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高中生物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实践研究

侯萍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岐山高级中学  722400

摘要: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生物学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将高中生物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教学;策略

引言

生物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生物知识的影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生物学科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是提升学生生活经验和科学素养的关键。如今,生活化教学被提上日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降低了生物知识的理解难度,还为学生指明了生物实践的方向。

1高中生物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重要性

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和现象引入生物学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讲述生物进化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人类疾病、物种濒危等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中生物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讲授生物技术时,可以让学生探讨转基因食品、基因治疗等现实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将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引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例如,在讲述生态学时,可以让学生探讨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高中生物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和现象引入生物学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讲述生物伦理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争议案例,让学生思考科学与伦理的关系,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代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量的社会生活实例都被当作教学素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然而在实际上,很多教师过分注重教材教学,甚至是直接照本宣科,完全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知识拓展与延伸,导致很多教学内容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从生物课堂上学到的都是书本中干巴巴的“死知识”,感受不到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而且生物课堂上引入的社会热点和前沿思想较少,学生体会不到社会的变迁,生物学习与时代发展相脱节,影响了学生的持续发展。

3高中生物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实践策略

3.1以生活常识为设问,灵活设计课堂提问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既能够承上启下,让教学设计更具有逻辑性,流畅地展开,又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活动中的重难点。然而,很多学生都对课堂提问存在畏难情绪,有时由于问题难度较大还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阻碍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基于此,教师问题设计时可以围绕生活常识展开,实现课堂设问的灵活发展,这样的问题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既能够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思考创设具体情境,搭建可以攀登的阶梯。以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常识向学生提出问题:“加酶洗衣粉是在温水、冷水还是热水中的洗涤效果最好?”有过洗衣服经验的学生都知道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的效果最佳,但是却不知道原理,而通过本课所学知识,学生可以深入思考,这一问题比较的是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活性变化,自变量是温度,洗衣粉中的酶在冷水中其活性受到抑制,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活性增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活性降低,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而变性.因此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比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洗涤效果更好,说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问题的设计不仅让学生落实了所学知识,还让学生活学活用,解释了生活常识背后的生物知识。

3.2教学情境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生物知识本身就是源于生活,只有让生物教学回归生活,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生物知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教学需要,适时、适当地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枯燥、复杂的生物知识融于具体生动的场景之中,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感悟生物魅力,推动知识的活学活用。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特别是随着微视频的兴起,网络中出现了很多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且这些资源以短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存在,既贴近实际又生动有趣,非常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这些小视频作为教学素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展示生活中不易观察到的生物现象,借助VR技术或3D技术为学生虚拟现实,把一些生活中较为抽象、微观的生物知识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呈现出来,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生物界的神奇。高中生对外界信息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社会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把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引入到知识教学中,结合社会热点为学生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对社会热点展开分析与探究,发散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更多的精彩生成。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从网络、报刊中搜集生物学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我国在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习动力。在讲述生物理论时,教师还可以穿插讲述生物学家的科学探究故事,用生物学家的事迹和精神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受益匪浅。

3.3注重实验教学,鼓励学生探究生活

实验仪器是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的基本保障。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利用实验室中的现有器材开展实验已经成为一种教学习惯,学生对其已不再有新鲜感。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将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作为实验器材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去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实验器材,如可以让学生把家中废旧的玻璃杯带到课堂上作为烧杯、把家中的矿泉水瓶等带到课堂上作为存放试剂的容器、用筷子替代玻璃棒等,把废弃的生活用品重新利用起来,变废为宝,既节约了实验成本,又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在高中生物中,大部分生物实验都离不开实验试剂,实验试剂也是高中生物实验室中消耗最多的药品之一。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调味品、药品都可以被当做实验试剂,如家用红药水和紫药水可以被用作染色剂、白酒可以被用作消毒试剂、食用油可以被用作液封剂等。这些常见生活用品的引入使生物实验课堂充满了生活化的气息,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知识、学习知识的能力。

结语

总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农村高中生物教师应该从实际学情出发,结合地域特点开发丰富多样的生物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夯实学生的生物基础,提升生物科学素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入具有生活情趣的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生物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徐华叶.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8(20).

[2]朱颖.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J].教育界,2019(12).

[3]杜会芹.对新课标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