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现状及中美学前教育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3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现状及中美学前教育比较

金安妮

台州学院  浙江台州  318000

摘要:本篇文章研究了美国学前教育的现状,以及中美学前教育的不同点和相似点。中国与美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历史在学前教育方面方法方面,两国各有特点,这些做法上的差异往往体现了两国不同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关键词:中美 学前教育 儿童观 对比

一、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现状:

  1. 环境创设

美国室内环境设置的理念首先要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幼儿这一群体年龄小,活泼好动,但独立性差,自控力差,生活难以自理,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所以美国学前教育强调健康和安全是幼儿园室内环境设置的首要因素。他们主张以儿童为中心,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注重通过环境的设置传递给幼儿有价值的东西。其次室内环境的设置应该是开放的。一方面,教室要设置各种活动区供幼儿自由选择,而各个活动区之间间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是可移动的。另一方面,室内环境布置所使用的材料是无限制的,没有特定的功能和用法。材料的种类不仅要多样化,而且每一个领域的材料要很多,这样不仅发展儿童不同的感官,而且满足儿童的需要,再次突出教室的学习功能。美国学前教育认为幼儿的学习是通过各种感官与环境的直接作用进行的;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受到幼儿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美国幼儿园将教室的布置视为一种教学的途径,认为教室的环境要成为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注重环境的灵活性,可变性。

  1. 课程组织

(1)一日生活活动

美国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主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大量的时间用于从事跳、爬、投掷等体育活动;玩游戏泥、七巧板等动手操作活动以及音乐、律动等艺术活动。可以看出,美国幼儿教育目标的重点是放在幼儿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和良好态度、情感的培养上,只要幼儿每天都在自己原有的身心发展和能力水平上有所进步,他具体是否学到什么知识技能并不重要。可以说,美国幼儿教育重在培养“人”,它要唤起人之天赋,发展人之天性,开启人之智慧,目的是达到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2)教学活动

美国幼儿园认为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通过幼儿自己触摸、尝试、探索、发现和游戏使学习成为一种探索活动,让幼儿乐于其中。美国的学前教育者十分注重儿童的天性,玩的比重比较大。幼儿园中虽然也有语言、常识、美术等教学活动,但没有通用的教学大纲,而且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美国学前教育起步早,他们早就已经有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支持他们的教育发展,他们也早就渗透了国际上权威的学前教育思想,比方说斯金纳,蒙台梭利等等。他们的办学理念往往基于这些理论思想,创办的有蒙台梭利幼儿园,斯金纳幼儿园,杜威幼儿园等等,但不管是什么理论指导下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比较注重儿童社会能力的培养和在园经历的乐趣。而家长下午接孩子时通常也是问你今天高兴吗等问题,他们从来不在乎孩子能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也从来不在孩子应该玩耍的时候强迫孩子过早的进入学习。

(3)游戏活动

美国教师注意为儿童创设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保护儿童游戏的积极性,赞赏儿童的不同观点;注重游戏时间和游戏地点及材料;注重幼儿兴趣;注重游戏和社会实践、自然的结合。孩子往往是亲近自然的,他们触摸自然,倾听自然,感受自然,在自然中成长,在社会中成长,他们的活动范围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幼儿园园区,他们的活动是一片森林,一个湖泊,一片草原。

  1. 师幼互动

美国侧重的是有效互动,即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能对儿童的学习产生意义和强烈积极性影响的交流,又称为积极的互动、有质量的互动、有意识的互动。而有效互动的基础是两个人之间的信任与安全,从而让教师有意识地建立关系并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中美两国学前教育的对比

  1. 幼儿观

美国认为幼儿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崇尚幼儿个性的发展,认为幼儿不能只是为了将来而活着,他们也要为现在而生活,应当充分享受儿童期的生活,拥有快乐的童年。并且对幼儿充满信心,认为他们有能力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体现在一日生活安排上注重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重视幼儿自由活动,在户外活动中让幼儿尽情地玩耍,跑、跳、掷,让他们充分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和精力等。美国幼儿教育强调幼儿的自身价值,关注幼儿个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提倡因材施教。

中国则认为幼儿首先是一个社会的人,拥有作为社会人的权利,强调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成人社会应为他们提供一切有利于生存、发展、学习和受教育的环境和条件,更多地把教育看成为满足人的未来需要的一种手段,往往将成人的需求寄寓于教育结果中。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忽视幼儿现时的各种需要。中国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能力表示怀疑,不信任他们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表现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对幼儿智力的开发,重视集体活动,在户外活动常常以幼儿安全为由禁止幼儿打闹、追逐等,幼儿只能从事散步、体操等活动。可见,中国幼儿教育则强调幼儿的社会价值,提倡教师主导,集体主义等。

  1. 环境创设

在环境创设方面,我国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部分总则中第四条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其第三部分是如何组织实施的内容,其中第八条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国的环境创设更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安全,以及侧重于教师的布置。

美国室内环境设置的理念首先要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幼儿这一群体年龄小,活泼好动,但独立性差,自控力差,生活难以自理,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所以美国学前教育强调健康和安全 是幼儿园室内环境设置的首要因素。他们主 张以儿童为中心,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注重通过环境的设置传递给有人有价值的东西。其次室内环境的设置应该是开放的。一方面,教室要设置各种活动区供幼儿自由选择,而各个活动区之间间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是可移动的。另一方面,室内环境布置所使用的材料是无限制的,没有特定的功能和用法。材料的种类不仅要多样化,而且每一个领域的材料要很多,这样不仅发展儿童不同的感官,而且满足儿童的需要,再次突出教室的学习功能。美国学前教育认为幼儿的学习是通过各种感官与环境的直接作用进行的;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受到幼儿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美国幼儿园将教室的布置视为一种教学的途径,认为教室的环境要成为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注重环境的灵活性,可变性。

  1. 课程组织

(1)一日生活活动

在课程组织上,美国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主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大量的时间用于从事跳、爬、投掷等体育活动;玩游戏泥、七巧板等动手操作活动以及音乐、律动等艺术活动。可以看出,美国幼儿教育目标的重点是放在幼儿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和良好态度、情感的培养上,只要幼儿每天都在自己原有的身心发展和能力水平上有所进步,他具体是否学到什么知识技能并不重要。可以说,美国幼儿教育重在培养“人”,它要唤起人之天赋,发展人之天性,开启人之智慧,目的是达到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中国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偏重于教师的直接指导,以集体教学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分科教学。总是执着地想要达到某一学科的目标,因而过分依 赖指定的教科书,过多地是在教室里“活动”,以一成不变的教学程序开展着教育活动。同时,要求所有的幼儿一律都在身体动作、语言、音乐、美术、数学能力等方面达到某种可量化的要求,如能跳多远、会做多少节操、讲几个故事、会唱几支歌,跳几个舞、是否会做 10 以内的加减等等。总的来说,中国幼儿教育目标是重智轻德,重认知教育轻社会性、人格培养。由于应试教育,尤其是升入大学的竞争、就业竞争的现实性,家长和幼教机构都不得不把给幼儿一个良好的学业开端看作是幼儿园最为重要的任务,因此在实际的每日生活安排上仍具有严重的学业倾向。

(2)教学活动

在教学方式上两国最大的差异就在于集体活动和自由活动。美国幼儿园认为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通过幼儿自己触摸、尝试、探索、发现和游戏使学习成为 一种探索活动,让幼儿乐于其中。中国幼儿园提倡集体活动,认为集体活动能利用幼儿好群、好模仿的特点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是一种最大限度利用教育资源的方法。不可否认,集体活动或教学具有这些特点,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难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常常忽视了幼儿的个别差异,使幼儿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很少让幼儿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3)游戏活动

在游戏活动中,美国教师注意为儿童创设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保护儿童游戏的积极性,赞赏儿童的不同观点;注重游戏时间和游戏地点及材料;注重幼儿兴趣;注重游戏和社会实践、自然的结合,他们往往没有周计划,月计划等等,而是春天到了就出去触摸春天,下雨了就跑出去感受雨点,刮风了就去聆听风的声音。而中国游戏组织相对固定,更加注意幼儿的安全和秩序性,会从幼儿的兴趣着手,注重幼儿的自主性,能结合社会生活进行游戏组织,也常常会根据完整儿童课程或者指南设计计划,通过计划完成教学内容,促进孩子的成长。

  1. 师幼互动

在师幼互动上,美国侧重的是有效互动,即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能对儿童的学习产生意义和强烈积极性影响的交流,又称为积极的互动、有质量的互动、有意识的互动。而有效互动的基础是两个人之间的信任与安全,从而让教师有意识地建立关系并促进儿童的发展。而中国师幼互动偏重于日常互动,教师与儿童每天都在进行互动,这些互动有时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有时是突然发生的,但经常都是没有目的性的,儿童可能从中学到东西也可能学不到任何东西。中国师幼互动的现状大部分处于日常互动,不能对幼儿进行高质量、有积极意义的互动。教师分为新手教师和老手教师,新手教师往往只能对孩子的话做出简单的反馈或者重复,而老手教师往往能够按照孩子给出的反应进行延展性回答,更有老师可以生成性课程,通过孩子给出的反应,实时调整活动内容,更加适合孩子当下的水平发展。由此,中国在师幼互动上,还需向美国进行学习。

根据上述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中美两国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了在幼儿教育诸方面的差异。我们进行比较,其目的不是要得出孰优孰劣,以分高下,而是试图通过比较,借他山之石以攻其玉,帮助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生兰.比较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0-101. [2] 吴琼,林筱彬.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 探索,2010(11).

[3] 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 吴琼;林筱彬.教育探索,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