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探究 

洪雅雅

 晋江市第十实验小学

摘要:核心素养为教师构建高效说理数学课堂提供理论基础,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深入分析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挖掘数学知识核心素养元素,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分析、思考、推理性学习,在组织学生利用数学语言进行数学学习过程进行表述,有助于培养学生说理能力,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说理能力;小学数学

引言:说理是引导学生利用严谨的数学语言,把学习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表达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科学、合理、严谨地进行描述,以培养学生说理能力。说理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师将数学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要参与者,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说理的机会,以促进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实质、关系、规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一、以计算为基点,引导学生说出算理

计算能力是新课标重要核心内涵,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具备良好的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深入数学知识的本质,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促进学生正确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学习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通过分析新课标内涵可知,只注重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要在学生具备良好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引导学生由果溯源,说清算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推理算法和计算技巧,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说理能力。说理能力的养成与算理和算法有直接关系,在数学计算中算理是算法的解释和说明,算法是对算理进行整体性概括,算理与算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教师要在数学课程教学中,适当地培养学生利用算理和算法解决数学问题,进而培养学生说理能力[1]

例如,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教学内容为例,本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会计算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教师以教学文本中的例题+为例,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思考,并组织各小组说理。小组A说理:我组利用通分的方法直接进行计算,+=+=。小组B说理:我组采用的图像分割法,先将圆平均分割成2份,每一份表示,再将圆平均分割成2份,每一份表示,因此一个圆被平均分割成4份,所以+=。小组C说理:我组采用分数转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0.5,=0.25,0.5+0.25=0.75,0.75=,经过月份处理=。在学生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说理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同直接相加呢,在组织各小组进行探究,让学生明白由于异分母分数有单位因子不同,所以异分母分数必须进行通报分之后才能进行相加计算。

二、开展几何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推理

几何图形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教学方式,具备良好的逻辑推理可以使学生养成一定的抽象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实质进行探索和分析,有益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规律,以强化学生数学知识基础,提高学生数学技能,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思考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学习精神,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思维性学习。在引导学生将思考过程进行表说,起到培养学生说理的作用[2]

例如,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教学内容为例,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求解。教师在本课程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等底等高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四个图形,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之后再引导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关系,在学生探究完毕后进行说理。学生A:利用类比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得出S平行四边形=ah。通过观察图形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关系,可知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在等底等高的条件,将长方形进行图形转换,发现能够与平行四边形重合,因此得出S长方形=S平行四边形。同理,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分割,能够得到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和梯形,进而得出S平行四边形=2S三角形=2S梯形。因此,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几何图形知识,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推理和说理。

三、组织数学实验,引导学生做中说理

教师培养学生说理能力时,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进行推导,并将推导的过程进行科学化描述,从而探究数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数据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疑问精神和分析精神,让学生在疑问中做,在做中进行推导,在推导中得出结论,在将结论进行表述,以实现培养学生说理的教学目标。

例如,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给出学生V圆柱=3V圆锥结论,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实验探究,在组织学生进行说理。如小组A说理:在空心圆锥中注满水,将空心圆锥的中水注入空心圆柱中,操作过程在第三次时空心圆柱注满水,进而得出V

圆柱=3V圆锥结论。小组B说理:我组认为小组A的实验数据探究不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我组利用刻度烧杯分别测量空心圆柱和圆锥中水的容积,发展圆柱水融合是圆锥水容积的3倍,进而得出V圆柱=3V圆锥结论,并且我组的实验方法具有普遍性。在数学实验中学生进行实操、数据记录和分析、实验总结,形成一套简单的数学知识探究方案和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教师在引导学生将实验过程进行叙述,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说理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学生说理能力过程中,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落脚点,将数学知识和学生学情进行深入融合,设计和实施数学计算课堂、几何推理课堂、数学实验课堂,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探索、分析、推理,在组织学生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严谨性表述,以达到培养学生能说理且会说理的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端丽.学之有道言之有理——数学说理教学例谈[J].小学教学设计,2022,(11):30-32.

[2]陈希文.核心素养培育下小学数学说理课堂刍议[J].新校园,2024,(0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