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分析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分析与探讨

王玉龙

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 276700

一、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向来有着“礼仪之邦”的美誉。从荀子的“国无礼而不宁”到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从西周的“国之大柄”到现代的“五讲四美”;文明礼仪一直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核心。“程门立雪”“倒履相迎”“三顾茅庐”“虚席以待”的成语和典故,更是众口皆碑,广泛流传。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有责任继承和发扬 “礼仪之邦”的良好传统。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是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阵地,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手段之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礼仪教育研究现状

我国礼仪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更是走在前面,孔子教育学生要“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等,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学生礼仪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发展下,礼仪教育也被看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多的学校纳入了课程体系中。

2.国外礼仪教育研究现状

从国外同一研究领域来看,普遍注重对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西方国家文化对礼仪的理解侧重于礼貌、风度等方面。比如,西方社会倡导的“绅士”、“淑女”等方面的文明礼仪教育我们的邻居日本则开设道德模范课,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以书本形式对学生授课,教学内容包括各方面的基本礼节和道德规范。学校还设有文明礼仪教育督导室,模拟生活场景,进行仪表礼节演示教育。国外的这些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

目前而言,在校的学生大多数比较溺爱,大多数家长狠抓孩子学习成绩,让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特长培训,文明礼仪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修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生的功败荣辱。加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文明行为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从细节抓起。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只有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2.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015年2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多样化,使得国与国之间强调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因此人类文明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更高层次的提升,社会对人的素质也有了新的要求。文明礼仪作为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二、研究主要分析

)研究内容

1.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内容及要求的研究。

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努力体现“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特征,从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出发,确立低中高各年级段的教育重点,并形成序列,使学生能更好地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行为准则,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2.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评价方法的研究。

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我们通过家校合作,对学生的种种行为表现进行全面、恰当、公正的评价,调动学生自觉规范行为、培养文明礼仪习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主要概念

主要有三个:文明礼仪、实践研究、养成教育。

1.文明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2.实践研究:是指本课题研究针对研究范围内的学生现状,将文明礼仪要遵守的一些基本行为准则和日常规范要求全面落实在各个阶段的序列之中,突出教育重点,加强行为训练,落实检查评估,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3.养成教育:是指对青少年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平时要遵守的一些行为约法及一些有关的礼仪常规所进行的教育。

)研究目标

1.通过系列的文明礼仪教育整体提升学校师生文明礼仪素养,创设学校文明儒雅的人文环境。

2.建立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探索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方法并加以推广应用。

3.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促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文明礼仪常识,提高礼仪素养,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人。

三、思路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实施之前和完成一个阶段的研究后,组织对研究对象的问卷测试,借此调查了解学生文明礼仪的状况及研究的推进达成情况。

2.个案研究法:从研究对象中选择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典型标本(学生)建立个体全程发展规律档案,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3.行动研究法: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明礼仪,边总结,对学生的行为施加影响。

四、创新之处

此次研究是以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法为主进行的课题研究,根据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实地调查研究中制定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内容、评价方法以及实施途径。在课题研究之后,努力寻求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