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 1

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杨静

泸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100

骨折是指人体骨骼的连续性中断,即骨的连续性发生中断。骨折后常伴有骨组织损伤、骨折部位肿胀、局部疼痛,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若处理不当会发生感染、坏死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骨折患者进行护理。

一、要经常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防止发生褥疮。

褥疮是骨折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般情况下,病人应卧床休息,但在治疗中及手术后,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易发生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褥疮。因此,必须经常观察骨折部位皮肤情况,有无压红、压痛、水肿或皮下出血点等。要定时翻身、叩背,帮助病人定时活动四肢。如有大骨节病,可在局部做石膏固定后,用橡皮条牵拉踝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在病情许可下鼓励病人早期做肢体的活动。如骨折固定后半年内不宜过早下地活动。在这一时期内,要避免让病人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尤其是要避免长期固定的肢体受压和活动。要经常保持患者的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无皱褶。床铺应保持平整、清洁、无渣屑,并经常检查有无移位的骨突或凹陷处。要经常给病人擦身,以保持皮肤的清洁和防止局部皮肤受压。

二、应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控制疼痛,减少对骨折部位的刺激。

1、止痛药物的使用:①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②对于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可采用肌肉注射,必要时可采用静脉点滴,以减轻局部疼痛。③使用镇痛药物后,可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和止痛剂。

2、消除骨折局部炎症:①对于有骨折处的红肿热痛和关节肿大,可采用局部热敷或理疗,以消除炎症和肿痛。②若有化脓性关节炎时,可考虑切开引流。③若为骨折或脱位引起的局部炎症,应适当采取消炎消肿措施。

3、保护骨折部位:①对骨折固定后的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预防褥疮。②对于活动不便或有瘫痪的患者应经常变换体位,以防长期固定引起局部畸形。

三、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在骨折早期,因局部软组织肿胀,血运差,伤口不易愈合,易发生感染。因此在骨折早期应及时应用抗生素。根据病情轻重选择抗生素种类:一般可选用青霉素、头孢类及红霉素等。如伤口已有渗出液,应给予洗液冲洗伤口,防止感染;如有局部脓肿形成或明显血肿时,应及时切开引流。

四、骨折病人在功能锻炼时应循序渐进,运动量不宜过大。

骨折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有:

1、在骨折愈合期间,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伤口感染。鼓励病人做患肢屈伸、旋转等活动。如有感染征象,应及时给予适当处理。

2、骨折愈合后,可进行关节的活动锻炼,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

3、对有皮肤损伤或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如局部皮肤用纱布包扎,避免伤口污染;活动时注意保护伤口;大小便困难时应及时处理等。

4、骨折后宜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骨头汤等。

5、骨折后宜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虾皮等;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橘子等;多吃含钙丰富的鱼类等。

五、骨折的病人应给予充分的营养补充,并注意加强营养和多饮水,以利于体内代谢产物排出。

1、骨折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卧床,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可促进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肉萎缩。

2、骨折后应及早开始功能锻炼,如骨折固定后即开始患肢的屈伸、旋转和伸展等功能锻炼。

3、做好肢体远端的皮肤清洁工作,防止发生皮肤感染。

4、及时正确地使用石膏或夹板固定肢体,避免不正确的固定引起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5、鼓励骨折病人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加强营养,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6、注意观察骨折部位肿胀的程度和范围,及时发现感染征象和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7、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及面色是否红润,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

8、做好交接班工作,交接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各种记录。

1、对四肢骨折的患者,要尽量使患肢处于功能位,如:骨盆骨折后要避免长期卧位,以免造成骨盆移位而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受阻;膝关节骨折后应避免长时间站立及行走,以免膝关节负重过度引起疼痛和关节僵硬。

2、对脊柱骨折患者,应将其置于硬板床内,以减少对脊柱的挤压和刺激,并应注意保护脊柱。

3、骨折部位的保暖对骨折的愈合有很大帮助。因此,对一些需长时间固定的患者,应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必要时可使用热敷袋进行热敷或温敷,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在进行骨折固定前,应向患者说明固定的目的及意义,消除其顾虑和恐惧心理。

5、骨折患者术后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血肿、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当一个人遭受骨折时,不仅会感到身体的疼痛,还可能伴随着骨骼内部的组织受损和肿胀现象。这种疼痛感常常让患者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对康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如果治疗不当,忽视了对骨折部位的正确护理,患者可能会面临更为严重的后果,如感染蔓延、骨坏死等并发症,这些都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护理人员在面对骨折患者时必须采取严格而周到的措施,精心照料,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恢复。他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伤痛的信心。通过这样全面细致的护理,患者才能更快地从骨折的阴影中走出来,逐步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