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研究——以祥云县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3

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研究——以祥云县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为例

江洋

大理州烟草公司祥云县烟草公司 672100

摘要:祥云县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承载着丰富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资源。多年来,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在基础设施、展陈内容、主体活动、宣传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担负着宣传爱国主义、培育爱国行为、传承优良家风的任务,持续发挥资政育人、凝聚人心的鼓励和教育作用。本文以祥云县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其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结合基层烟草实际,浅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总结其发挥作用的模式,最后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从统筹分配、创新基地宣传教学的渠道等方面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作用的方式进行优化。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层烟草企业;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启示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形势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爱国主义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要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凝聚人心、汇聚民力、教育新人的作用,不断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

(一)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担着传承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使命

爱国主义教育基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明的载体,载满了近代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磅礴力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纪伟业和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丰硕成果,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深远影响力,是激发和弘扬人们爱国情感、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唤起人们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的依托载体,提供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的锦策智囊,也为加强党的领导和组织建设提供历史智慧。透过革命先驱的先进事迹,能够以小见大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情操和精神品质,提升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烟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通过就近用好红色资源和教育基地,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不断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以优良的作风、一流的效能,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展现“烟草担当”,交好“烟草答卷”。

(二)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担着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当前,世界格局复杂多变,百年变局变幻莫测,大国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矛盾藩篱,就必须更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全国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担负着传承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通过参观,能够激发参观者的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增强人们的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意识。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不乏大量英雄、名人事迹教育基地,这里有为了中华民族崛起而英勇就义的铮铮铁骨,有为了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不惜放弃优越条件而摇旗呐喊的文人志士,有为改变新中国一穷二白面貌而殚精竭虑的开拓勇士,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楷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彰显爱国主义的活化石,生动记录了各个时期先辈们为了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事迹。无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一本本厚重的人历史教科书,记载了先烈们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气壮山河的史诗。广大烟草干部职工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深受触动,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刻体悟先烈们的恢弘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更加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使命,为烟草行业高质量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三)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弘扬优良家风中厚植家国情怀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从古至今历史上许多人是通过践行家和万事兴的传统家庭美德,进而实现对国家、民族的担当,实现从个人梦、家庭梦到国家梦、民族梦的转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事迹既彰显和弘扬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德传统,又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的传统,对于促进人民树立家国意识、凝聚人民力量、筑牢家国情怀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基层烟草企业,我们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粹、道德精华,把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是融为一体的,始终不忘作为一个烟草人的初心和使命。回望历史,优良家风造就了祥云王氏一门三杰,他们秉持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志向,以家庭为根基,以天下为己任,把深沉的家国情怀诠释得淋漓尽致。清廉、勤劳的家风能够保障家庭幸福美满,恩泽后代儿女,而贪腐、奢靡家风则会斩断家族命脉,殃及后世子孙。通过家风教育,能够使得烟草干部职工不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全心全意服务好烟农、全心全意服务好零售户,切实维护好广大烟农和零售户的合法利益,让烟农把烟叶种好,让零售户把烟卖好,践行好“两个至上”行业价值观。

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何发挥效用——以王复生、王德三故居为例

(一)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在红色文化传承中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反映近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红色文化起源于五四运动,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直至现在仍在不断与时俱进。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复兴的奋斗历程,还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断发展壮大、日益走向成熟的百年进程,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情操、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红色文化成为中国共产党获取社会成员政治认同的新路径,在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中,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从而坚定其跟党走的决心。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通过介绍王德三和王复生为探寻救国救民道路北上求学,在李大钊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转战南北播撒革命火种,为早期党组织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陕北党组织的创立。后来,王复生成为东北地区著名的抗日英烈,王德三则成为云南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两人都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通过对兄弟二人生平事迹的宣传,弘扬革命先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主义精神。王氏“一门三英烈”的英雄业绩和献身精神,在中华民族的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壮丽的诗篇,他们以短暂的生命,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在人民心中竖立起了丰碑,并已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进。作为基层烟草部门,通过参观王复生、王德三故居,能够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具体的事例中感受革命先辈是如何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壮丽篇章,能够坚定广大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在面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坚持真理、坚守真理,全心全意为烟农、零售户、消费者服务。

(二)发挥革命先驱的模范作用,发扬其身上的家国情怀和高尚情操

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兄弟三人,在王家代代相传良好家风的影响和教育下,怀揣救国救民的家国情怀,相继投身于中国早期革命的前列。为此,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继续把革命先辈注重家风建设的事迹代代传扬。在参观故居过程中,通过声光影结合的技术,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到王家的家风和家教,王家代代相传的孝道美德,让王氏三兄弟形成了孝敬父母、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的情感意识,肩负起了重家爱家的责任当担,从而筑牢家国情怀坚实的精神根基。作为基层烟草的干部职工,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不断学习“王氏三杰”身上闪耀着的家国情怀,以其为明镜,不断修正自己,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三)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打造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文化故居旅游相结合的红色旅游

    近年来,红色旅游深受关注,日渐成为民众乐意选择的旅游形式,我国红色旅游人次逐年呈现上升态势。红色旅游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红色旅游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基础,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活动相结合,将旅游和教育活动二者相互交织,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效果和目的。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们脚踏着先辈们走过的道路,感受着先辈们的强劲脉搏,触景生情,更人以更直观、真切的感受,从而更有效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优势。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位于祥云县刘厂镇王家庄社区,建于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9年),距今已有123年历史,为传统土木结构民居院落,是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烈士青少年时代读书、学习、生活的场所,2009年8月被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刘厂镇以文明创建为契机,紧扣乡村振兴主线,以环境治理、文化建设、文明传播和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推动城乡“双向奔赴”。2012年11月,祥云县争取实施了“红色传承”教学基地建设项目。项目于2013年12月开工,按照“教学主题定位好,资源特色展示好,基础设施配套好”的建设要求,修缮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新建文化广场和红色传承教育馆。2014年10月项目完工后,占地面积约9亩,建筑面积2300多平方米,教学和服务设施齐备,除展示室外,配套有多媒体教室、会议室、讨论室、办公室、场景复原室和游客服务中心,可容纳200人同时参观学习。政府在持续加大红色文化建设方面资金投入,在保护原有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不断采取现代手段,拓展红色资源价值。2022年,基地共接待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游客3348场,29896人次。近年来,祥云县烟草专卖局持续助力乡村振兴,依托城川合作社建设发展产业工人队伍,充分调动刘厂镇产业拓展,推动刘厂镇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

三、优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的启示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遵循,在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其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导。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推进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效能、深入开展全国民众普遍参加的爱国教育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更高效地凝聚全国人民力量、更深入的培养报效祖国热情。党的十九大以后,党和人民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特别加强了对红色文化相关建设工作,将社会主义新教育思想贯彻基地始终,把革命历史、实践、理论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结合,为实现社会主义远大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序发展提供条件。基层烟草的广大党组织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遵循,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教育培训、“第一议题”制度等方式,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我们开展每一项具体工作。

(二)统筹分配、整合资源,加强红色资源保护性开发力度

红色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赓续红色血脉因、传承信仰力量珍贵资源,对红色资源进行规范、系统、合理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红色资源不可再生,如何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我们就要把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加强红色资源的专项调查、整体保护,确保革命遗址风貌的完整性。坚持“全面保护、整体保护,统筹推进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保护”。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如分门别类对红色基地进行全面排查,如实更新记录档案;对现存的遗址、旧物合理修缮、妥善管理;在修缮过程中,确保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保障革命旧址的修缮工作到位。同时,调查研究中要兼顾全面性和重点性,与校方、科研机构合作,深入挖掘时代价值和精髓要义。因地制宜,将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融为一体,打造复合型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作为烟草企业,也应当担负社会责任,不断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让烟草企业的光和热惠及需要帮助的地方和人群。

(三)创新基地宣传教学的渠道,与时俱进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互联网+”时代下,以微博、微信、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占据了信息传播发展的重要位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借助网络平台号召和感化民众,拓展宣传渠道和思路。及时发布新消息,将图片、影音、文字等资料通过自媒体向外展示,服务群众,让群众足不出户利用碎片时间就可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情况,增强基地号召力,扩大影响力。网络宣传,群众可以自主选择受教育内容和时间,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宣传成本非常低廉,可同时兼顾多个宣传平台,根据基地自身发展情况,与时并进,加强创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文化。基层烟草企业应该注重运用情景体验教学手段,丰富爱国主义教学形式,以“看、听、说、思、践”增强红色基因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一门三杰: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烈士纪念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4]挖掘红色资源,助推博兴发展[J].胡兰兰.春秋.2021(02)

[5]浅谈博物馆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更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J].胡丹妮.大众文艺.2019(03)
作者简介:

江洋籍贯:云南省大理市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党建;思想政治 邮编:6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