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刘如辰

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0021

摘要:目的:研究脊柱外科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方法:选择西安市中医医院脊柱外科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延续护理及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延续性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延续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的构建在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中,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脊柱外科;延续性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脊柱外科常见疾病包括脊柱创伤、感染、退行性改变、肿瘤及畸形等[1]。脊柱手术方式复杂、时间长、出血量大,且术后伴有剧烈疼痛,功能恢复时间较长。脊柱是人体重要的承重器官,当遭受外力因素时则易导致椎体移位、椎间盘组织压迫骨髓进而引起脊髓断裂和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2]。延续性护理[3]是一种利用现代化信息供给的延展式、开放式护理,注重强调患者、医院及家庭的有机结合,能在患者病情康复方面产生促进作用。但现行延续性护理模式缺乏对患者实际需求的考虑,导致护理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偏低,术后康复进程缓慢。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并应用于脊柱外科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西安市中医医院脊柱外科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两样本例数相等,经计算得到样本量为87,考虑10%的失访率,则总样本量为96。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4.87±4.83)岁;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4.90±5.03)岁。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措施如下:护理人员通过组建的微信群推送健康教育链接,遵医嘱服用药物,并以照片形式定期反馈居家服药日记等。观察组护理措施如下:①研究文献,检索筛选得到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0个。②选择脊柱外科护理部工作年限超过5年的医师或护士20名,纳入标准:中级职称及以上、熟悉脊柱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护理、针对脊柱外科治疗及护理开展课题研究、曾涉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③设计专家函询问卷,问卷分为两部分,包括专家一般情况和指标函询,评价指标函询包含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0个,对应“根本不重要”、“不重要”、“有点重要”、“重要”和“很重要”5级,分值范围1~5分,条目后设置“函询意见栏”。④构建微信群并邀请函询专家入群,护理人员通过微信群发送电子版的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专家函询问卷,要求1周内将问卷发送至调查员;护理人员对问卷中的专家评价、意见进行整理,据此筛选指标,经修订后得到第2轮函询问卷。在微信群例发送第2次专家函询问卷,并在1周内返回问卷,护理人员最终得到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0个,据此构建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延续性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别

PF

RP

VT

SF

观察组

76.89±8.43

80.21±8.03

81.32±8.21

80.23±7.91

对照组

70.39±8.34

73.29±7.98

74.49±8.12

76.79±6.28

t

2.854

4.732

3.588

5.838

P

0.035

0.033

0.032

0.038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延续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X2         P

观察组

48

43(89.58%)

5(10.42%)

0 (0.00%) 48(100.00%)2.857   0.012

对照组

48

35(72.92%)

3(6.25%)

10(20.83%) 38(79.17%)

3讨论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时间较长,且大多患者选择后期在家休养[4],常因缺乏专业康复及护理知识而影响康复效果,甚至引起并发症的发生,对预后非常不利[5]。因此在患者出院后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及指导尤为重要。本研究中常规延续护理及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可更完善护理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的构建在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中,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罗卓荆,吕国华. 脊柱外科围手术期出血防治专家共识[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1,31(5):475-480. DOI:10.3969/j.issn.1004-406X.2021.05.14. 

[2] 张安平,贺晓春,王晶,等. 围手术期外科之家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3,39(16):1276-1281. DOI:10.3760/cma.j.cn211501-20220222-00475.

[3] 乔丽佳. 延续性外科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2):177.

[4] 杜欣欣,成慧昕,王毅,等. 脊柱外科患者的重症监护与挑战[J]. 中国急救医学,2023,43(2):151-155. DOI:10.3969/j.issn.1002-1949.2023.02.013.

[5]  郝惠秋. 护理风险管理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3,20(4):116-118,168.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23.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