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验收与问题整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验收与问题整改

作者:寇广兰

单位:陕西安康海天昇光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安康

邮编:725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验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和标准。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出现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整改,将会对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验收与问题整改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验收;问题整改

1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原则与标准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原则主要包括全面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合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质量验收应该对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不遗漏任何质量问题。公正性原则是指质量验收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建筑工程,不偏袒任何一方。客观性原则是指质量验收应该客观地评价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合法性原则是指质量验收应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确保验收程序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与方法

2.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步骤

首先是工程前验收,这是工程开始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对施工图纸、材料、设备的审查确认,以及施工方案的制定。分部验收是在工程各个分部工程完成后进行的验收,例如结构、给排水、电气等分部工程。最后是竣工验收,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验收,包括结构安全、装饰装修、设备设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程序步骤的严格执行,有助于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全面把控。

2.2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常用方法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常用方法包括视察、抽查、检测等多种手段。视察是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工艺操作、材料使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情况。抽查是在施工现场随机选取一定比例的工程部位或材料进行检查,以验证其质量符合要求。检测则是通过各种专业仪器和设备进行工程质量的技术性检测,例如超声波探伤、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等。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3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中的技术手段应用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中的技术手段应用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验收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在验收过程中可以运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高清影像的获取,以便全面掌握工程进展和质量情况。此外,还可以采用激光测量技术、红外线热成像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工程质量进行精准检测和评估。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提升了验收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也为质量问题的发现和整改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

3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中常见的问题和风险

3.1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再适当增加此标题下的内容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强度不足是常见的质量问题。混凝土强度不足可能导致建筑物承受力下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可能有:原材料质量问题: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配合比不正确,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施工工艺问题: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或过长,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振捣不充分等施工工艺问题,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

钢筋焊接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施工环节,焊接质量问题可能导致钢筋连接不牢固,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常见的钢筋焊接质量问题有:焊接工艺问题:焊接电流、电压不适宜,焊接速度过快或过慢等焊接工艺问题,都可能导致焊接质量问题。焊接材料问题:焊接材料不合格,如焊条、焊丝等质量不达标,会影响焊接质量。

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建筑物外观受损,影响使用功能,甚至威胁使用者安全。裂缝的产生原因可能有:材料问题:混凝土、砖、木材等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设计问题:结构设计不合理,如构件受力不均匀、混凝土梁板配筋不足等,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施工质量问题:如混凝土浇筑不均匀、养护条件不当等,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3.2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首先,验收标准不清晰会导致验收结果不准确,可能出现漏检和虚检的情况,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其次,验收程序不规范会使得验收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容易出现流于形式、不合理放行等问题。再者,验收记录不完整将会给质量问题的整改和责任追究带来困难,甚至会引发纠纷和法律诉讼。针对这些风险,建筑工程质量验收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首先,建立健全的验收标准体系,明确每个验收项目的具体要求,确保验收标准科学合理。其次,规范验收程序,明确验收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和程序步骤,加强对验收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再者,完善验收记录,将每次验收的内容、结果和结论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以便后续的质量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

4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整改与管理

4.1发现质量问题的渠道和方法

质量问题的发现渠道和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施工现场巡检、定期抽查、质量验收、监理部门检查等方式实现。其中,施工现场巡检是最直接、最常见的方式之一,通过定期巡查,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保障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此外,定期抽查也是一种有效的发现质量问题的方法,可以随机抽取工程的部分区域进行检查,从而全面了解工程质量的整体情况。质量验收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发现质量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和方法,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保障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4.2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整改的程序和要点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整改包括以下程序:首先是问题的确认和定位,通过各种发现质量问题的渠道和方法,对问题进行确认和定位,明确问题的性质和范围;其次是整改方案的制定,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和措施,明确整改的责任部门和人员,确保整改工作有序进行;然后是整改措施的实施,按照整改方案的要求,有序开展整改工作,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是整改效果的评估,对整改后的工程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整改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整改的过程中,有几个要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整改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整改方案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要求,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二是整改措施的及时性和全面性,整改工作必须及时启动和全面实施,确保整改工作的及时性和全面性;三是整改效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整改后的工程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整改效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标准和体系

在建筑工程中,质量管理的相关标准主要包括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和国内相关标准,通过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可以保障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此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也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全面把握工程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包括质量目标的确定、质量组织机构的建立、质量管理程序的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责任的明确和质量管理绩效的评估等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全面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验收,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进行整改,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在验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应立即进行整改,并重新组织验收,直至达到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高强.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 (05): 234-236.

[2]辛亮. 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问题探讨[J]. 科技风, 2018, (10):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