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配电网台账数据质量信息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探讨配电网台账数据质量信息化管理

任永辉,金彦旭,孔奉波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配电网台账数据质量信息化管理。通过对配电网台账数据质量的现状分析,发现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存在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不足的问题,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是影响配电网运行和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方案,以提高配电网台账数据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配电网台账数据;质量;信息化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配电网建设与运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中,台账数据的质量和管理至关重要。配电网台账涉及的信息包括设备基础信息、运行状态、检修计划、能耗数据等,是决策者进行资源配置、设备维护、能源优化等重要决策的基础。然而,当前配电网台账数据的质量和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配电网的运营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因此,如何提高配电网台账数据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配电网台账数据质量问题

1.1数据不完整或不准确

    由于各种原因,如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可能导致配电网台账中某些数据的缺失或错误。这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决策和不良后果。

1.2重复记录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个设备在同一时刻被检测到的情况,比如同一条线路上的两个变压器同时发生故障。如果这些数据没有被正确地识别并消除掉,就会造成重复计量的现象,从而产生错误的结果。

1.3不一致性

    不同地区的配电网结构、设备和参数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台账中的数据也可能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性可能会对分析和预测产生影响。

1.4缺乏实时监测

    在配电网中,许多关键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然而,目前大多数的台账数据都是基于历史记录或人工输入的数据生成的,没有实现实时的监测和更新功能。这使得台账数据不能及时反映设备的真实状态,从而影响了决策的准确度。

2.配电网台账数据信息化管理的意义与现状

    配电网台账数据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在于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对电力设备、线路和用户信息的全面掌握和分析。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故障,减少停电事件的发生,提高供电可靠性。

    目前,配电网台账数据信息化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许多地区开始采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来记录和管理配电网相关信息,包括设备状态、故障记录、维修计划等。这些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和共享,提高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可视化程度;同时,也方便了管理人员对配电网络的监控和维护工作。然而,由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管理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3.配电网台账数据信息化管理的实施策略

3.1数据采集与处理

    通过建立数据采集平台,实现对配电网台账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定期收集。建立一个集中化的数据采集平台,用于接收来自各个监测点的实时数据。该平台可以通过网络连接或传感器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并能够将数据传输到后端的数据中心。同时,通过自动化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标准化,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记录。因此,在进行数据清洗时,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和过滤,去除无效或重复的数据,以及纠正错误的字段值。可以使用数据清理工具或编程语言中的正则表达式等方法来实现数据清洗。将不同来源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库。这包括将来自不同设备和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合并,消除冗余信息,并将相关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在一起。为了使数据易于分析和应用,需要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这意味着统一数据格式、单位和参考系,使得不同的应用程序和用户都可以使用相同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可以采用统一的数据规范或标准库来指导操作。

3.2数据分析与挖掘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配电网台账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使用图形化工具或仪表板等方式,将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于用户快速理解和分析。例如,可以使用柱状图、折线图等图表来显示不同时间段内的用电量变化情况。通过对配电网台账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异常现象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这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来实现对数据的预测和分类,从而帮助电力公司优化运营和管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化的风险评估系统,实时监测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通过分析用户的用电行为和偏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建议方案;同时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电力的供应方式和价格策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3.3能查询与展示

    通过建立智能查询系统,实现配电网台账数据的快速查询和可视化展示,方便决策者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将配电网台账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或NoSQL数据库,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类型。为用户提供一种标准的SQL查询语言,用于检索特定的数据和统计信息。使用可视化工具将查询结果以图表、地图等方式进行呈现,以便于理解和分析。可以考虑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地图展现电力设备的分布情况、故障排查路径等信息。支持对配电网台账数据的多维度分析和比较,例如不同时间段内的用电量变化趋势、负荷密度分布等。可以通过算法优化,提供更精确的分析结果。允许用户自定义查询条件和字段,以满足特定业务场景的需求。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用电习惯、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个性化推荐。

3.4用户权限管理与安全

    建立用户权限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建立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和操作配电网台账数据,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对敏感信息进行篡改或破坏。通过设置不同的用户角色和权限,可以控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范围和使用方式,从而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建立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建立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可以帮助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快速恢复重要数据,避免因数据丢失而造成的影响。这可以通过定期备份、异地备份等方式实现,并确保备份的数据能够及时还原到原始状态以应对突发事件。同时,还需要制定严格的数据备份策略和程序,以确保备份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5持续改进

    建立数据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配电网台账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不断优化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数据的质量和管理水平。首先,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标准,明确各个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其次,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还需要定期开展数据质量检查工作,对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自动化工具和技术,如数据清洗、预处理等,以提高数据收集和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建立健全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和业务运行。最后,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管理和监控体系,包括数据存储、传输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措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结束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台账数据质量信息化管理在提高数据质量和管理的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相信未来配电网台账数据质量信息化管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同时,需要注意到信息化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数据安全、用户隐私等。因此,需要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制度建设,以实现配电网台账数据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勇,于晓翠,江雪玲.基于配电网台账数据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2):84.

[2]林钰杰,吴丽贤.基于配电网台账数据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分析[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08):136-139.

[3]杜雪.配电网台账数据质量信息化管理的研究[J].贵州电力技术,2015,18(1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