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管在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管在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与对策

刘斌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监测与发展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管所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首先介绍了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管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安全监管的挑战,包括技术挑战、法律挑战和监管挑战。接着,提出了应对这些挑战的对策,包括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监管能力。本文的研究对于加强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管,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管;挑战;对策

引言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管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为了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和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研究中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管的挑战与对策。

一、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管的背景和重要性

(一)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1.互联网广播电视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广播电视逐渐兴起。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随时随地收看广播电视节目。这种新兴的广播电视形式,不仅拓宽了用户的观看渠道,也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互联网广播电视也带来了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如内容传播的安全性、用户隐私保护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

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行业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广播电视媒体纷纷与新媒体平台合作,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扩大传播范围,提高节目影响力。这种融合趋势,使得广播电视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网络安全挑战,如广播电视内容的版权保护、网络安全防护等。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1.保障国家网络安全

广播电视是国家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承载着宣传党的政策、传递正能量的重要任务。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确保广播电视网络的安全,才能有效防范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破坏,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2.维护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网络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广播电视媒体的声誉和形象,还会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加强网络安全监管,防范网络安全风险,对于维护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网络安全监管,可以促使广播电视行业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推动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管的挑战

(一)技术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攻击手段也日益复杂和隐蔽。黑客攻击、病毒入侵、数据泄露等问题日益严重,给广播电视网络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这些攻击手段包括但不限于:DDoS攻击、钓鱼攻击、跨站脚本攻击(XSS)、SQL注入等。这些攻击方式往往难以防范,需要网络安全人员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形势。

广播电视系统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短板,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例如,老旧的软硬件设备、不安全的网络协议、缺乏安全防护的系统漏洞等,都可能被黑客利用,对广播电视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二)法律挑战

随着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现有的法律法规往往难以适应新的情况。一些旧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有效覆盖新的网络安全问题,如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兴业务的监管问题。此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往往存在滞后性,难以及时应对网络安全风险。

即使现有的法律法规无法完全适应新的网络安全形势,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执法部门的人员编制、技术装备等资源有限,难以对广播电视网络安全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和个人对网络安全法规的重视程度不够,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受到影响。

(三)监管挑战

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监管人员数量不足,难以对广播电视网络安全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另一方面,监管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威胁。

三、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管的对策

(一)加强技术研发

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的挑战日益复杂,因此需要不断发展先进的安全技术来应对各种安全威胁。首先,可以加强对网络攻击的防御技术研发,包括但不限于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反恶意软件等。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识别和阻止各种网络攻击,保护广播电视网络的安全。其次,需要加强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技术的研发,以确保用户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例如,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以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二)提高广播电视系统的安全性

为提高广播电视系统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范安全风险。首先,可以加强对广播电视系统的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和修补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其次,可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安全责任和处置流程,以应对突发安全事件。另外,可以加强对系统设备和软件的安全审查和认证,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和规范。此外,还可以加强对广播电视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日志记录,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安全事件,防止安全威胁的扩散和危害。

(三)完善法律法规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需要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为广播电视网络安全提供法律保障。首先,可以制定相关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明确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规范网络安全管理行为。其次,可以加强对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单位的监管,规定其必须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履行网络安全保护责任。另外,可以规定网络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处置程序,明确网络安全事件的责任主体和处理方式。此外,还可以规定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的认证和审批要求,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和规范。除了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外,还需要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首先,可以加强对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其次,可以建立健全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形成震慑效应。

(四)提高监管能力

为提高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的监管能力,需要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监管队伍。首先,可以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升其网络安全专业知识和监管技能。其次,可以完善监管机构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明确监管职责和权限,确保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另外,可以建立健全监管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此外,还可以加强监管队伍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的监管工作。

四、结论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监管能力和加强国际合作等对策,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推广这些对策,以期为加强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管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吕松磊.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行业网络安全监管分析[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23,(11):125-127.

[2]马玉红.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行业网络安全监管探讨[J].传媒论坛,2021,4(13):10-11.

[3]李杨.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管系统设计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20,47(06):136-139.

[4]卢南琼.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行业网络安全监管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0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