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5
/ 2

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刘东旭

行唐县交通工程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600

摘要:当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促进了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同时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不管是居民生活还是生产等工作,信息技术都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正因为信息技术的出现,带动居民生产效率提升的基礎上,也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生活。更为关键的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赋予交通运输更具快捷性的同时,也为我国交通运输工程行业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出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存在价值的目标下,论文对其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措施进行详细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关键词: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应用研究

引言

通运输工程的承载压力逐渐加大,交通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现主要是交通拥堵和运力紧张方面的压力,信息技术可以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对地质勘察、事故处理、交通导航等方面产生积极意义。有时因为地质环境和工程困难的原因,会出现项目勘查难度大、动态细节不便的难题,那么应用信息技术的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等可以快速获得交通道路的信息数据,方便分析,为管理和解决难题提供支持,带动物流发展的同时提升交通管理能力,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朝着更加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

1交通运输信息化概述

信息管理凭借其独有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速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分享到整个企业网络中共同学习,形成学习效应,是一种正向循环,并且灵活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可以使企业的各项运营项目变得更有效率。如何在交通运输工程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是当前管理理念创新的首要问题。经过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工程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逐渐信息化,网络化,管理者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实现业务管理的高效化。在仓储,配送,装卸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幅度节约成本,实现经济最优化,很大程度提高了交通运输工程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影响着各行各业,交通运输工程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交通运输量也在不断增大,信息化改革成为交通运输工程的改革要点。目前,信息化管理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管理方面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整体组建信息化平台,企业可以将资金管理计划更有效地在行业内实施,同时对交通运输工程情况进行监控,并在项目动态管理过程中获得数据支持。此外,在施工管理方面,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也比较普遍,在交通运输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引入相关的信息技术,这样可以更好地便于施工管理人员加强项目的综合管理,及时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并进行汇总,通过查阅信息以及开展信息综合比对等,进而可以提高项目的建设进程。

2交通运输工程信息技术发展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也取得了较大进步,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在逐渐增多,路网化运营地位逐渐凸显出来。交通运输工程作为我国民生工程,和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生产紧密相连,其质量将会直接决定我国社会大众出行状态,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充分掌握交通运输宏观信息,如整体运行状况、结构特征等,而道路运营管理部门作为引导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发展主力军,所面临的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多,需要对交通全线路产、路权进行维护,对其设备进行管理,将准确运行状态及相关信息进行报送、阻断。传统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目前交通运输工程已经逐渐开始应用信息化技术。发展智慧信息化公路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质量与效率,让其能够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其危害扩大,影响社会大众出行安全。如今我国交通运输压力日益增加,智慧信息化公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公路正常运行,为社会大众出行提供保障。除此以外,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公路运行要求,还可以帮助交通运输工程企业控制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其基本数据进行有效管理,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一定地位,在保障其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影响力。

3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

3.1交通运输压力纾解中应用

将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运输压力的纾解过程中运用,能大大缓解交通运输的压力,从整体上提升交通运输管理的质量水平。现代化的技术应用下,通过电子化信息的方式能够为交通运输管理提供诸多的便利,交通运输中会遇到运力过剩的问题,如果对这一常见的问题不能有效的缓解以及处理,这对交通的运输力会产生影响。通过将智能化系统加以科学运用下,能够结合交通运输状况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来监督管理,发现交通运输中发生的拥堵和事故问题,针对性进行处理,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判断的依据,管理人员结合系统收集的相关数据分析具体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规划运输管理的方案,从而能最大程度减少交通拥堵的问题,保障车辆运输的正常性,也能为后续的交通运输管理活动顺利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3.2电子不停车收费中的应用(ETC)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实施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已经纷纷开展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所谓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主要就是通过强大信息技术作用,针对出行车辆实施收费的先进系统。目前来看,大到公路、隧道以及桥梁等多个出口,小到每一个商场等的进出口,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已经普遍存在。通过较长时间应用可以看出,因为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应用,一方面能够缓解传统收费人员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能够在出行居民不需要停下车辆缴费的基础上,节省广大群众的时间,从根本上避免之前收费口大量聚集车辆的现象。

3.3交通事故现场还原中的应用

之前我国交通安全问题出现时,遇事车主自行拨打交警电话,而交警借助网络在发现道路交通事故以后,能够组织人员及时深入现场实施调查,找出安全问题出现的根源。因为全过程主要依靠自我主观判断,经过人工式勘察方式下,存在主观性的判断缺陷,最终对事故双方责任认定精确性以及合理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到事故发生前后所有的图片以及视频等信息,将事故发生现场进行针对性还原,将所有信息呈现在交警面前,在接下来交警处理事故过程中,在极高处理效率的基础上,也能够防止主观判断失误问题的出现。

3.4轨道交通的应用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交通运输的压力较大,为了缓解出行的压力,保证工作人员的日常通勤秩序,进行了大量的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交通的建设,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首先,对于轨道的设计,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来完成。在设置轨道交通路线的过程中,需要模拟通行的过程,通过专业的技术软件与数据输入实现分析,得出观测结果。实践中对于设计的全方位模拟,可以通过CAD技术完成。而CAD技术的应用,必须通过信息技术来完成;其次,轨道交通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对通信予以保障。在人们通行的过程中,如果无法保障通信,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人们的生活也是十分不便的。因此,即使是地下的地铁轨道建设,也要保障通信;最后,轨道交通运输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信息技术来实现与车辆运行的管理。由此,在实践中我们需分析与升级改造信息技术,才能保障工程的建设质量。

结语

简而言之,经过较长时间观察可以看出,因为信息技术的出现,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将其运用到交通运输工程中,有效缓解交通堵塞问题的基础上,更能够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为了能够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就必须要求行业人员站在现实发展现状下,确保交通运输过程更具稳定性的基础上,也能够切实维护好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孟一方.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J].湖南农机,2019,39(7):255-256.

[2]刘洪斌.浅谈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管理的影响[J].民营科技,2017(6):100.

[2]王翔宇.论述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1-3.

[3]王瑛楠.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9(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