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煤流负荷控制系统在采煤工作面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智能煤流负荷控制系统在采煤工作面的应用

王继斌

陕西建新煤化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延安市727300

摘要: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开采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人工开采方式存在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等问题,迫切需要引入智能化技术来提高采煤效率和保障工人安全。本文旨在对智能煤流负荷控制系统在采煤工作面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为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提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通过研究传感器系统的布置、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控制算法与执行系统的应用等方面,为智能煤流负荷控制系统在煤矿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智能煤流;负荷控制;采煤工作面

前言:智能煤流负荷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化技术的一种重要应用,具有实时性强、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煤矿生产中。通过实时监测和调节煤流,智能煤流负荷控制系统能够提高采煤效率的重要手段。在采煤工作面的煤矿生产中,传统的人工开采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等,已经不能满足煤矿生产的需求,引入智能化技术成为提高采煤效率和保障工人安全的关键。智能煤流负荷控制系统作为一种新型智能化设备,能够实现对采煤工作面的煤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为采煤工作面的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1 智能煤流负荷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

智能煤流负荷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可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实时监测:系统需要能够实时监测采煤工作面的煤流情况,包括煤层厚度、煤质、煤流速度等参数。2)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应能够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准确、高效的采集和处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3)自动控制:系统需要具备自动控制功能,能够根据实时监测到的数据,自动调节采煤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对煤流的精确控制。4)负荷平衡:系统应能够实现采煤工作面煤流的负荷平衡,避免因煤流过大或过小导致的设备故障或采煤效率低下。5)安全保障:系统需要具备安全监测和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隐患,确保工人的安全。6)数据分析与优化:系统应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为采煤工作面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7)用户界面友好:系统的用户界面应设计简洁直观,操作方便,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8)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保障采煤工作面的连续生产。

智能煤流负荷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涵盖了实时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自动控制、负荷平衡、安全保障、数据分析与优化、用户界面友好以及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等方面,这些功能的实现能够有效提高采煤效率和保障工人安全。

2 采煤工作面中智能煤流负荷控制系统的应用策略

2.1 传感器系统的布置

在采煤工作面中,智能煤流负荷控制系统的应用策略至关重要,而传感器系统的合理布置是确保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传感器应该布置在能够准确监测到煤流的关键位置,如采煤机前后、煤矿运输带上游和下游等,通过优化传感器的位置,确保可以全面监测到采煤工作面的煤流情况。

首先,在采煤工作面的煤流量变化较大的关键区域,应当密集布置传感器,以实现对该区域煤流的精确监测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并应对煤流量异常情况,避免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其次,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相互补充,提高监测精度,可以同时使用激光测距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煤流监测数据。此外,传感器布置应该具有智能化特性,能够根据采煤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根据煤流量分布情况和工作面进度,灵活调整传感器的布置位置,以确保监测覆盖范围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最后,传感器系统应该能够实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并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可以及时反馈采煤工作面的煤流情况,为系统的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与此同时,为了应对传感器故障或损坏的情况,应该在系统中配置备用传感器,并合理安排其位置,可以在主要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及时切换到备用传感器,确保系统的连续监测和控制。

2.2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在采煤工作面中智能煤流负荷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系统对煤流情况的准确监测和及时反馈,进而影响到采煤效率和安全生产,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布局优化、传感器选择、实时性、灵活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以实现对采煤工作面煤流情况的准确监测和及时反馈,从而提高采煤效率和保障工人安全。

一方面,根据采煤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确定数据采集点的布置位置,确保覆盖全面且有效,需要考虑数据采集点之间的通信网络,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和协议,以确保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根据采煤工作面的特点和监测需求,选择能够准确、稳定地监测煤流情况的传感器,如激光测距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同时,选择可靠的数据采集设备,保证数据的准确采集和传输。除此之外,采煤工作面的煤流情况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因此数据采集系统需要能够实时监测和采集数据,并及时传输给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采用分布式数据采集架构,将数据采集任务分配到多个节点上进行并行处理。与此同时,采煤工作面的布局和结构可能会随着采煤进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数据采集系统需要能够灵活调整和扩展,以适应不同工作面的监测需求。同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升级性,便于后续的维护和升级,采煤工作面的监测数据属于敏感信息,需要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可以采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2.3 控制算法与执行系统

在采煤工作面中,智能煤流负荷控制系统的应用策略中,控制算法与执行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控制算法与执行系统负责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决策,并通过控制执行系统实现对采煤设备的精确控制,以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高效运行,通过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控制算法能够及时发现煤流量异常情况,并基于历史数据和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其一,考虑到采煤工作面的复杂环境和不确定性因素,控制算法应能够根据实时监测到的数据和工作面的变化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以优化控制策略,提高采煤效率和安全性。其二,根据控制算法的指令,执行系统能够对采煤设备进行准确的调节和控制,确保设备能够按照预定的工作模式和参数进行运行,从而实现对煤流的精确控制。其三,采煤工作面的运行环境复杂,因此执行系统需要能够实时响应控制指令,并确保控制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保障采煤工作面的连续生产和工人的安全。其四,控制算法与执行系统应能够与监控系统实现有效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通过与监控系统的紧密结合,控制算法能够获取更全面的工作面信息,并实现更精确的控制,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率。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智能煤流负荷控制系统在采煤工作面的应用策略,从传感器系统的布置、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控制算法与执行系统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传感器系统的优化布置能够实现对煤流情况的全面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的合理设计能够确保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准确采集,而控制算法与执行系统的有效应用则能够实现对采煤设备的精确控制和调节。智能煤流负荷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采煤效率、降低事故风险,并有效保障工人安全,为煤矿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对于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疏礼春,殷大发,陈小林.煤流运输协同控制系统在煤矿的应用[J].煤矿安全, 2015, 46(6):4.DOI:10.13347/j.cnki.mkaq.2015.06.035.

[2] 胡智慧.带式输送机变频节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2014, 000(003):29-31.DOI:CNKI:SUN:SLCM.0.2014-03-011.

[3] 褚磊,马壮.关于智能煤流系统在胶带运输中的应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3.

[4] 龚海霞.矿用移动式救生舱温湿度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矿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