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虫害防控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食用菌虫害防控研究进展

谢友祥    叶晓婷   许柳倩

松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松阳,323400

摘要:食用菌在培育的过程中,无论是制种、发菌,还是出菇,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病害、虫害、线虫以及害螨等百余种有害生物的侵害影响。并且当种植菌种植年限不断增长时,其发生有害生物的情况会呈现出逐年加剧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给食用菌的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同时,还影响到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不仅食用菌的实际生产质量和产量也受到影响,还会给菌农以及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

关键词:食用菌;虫害;防控技术

1 食用菌常见的虫害类型

1.1 文蝇类虫害

日常种植人员在种植和培育食用菌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蚊蝇类虫害的侵袭影响。通常处在幼虫时期的害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食用菌带来侵袭影响。在此过程中,幼虫期的害虫一般会爬行在菌丝当中,并不断啃食各处的菌丝,以此抑制菌丝的正常、健康生长。与此同时,蚊蝇类害虫还会给培养料带来一定的侵害影响[1]。当培养料受到害虫侵蚀以后,会发生松散下陷的情况,进而给实际的出菇带来抑制影响。即使食用菌能够在此过程中正常生长,但其菌类会有各种空洞以及隧道形成。引发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幼虫在对菌丝进行侵害的过程中,会附着在菌丝上,并随着食用菌柄的基部位置进入到食用菌体内,对食用菌进行啃食。另外,蚊蝇类所侵蚀的位置,会有较高的其他病菌感染风险。不仅影响到食用菌的实际栽培产量,还会给生长质量带来影响。

1.2 螨类虫害

对于螨类虫害来说,其自身的繁殖能力较强。并且螨类害虫体积通常较小,若其分散,则无法及时察觉。一般食用菌的子实体以及栽培所用的菌丝都会受到螨类虫害的侵蚀影响。通常情况下,菌丝会因受到螨类虫害的侵袭而发生断裂,甚至会导致菌丝衰老并退化。如果菌丝受到了大量螨类虫害的侵袭,其在啃咬的过程中,自身所携带的其他病菌,会增加病害的感染风险。

1.3 其他虫害

一般情况下,在栽植食用菌的过程中,最常发生的一种虫害问题就是蓟马。通常蓟马的成虫会在高湿度环境条件下,给食用菌带来侵害影响。并且蓟马常常集中对某一部位产生侵害。受到气流的影响,会出现大规模的传播情况。蛞蝓也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最常出现的一种虫害类型。其生存在较为阴暗潮湿的墙缝或土块处,具有昼伏夜出的特性。当蛞蝓啃食食用菌以后,会导致食用菌多处出现空洞表现。若菇床受到蛞蝓的侵袭影响,则会因其自带的各类病菌而造成病害的发生。不仅如此,蛞蝓害虫在食用菌表面爬行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白色黏液残留,致使整个食用菌的生产品质受到严重影响。

2 食用菌虫害的防控策略

2.1 农业防治手段

2.1.1 保证培育环境的卫生

一般在对培育食用菌的地点进行选择时,需要远离畜禽养殖场或垃圾场,并且在开始对食用菌进行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培育地点的卫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清洁,最大限度保障该处病菌及害虫滋生和繁殖的有利条件被破坏。除此之外,在对培育设施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在各个门窗以及通风口处对纱网进行安装,从而有效抵御各类飞虫类害虫入侵的可能性。另外,在培育工作开始之前,应对培育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消毒处理,进而最大程度杀灭培育环境中的害虫。培育工作开始之前,相关培育人员应该在所搭建的培育室内,使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溶液进行全面的熏蒸,并对该处培育室进行2天左右的封闭。然后,及时通风换气[2]

2.1.2 保证选择种子的质量

一般培育食用菌的过程中,所选取的菌种应自身具备较强的抵御害虫侵袭的能力,且自身具备较强的活性和较高的纯度。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菌种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确保所选择的菌种处在母种传代的3代以内。且栽植时,所选用的种子应建立在原有种子的基础上进行转接,杜绝出现二次转接的现象。另外,所培育的食用菌品种需要同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确保品种符合应季特点,进而最大限度控制虫害的发生。

2.1.3 对培养料覆土质量加以控制

通常食用菌栽培人员在开展栽培工作时,应保证处理培养料和覆土工作得以高质量完成。一般情况下,在运用培养料之前,应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对培养料进行晾晒,确保阳光暴晒的过程中,达到杀菌及消毒的处理效果,最大限度降低培养料内虫害的数量。通常栽植食用菌时,所使用的培养料主要为稻草。在实际对稻草进行选取时,应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并严格调控培养料的pH值,以免食用菌后续健康生长受到培养料质量的影响。除此之外,应遵循所规定的消毒流程标准,对覆土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从根本上避免虫害的发生。

2.1.4 科学合理地轮作

一般食用菌的栽植工作需要避免将同一品种的食用菌持续种植在同一菇棚当中,主要是因为该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虫害的发生率。因此,应保障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轮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常情况下,轮作工作应每隔2—3年进行1次。

2.2 物理防治手段

2.2.1 人工防治

平日栽植人员在采收食用菌的过程中,或开展翻堆及浇水的工作时,需要通过人工的形式,对体积较大的害虫进行捕杀,从而使菇棚内害虫数量从根本上得到控制。

2.2.2 诱杀手段

(1)色板诱杀

一般在防控蚊蝇类害虫时,食用菌栽植人员可将黄板悬挂于菇棚当中,以此达到对蚊蝇类害虫的诱杀目的。若是菇棚内发生了蓟马等害虫,则在对其进行色板诱杀时,需要选择蓝色色板。且在使用阶段,结合实际的杀虫情况及时更换色板。

(2)黑光灯诱杀

一般在对蚊蝇类害虫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需要在蚊蝇类害虫的成虫羽化高峰阶段,在菇房中每隔10m的位置悬挂1盏黑光灯,以此实现对蚊蝇类害虫的有效控制。

(3)糖醋液诱杀

通常在防控害虫时,可以在菇棚内离地面1m左右的高度,对所配制的糖醋液进行使用。在配制糖醋液时,主要选用糖、醋、酒、敌百虫和水。其比例应遵循1:0.5:1.5:0.3:10的原则[3]

2.3 生物防控手段

想要实现对菇棚内虫害的绿色防治,在实际开展防控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对释放天敌的形式进行采用。如在对食用菌常见的寄生类害虫进行防控时,可以在其中引入适当的昆虫病原线虫,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地下害虫和钻柱性害虫的有效预防。除此之外,在防控双翅目和蜱螨目等多类害虫时,可以在菇棚中引入具有捕食性的天敌害虫。如,粪寄螨和窄蛛螨等,其能够使菇棚内的害虫数量有效减少。

此外,还可利用微生物农药,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其能够实现星狄夜蛾、食丝谷蛾、印度谷螟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真菌节丛孢菌、指孢菌、小指孢霉菌等可达到灭杀食用菌线虫的目的。

2.4 化学防控手段

同其他的防控手段相比,具有快速性、有效性和便利性优势的防控手段就是化学防控。呋虫胺、灭蝇胺、吡丙醚、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是当前我国食用菌登记使用的杀虫剂有效成分。即,在对菇蚊、菇蝇和螨虫进行防治时,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而在防治眼蕈蚊和跳虫时,可以对能够使昆虫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干扰而引发死亡的吡虫啉、噻虫嗪以及呋虫胺等杀虫剂进行使用。菊酯类杀虫剂可以有效防控食用菌虫害和螨害。

5 结束语

由于食用菌拥有着丰富的营养元素,为此,在市场中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喜爱。随着社会公众的食用菌需求不断增多,开始不断扩大食用菌的栽植面积和规模。但因食用菌在栽植的过程中,需要处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为此,经常会受到虫害的影响。在实际防治的过程中,需要从农业、生物、物理以及化学等多角度着手,最大限度降低虫害的发生率,为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林,顾鲁同,曲绍轩,等.食用菌虫害防控研究进展[J/OL].环境昆虫学报,1-15[2024-03-18].

[2]曲轩.食用菌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农家致富,2023,(08):30-31.

[3]韩晓东.冀北地区食用菌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J].河北农业,2018,(0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