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做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做光盘”的饮食文化氛围,践行尊重粮食、节约粮食的传统美德。

除了“就餐小雅士”,学校还评出“行走小雅士”“言谈小雅士”……积极给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他们体验服务的快乐,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在体验中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

(2)换位体验。换位体验在社会学中广为应用的一种方法是让对象扮演自我以外的一种角色,从而达到体验角色的目的。把体验教育活动延伸到各个领域,从而在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五月份母亲节之际,班级开展“当一天家长”的角色体验活动,使学生切实了解了父母的艰辛。今天我当家——走入菜场、进入厨房,通过倡导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菜场,进入厨房,为家人做一桌可口的饭菜,为家人准备新鲜的水果,为家人铺一次床……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到母亲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感悟到自己应该知道感恩,懂得责任,学会奉献。

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人。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传承优秀文化成果,用优秀文化来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

三、持“接地气”的学生活动促个性成长

集体生活与集体教育,一要与社会发展联系,与整个世界沟通。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创造有利条件。

1. 社团活动提供了自主选择和分工协作的机会

在云小的校园里,每周五下午的第三节课,你总能看到热闹而有序的场面。这是“小云林”少年宫进行活动时的场景:棋乐无穷、巧手编织、魔力七巧板、童眼看新闻、剪纸社团、泥塑社团……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进行参加,他们或在围棋场上一较高下,或是变废为宝焕然一新,或是魔幻拼豆大显身手,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畅想、幸福地成长。

学校少年宫是学生的乐园,也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丰富经历的舞台。少年宫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发展个性,追逐梦想,“玩”处名堂。

2. 社会实践提供了独立采访和合作互助的机会

构建少先队活动开放环境,我们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共话新时代寻访活动,学生们经过讨论,决定寻访地铁的工作人员。学生走入云林站,和工作人员交谈,在站内漫步,近距离观察和感受城市的窗口——地铁。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学生解到地铁中的静态标识外动态提示,有地上地图,站厅3D结果,配合各种标识,你就可以知道往哪里走。学生们走入人民医院站地下站厅,欣赏到画想象力丰富,下笔老练的儿童画;在梅园站,欣赏到“金钟布袋戏”画展。学生还了解到,在一些大的站点,会有设置相应的主题,进行文化布置。为了方便市民,地铁还设置了温馨角落提供休息,以及爱心便民服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关注学生成长,体现对学生人文关怀的过程。

好的教育应该“让儿童找到生长点”,这样的“生长点”就存在于班级土壤中。班级规划与发展应该基于生活视角而做到真正“接地气”,真正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实际,让道德生成自然而然,让班级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班主任应该是班级规划与发展的总设计师,真心实意为学生的全面而个性的发展谋划,引领教室里的每个生命,穿越岁月,一天天丰盈,一天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