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深度阅读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深度阅读的实践

陈艳婷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城郊小学  广东省  江门市  529100

摘要:2014年,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开发中心开展“深度学习”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意识到:“读”的原意是指从可视资料中获得信息,是一个理解,理解,吸收,欣赏,评价,探究的思维过程。所谓“深读”,就是指导教师“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教材。所谓“多视点”,就是从编者的编辑、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三个方面来阐释。深层的意思是通过表层去分析,揭示出深层的内容,这和浅层解读是相反的。只有深入地研读教材,教师才能将知识体系、知识内涵、知识延伸、知识难易等内在于心中,才能为课堂教学作好充分的准备。在小学数学中,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深入地阅读数学教科书,只有深入地阅读教材,才能把正确的内容传达给学生。文章通过对小学数学教科书进行深度阅读的实践,希望能为今后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深度阅读

引言:深度阅读教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深度阅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对教材的一种深刻的理解,只有掌握了教材中所传达的信息,才能把有关的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许多老师都认识到了“深度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由于使用的方式不合适,导致了无从下手,甚至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教科书的深度阅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一、读清不同年级教材之间的联系

在深入阅读小学数学教科书时,教师要注重了解本册教材的知识,同时也要了解与本册教材有关的其它年级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这就必须明确地引导教材编写的原理与体系,以便在传授知识时,了解所学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了解本册的知识点是否在其它课本中有所体现,从何处入手,又是怎样发展,从而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今后将会面对怎样的课程,在授课时才能有的放矢,不降低要求,也不提高标准.

例如,小学课本中的“条形统计图”,都出现在多个年级中,二年级下册到四年级上册都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如果老师们能认真地阅读,弄明白每一个阶段的“条形统计图”的有关内容与要求,就能对学生目前的基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都学到了什么,有哪些知识可以留在今后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从而让教师了解目前的情况,更有针对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率。所以,老师在进行深度阅读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大纲来,也要把编者的意图完全领会,这一点的前提是要把各年级的课本都读一遍,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读懂知识点的内在含义

在编写教科书时,编者会将小学生的年龄、经验等因素都考虑进去,一般来说,教科书中的知识都是较为直观、简单的,而一些需要高度概括和深刻理解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却很少出现。这样简洁的叙述,会产生一些需要深刻理解的问题,如概念、特征、定理等,就不能在教材中清楚地表述出来.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无法对教材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而作为老师,要根据有关的问题与知识,在对教材的深入阅读的基础上,仔细地查阅有关的资料,从教科书的简单的叙述中挖掘出所包含的知识内涵.只有对教材中列出的知识点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在面对学生的提问时,才能以最高效、最科学的方式去解答。尤其是小学生虽然可以迅速地记忆课本中的部分概念,但在判断、运算和推理等应用方面却存在着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无法将课本上的知识点完全理解,此时就需要老师的帮助了。

例如,在上三年级数学“面积”时,课本上对面积的定义都是这么说的,它的表面积就是面积,这种表达方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它的表达方式比较直接。然而,当学生们学到了面积和周长的有关知识时,就会出现一些概念上的混乱:“表面积究竟是指面积,还是周长?”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参考大量的信息,找到最精确的面积与周长之间的概念差异,这样在给学生解释时,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了.

三、读会对教材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教材作为最基础的教学材料,是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专家批准的,现在看起来,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所以,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是盲目相信教材,只是单纯地根据教材的内容来安排教学。因为没有深入地阅读教材,所以看不出教材中存在的小问题,这些问题并非是主观原因,而是编排上的问题。如果在课前老师没有注意到,在课堂上才发现,就会严重扰乱教学计划,影响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什么都找不到,还把某些错误也教给学生,等学生在形成印象后,想要改正就比较困难了。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的课本中,有“容积”这个概念,但是学生们从来没有学过体积,没有体积的知识,就无法有效地学习容量,这样的话,显然是教材的设计有问题。如果老师在上课前认真备课,仔细地阅读教材,就会知道教材中的错误,从而在教学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提前把有关体积的知识补上,或者等学生已经掌握了体积的知识,然后再进行本课的学习。

结束语

通过分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设计出一种容易被人接受的学习方法,采取最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深入地学习。深入地阅读教科书,是需要毅力与定力的,只要坚持下来,就会得到满满的回报,因为经过深度剖析而设计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的,是学习者的喜乐,是高效的。 深度阅读不仅仅是将课本通读几遍,更是一种深入的理解,它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必须要有恒心。唯有深入理解,并与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相联系,才能有针对性地将教材中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补短板,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姚奇.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深度阅读的实践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1):52-53.

[2]夏井川,罗雪莲.做好深度解读,实现有效创编(上)———小学数学教材例题创编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7(1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