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城市更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城市更新

邵松柏

东莞市洪梅镇规划管理所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城市更新作为很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改善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渠道。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城市整体水平,让城市更新付诸于行动,强化市政基建力度,构建现代智慧宜居城市。考虑到城市更新的复杂性、长期性,就务必要以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管理赋能城市更新,进而统筹各方力量,稳步推进城市更新。为此,本文结合对城市更新背景的分析,针对东莞城市更新问题,提出了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城市更新的途径,并展望了东莞市未来城市更新趋势。

关键词协同创新全产业链推动城市更新

前言

现阶段,全国各地的城市发展空间纷纷进入到存量优化时期,各地发展也争相探索非标“产业空间竞优化”途径。一直以来,对城市有限空间和城市产业的持续扩大进行平衡都是令各地政府头疼的重大问题。城市空间、城市产业发展的质量作为异常复杂的协同体,既彼此制约又相互成就。现如今,东莞市作为继深圳城市之后出现增量空间资源频频告急的另一个城市,意图以全产业链协同来创新推动城市更新。在市场信心不足情况下,政府也积极利用政策破解当前困局,进而带动全社会全产业同步跟进[1]

一、城市更新背景

目前,城市更新属于我国城市发展领域的一个最重大的议题。在国家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创新城市发展模式,落实城市更新工作,提高城镇化体系的发展质量。同时,在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会议上,也明确阐释进行城市更新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对于城市更新需要优化改善城市产业体系结构,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让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上足可见,城市更新深受社会各界重视,已经成了城市发展问题得到解决的重要路径[2]

城市更新问题

1、城市更新配套政策机制欠缺保障

一些城市还没有明确城市更新方面的主管部门,以至于城市更新流程难以付诸于行动之中。前些年,在东莞旧改市场管理上,就暴露出一定的不良循环问题,比如,政企利益博弈、补偿预期高、改造零散缺统筹、工程品质良莠不齐、时间成本过重等。从“三旧改造”一直到“单一性挂牌招商”的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的试错、纠偏。城市更新其实从属于产业地产,最初政策下的市场化利益吸引了很多开发商,让一些难度不大的工改居、工改商等之类的项目迅速被瓜分,虽然与“工改工”进度相挂钩,但是仍在时间、程序、经济上不平等因素的影响下,让很多开发商知难而退。加之东莞市赋予村镇较大的决策权,在早期土地的租让一度十分碎片化、多元化,造成镇街普遍土地性质混杂、持有人错综,以至于开发合作权益关系杂乱、各种附加费过多,造成正常项目特别是连片化项目不多[3]

2、城市更新融资难运营收益少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对于政府市场协作型、市场主推型之类的项目而言,唯有获得财政补助、政府融资以后,方才可以稳定进行运转。加之城市更新往往投入成本大、行动周期长、整体收益难确定,造成稳定收益得不到保证。所以,在城市更新中,就应积极赢得政策融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

3、城市更新物业服务不够专业

相较于更新改造而言,在物业部门后续管理老旧小区上往往会面临诸多困难。唯有“建管并重”,方才可以惠及民生。所以,在城市更新中,就要设法依附于高质量社会治理的支持,来促进老旧小区改造妥善解决各方面的难题。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城市更新

1、完善政策机制系统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更新肩负着城市产业更新、城市功能升级的重大责任。近年来,东莞在土地开发中,积极优化模式、创新途径,努力打造宜居城市空间,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同时,东莞还陆续出台了一些意见、配套文件,基于“有为政府联合有效市场”,加强政府统筹、城市规划引领力度,进而营造出更公平、更透明的市场环境,以助推城市转型,从政策、机制上创新支持城市更新。针对土地利用低效化、碎片化和权属复杂化等问题,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东莞还发布了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提容增效的目标要求,从基本制度上保障城市更新,让其有据可循,力争以“亩均论英雄”,立足配套设施、人才吸纳、城乡营商环境改善等,基于政策支持、投融资制度、新型生态等建立起综合性平台,助力现代化制造业统筹集聚发展,创新重塑东莞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继而协同赋能城市更新。

2、构建多元融资支持模式

考虑到城市更新往往投入大、历时长,唯有赢得财政优惠政策、财政补贴,并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方才可以实现城市的长远更新战略。东莞提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图用技术创新升级、新型市场拓展,不断催生城市新产业、城市新业态,进而加快新增长点产生的速度。其中,就要加大城市更新、改造的各种信贷支持力度,开通绿色通道倾斜政策,助力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3、落实物业专业化管理

在城市更新中,往往会涉及众多利益主体,于是,就要依靠政府正确引导、市场协同运作、社会人士参与的协同推进,并提供物业专业化管理。在面向新型工业化征程的途径中,东莞将结合数字化转型科技,重塑产生制造业竞争优势,落实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行动,让传统产业尽快转型升级,并大力培育城市产业新支柱,助力新工业发展,创新协同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发展,以制造业赋能城市产业协同创新。同时,新型工业化还要融入绿色发展新理念,大力集约节约城市资源,紧抓镇村改造之契机,结合集中改造行动,打造出丰富多样的现代化新型产业园区,来助推先进制造业实现集聚发展目标,进而形成智能化、现代化、绿色化的国家示范园区,营造多方共赢局面。

四、东莞市城市更新的未来及展望

未来的城市更新将更加注重创新、科技、绿色发展和人与城市的共生。城市更新也将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东莞市政府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注重城市的可持续性和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推进,东莞市将会更加现代化、文明化、智能化和低碳化。东莞市政府应当加强城市更新的规划和实施,推动城市的持续发展,让东莞市成为全国城市更新的典范之一。政府最近出台了新政策,例如严格区分违建和合法建筑的补偿标准,政策全力支持国企下场改造,就可以更好利用专项债和专项借款等优势政策进行城中村改造,这些都是民企难以触及的。东莞将来要以现代化产业园升级改造为切入点带动市场改造积极性,因此镇街下来城市更新的重点也都是在现代化产业园改造,而市里支撑文件政策也都是围绕现代化产业园来出台。城市更新是一个复杂而又大有作为的工程,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努力,为东莞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展现责任担当构建全产业链,并以此来协同创新一起推动城市更新行动迫在眉睫。针对城市更新行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需要依托全产业链下形成的专业优势,全力赋能城市更新活动,助力城区改造活动。其中,需要以人民为主角,发动多方力量参与城市更新改造,力图基于群策群力一起建设共管,努力大造代表性城市,推进基础设施改造进程,全面实行社区微改造,促使市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引领百姓共营更宜居、更宜业、更宜人的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刘竹卿.创新要素短缺型工业区城市更新路径与实践[J].规划师,202

3,39(12):128-132.

[2]郑新钰.城市更新的新逻辑与新思路[N].中国城市报,2023-11-06(A0

4).

[3]张鹏飞.德才股份董事长叶德才:构筑绿色智慧型全产业链样本企业[N].中国证券报,2023-11-03(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