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研究

孙天英

无锡市锡山区厚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无锡 214106

【摘要】目的 分析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研究其在腹泻检验中作用。方法 以我院2023年5-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60例腹泻患者为例,患者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腹泻患者粪便稀薄、可伴有粘液、未消化食物、脓血等,可为腹泻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腹泻患者粪便中红细胞、白细胞以布满视野无法计数为主,较其他计数量占比均高(P<0.05)。结论 腹泻患者粪便的性状会发生改变,并且粪便内红细胞/白细胞会提升,粪便常规是腹泻临床诊断必不可少的项目。

【关键词】腹泻;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结果

腹泻是常见的肠道疾病,以粪便性质改变及排便次数增加为主,严重者可造成脱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患者伴随腹痛,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临床针对腹泻治疗需要积极明确病因,从而进行症治疗,缓解临床症状[1]。临床中可通过观察大便性状进行临床诊断。粪便常规包括对粪便性状、颜色进行观察,并利用盐水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获取更多信息,明确消化系统的吸收情况[2]。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提升腹泻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次将以我院2023年3-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60例腹泻患者为例,分析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研究其在腹泻检验中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23年5-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60例腹泻患者为例,纳入标准: ①根据诊断标准[3],排便次数3次/日以上,性状改变;②对研究知情,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感染、恶性肿瘤等患者;②无法配合研究。纳入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8岁,平均(42.35±3.38)岁。

1.2方法

叮嘱患者检查前1天保持常规饮食,忌食食动物相关血液或火龙果等可影响粪便颜色等食物。60例患者均用一次性塑料便盒收集新鲜粪便样本,进行粪便常规检查,通过肉眼仔细观察粪便性状、颜色。通过盐水涂片检查法进行检查,在载玻片滴一滴生理盐水,并将少量粪便样本置于玻片上,稀释,图片厚度以可透印刷字为准,在显微镜下以阅读性顺序检查,以免漏检。

1.4观察指标

记录粪便性状及10个以上高倍镜视野所见情况(红细胞/白细胞)。

1.5统计学

两组患者数据统计学软件为SPSS24.0进行检验,以(%)、(±s)分别表示计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分别以2t检验;P<0.05为统计学结果判定标准。

2结果

2.1腹泻患者粪便性状

本次粪便常规通过对性状观察,腹泻患者粪质稀薄,含水量高,粪便可伴有粘液35.00%(21/60)、未消化食物20.00%(12/60)、脓血11.67%(7/60)。

2.2腹泻患者粪便常规10个以上高倍镜视野情况

腹泻患者粪便中红细胞、白细胞以布满视野无法计数为主,较其他计数量占比均高(P<0.05),见表1。

表1腹泻患者粪便常规10个以上高倍镜视野情况

10个以上高倍镜视野所见情况(红细胞/白细胞)(n=60)

检出数

比例

10个视野中细胞均匀布满视野无法计数

31

51.67

10个视野中细胞数大多超过10个及以上

13

21.67

10个视野中最少见到5个,多则10个

10

16.67

10个视野中有时不见,最多可见2~3个

4

6.67

10个视野中只看见1个

2

3.33

2/P(无法计数,超过10个及以上)

11.627/0.001

2/P(无法计数,最少见到5个,多则10个)

16.338/<0.001

2/P(无法计数,有时不见,最多可见2~3个)

29.405/<0.001

2/P(无法计数,有时不见,只看见1个)

35.152/<0.001

3讨论

腹泻十分常见,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含水量增加至高于85%,粪便可伴有粘液、未消化食物、脓血等为典型表现,严重者会导致内环境紊乱,酸中毒等,需予以重视。粪便是肠道排泄物,内含消化道分泌物、脱落细胞,其性状、气味可直接反应肠道状态,因此粪便常规是腹泻患者中的重要检查[4]

粪便常规首先可通过对分颜色、性状、气味以及是否有便血对疾病做出初步判断,为腹泻的最基础筛查项目[5]。本次粪便常规通过对性状观察,腹泻患者粪质稀薄,含水量高,粪便可伴有粘液、未消化食物、脓血,与诊疗指南一致。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粪便以细软、黄色、柱状为主,当粪便性状发生改变时,及大概率是发生了胃肠疾病。因此,粪便性状是腹泻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方法简单。通过盐水涂片检查,显微镜下进一步粪便中红细胞、白细胞等病理成分进行观察,更精准对疾病进行判断。本次腹泻患者粪便中红细胞、白细胞以布满视野无法计数为主,较其他计数量占比均高(P<0.05),正常情况下的粪便中含有白细胞数量较少,并且不存在红细胞情况。如果患者的粪便中出现的白细胞、红细胞数量越多,证明病情加重,因此可通过便常规对患者病情发展进行判断,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治疗,防止病情持续加重。腹泻与季节、饮食不节、个人卫生等均有关系,因此可通过加强健康宣教,提升人们防范意识。不仅要保持健康饮食,同时注意个人卫生,用餐前洗手,严防细菌的侵入,降低腹泻的发生,同时鼓励居民加强体育锻炼,加强自身身体素质,对预防腹泻有一定作用。另外对院内感染性腹泻患者应加强隔离,做好消毒工作,降低交叉后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腹泻粪便的性状会发生改变,并且粪便内红细胞/白细胞会提升,粪便常规是腹泻临床诊断必不可少的项目,可为腹泻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制定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刘小六,杨色娟,宋育明,等.血常规联合粪便常规在腹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诊断效能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5):95-97100.

[2]胥学章,王金焱.临床检验中的便常规检验价值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4):0023-0025.

[3] 无,吴开春,邹多武,等.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11):973-982.

[4]张静.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4):120-121.

[5]何湘.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观察[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3(5):002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