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融合培养路径研究—以《市场营销实务》课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9
/ 2

1+X证书制度下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融合培养路径研究—以《市场营销实务》课程为例

解宝苗 亓文国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商务管理系,山东,莱芜 271100)

摘要:1+X证书制度下,《市场营销实务》进行了项目化改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真实营销场景,将职业技能培养与工匠精神培养进行融合,本研究尝试建立基于学生职业生涯培养的四维体系,探索课程改革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市场营销实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35F224.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21年,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职业技能是工匠精神的基础。工匠精神是职业技能的升华。近年来,职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这是因为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灵魂和内核支撑,对于现代工匠队伍的培育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工匠精神的培养,职业教育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作为支撑。例如,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与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以及提供与企业文化一致的实训环境等。山东省在高职院校进行了“齐鲁工匠”的评选,从政策层面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引领。

在近年职教改革中,1+X证书制度,做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尝试,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上,提供了一个学校与企业融合、学习理论与企业实践相融合的新尝试。在市场营销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工匠精神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蒋洁[1]等提出项目式实践是高职学生工匠精神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始的直播兴农实践,运用数字营销和新媒体等新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融合培养工匠精神。张海军[2]对商贸类学生的工匠精神认知进行了调研,并得出需要在专业授课过程中,加大工匠精神理论教学的力度,让学生有向大国工匠发展的潜在意识。本研究尝试在1+X证书制度下,开展企业证书认证的过程,在市场营销课程中,将职业技能培养与工匠精神培养进行融合,建立基于学生职业生涯培养的四维体系,探索课程改革发展的新路径。

二、1+X证书制度下的《市场营销实务》的项目化教学改革

2020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在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有关经费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推进职业院校深化改革。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入高质量的评价组织,在政府的引领下,引入企业进行组织评价。“1+X”证书制度的评价组织通常由行业领域龙头企业、院校专家组成,能够引入企业真实岗位的工作情景和项目,弥合企业与学校的界限,让学生感受真实企业工作场景。培养的学生更能得到企业、行业的认可。

评价组织通常从更加符合行业需求的角度来设置培养项目[3]。市场营销专业的中的证书评价中,例如“中德诺浩商用车销售服务”1+X证书,1以学校的学历教育、理论教学为基石,X则将商用车销售项目引入到市场营销的教学中,从更加面向企业销售场景的角度来培养学生[4]。中教畅想的“数字营销技术应用” 1+X证书,以“学过、做过、考过”为理念设计,开发实际在数字营销中的应用场景,比如拜访客户、客户跟进等,让学生在做中完成技能提升[5]

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市场营销领域,项目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市场营销策略和实践,并通过实际项目来锻炼他们的市场营销技能。学生可以在实际项目中面对真实的挑战和问题,从中学习和成长。此外,项目化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果。

三、构建基于学生职业生涯培养的四维体系

《市场营销实务》做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市场营销专业最基本、最综合的思维训练课程。它主要研究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主要培养企业需要的具有专业营销理论基础和营销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由于X证书的引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更加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从而使实操与工作更加接近,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埋下工匠精神的种子,从而构建起学生职业生涯培养的四维体系。

1.在理论讲授方面,学校为主体,为学生打好营销理论基础。《市场营销实务》是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引导学生进入这一学科的起点。在1+X证书制度下,《市场营销实务》可以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基本单元的教学模式,通过模拟真实市场环境,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应用市场营销相关知识和技能。

2.实操方面,企业实境化的项目,让学生真实模拟企业经营中的营销问题,增强动手能力。通过企业实境化的项目,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和体验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例如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品牌推广、销售渠道管理等。他们可以面对真实的市场情况和挑战,学习并应用市场营销理论和技巧,同时培养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样的项目通常会模拟真实企业的运营环境,例如设立模拟企业、开展模拟市场活动,甚至与真实企业进行合作。学生可以扮演营销团队的角色,负责制定营销策略、推广产品和服务、分析市场数据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际运营中的挑战和机会。

3.在未来学生职业生涯中,培养好学生的职业素养,将学生培养成踏踏实实工作,诚信守法的职业人。通过课程、实践项目和导师指导等方式,教育学生应该具备踏实工作的态度,包括努力、责任心、自律和专注等。同时,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的培养,以便学生能够在职场中与他人合作。引导学生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如诚信、正直、公平和保持商业机密等。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明确职业行为准则,并在实践中进行实践。学校可以分享成功的职业案例和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角色模型,以激励学生并引导他们向这些榜样学习。这有助于学生培养积极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

4.在职业提升方面,融入工匠精神,结合课程思政教学,引领学生的职业精神向更高的目标去追求,向大国工匠的方向去努力。融入工匠精神是提升职业能力和追求更高目标的一种方法。工匠精神强调对工作的专注、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这些都是帮助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课程思政教学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教育模式,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价值观和道德观。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去追求更高的目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1+X证书制度下,《市场营销实务》的教学逐渐向项目化方向改革,引入评价组织精心设计的实境教学案例,使学校的教学过程更加接近企业经营,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另外基于学生职业生涯的教学理念下,通过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的教学融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

我国的1+X证书制度下,提高评价组织的教学质量,选择更加有代表性的企业参与到这一制度中。另外,在现代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使对于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教育成为可能,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对于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不是在技术岗位,也应该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如何更好融入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到教学过程中,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新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与职业能力融合培养研究—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项目式实践为例, 蒋洁; 黄雅萍,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12-19             

[2]高职院校财经商贸类专业工匠精神培养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张海军, 质量与市场, 2021-03-10

[3]1+X证书制度下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融合培养探讨, 孙飞; 舒宏伟,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06-30

[4]“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研究, 王晋; 颜浩龙, 中国市场, 2019-11-05

[5]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李炫林, 现代商贸工业, 2019-01-17


项目来源: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X 证书制度下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融合培养路径研究—以《市场营销实务》课程为例(2022jg20)

作者简介:解宝苗(1984-),女,汉族,山东日照人,硕士,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