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语文课堂中学习资源的利用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乡村小学语文课堂中学习资源的利用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蒋翠

全州县永岁双桥中心小学

摘要:本文以乡村小学语文课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学习资源的利用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通过分析乡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有效的学习资源利用策略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结果表明,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资源;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乡村小学由于条件限制,学习资源相对匮乏,这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和语文素养提升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将探讨乡村小学语文课堂中学习资源的利用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乡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学习资源匮乏

1.教材和教辅资源有限

在乡村小学,由于经济条件和教育投入的不足,教材和教辅资源往往相对有限。这不仅体现在教材的版本和数量上,还体现在辅助教学材料的缺乏上。教材更新速度慢,内容可能与现实生活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教辅材料不足,如参考书、练习册等,使得学生缺乏足够的练习机会,影响学习效果的提高。

2.网络和信息技术资源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资源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乡村小学往往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网络和信息技术资源严重不足。这使得学生和教师无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教学,限制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二)学生学习习惯不良

1.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在乡村小学,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这体现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依赖教师的指导和讲解,缺乏主动思考和提问的习惯。在课外,学生缺乏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往往需要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作业,这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学习成长。

2.学习态度不端正

乡村小学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这可能与家庭背景、教育资源、教师引导等因素有关。一些学生可能认为学习无足轻重,对于未来的规划和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在学习过程中,这些学生可能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课堂活动和练习缺乏兴趣,甚至出现逃课、迟到等不良行为。

二、乡村小学语文课堂中学习资源的利用的利用策略

(一)优化教材和教辅资源的利用

1.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在乡村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充分理解和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案例讨论等方式,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2.合理使用教辅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教辅资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在乡村小学,教师应合理使用教辅资源,如练习册、阅读材料、课外读物等,丰富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辅资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练习任务。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运用教辅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二)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资源

1.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信息,可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了解更多的知识。在乡村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信息。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背景、历史背景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

2.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互动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在乡村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互动等,提高教学互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三、乡村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例如,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增强学习的吸引力。

此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例如,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学习到相关的语文知识。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在乡村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要以亲切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

此外,教师要注重鼓励和表扬学生,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乡村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意思?”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例如,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最后撰写一篇短文。这样的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在乡村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活动。通过相互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和协作。例如,在小组讨论时,学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和探讨。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乡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学习资源的利用策略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创新,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书梅.乡村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A]中小学语文素养建设与学科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一)[C].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素养教育成长计划,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2023:5.

[2]周凤媛.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J].第二课堂(D),2023,(05):32-33.

[3]何艳双.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3,(17):19-23.

[4]邱文婷.乡村小学语文课堂语言文字积累的困境及方法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3):89-90.

课题:全州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教师个人课题《乡村小学低段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与课堂干预研究》(课题编号2023G-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