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纺织品的发展与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生态纺织品的发展与研究进展

刘志涛

烟台市标准计量检验检测中心 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生态纺织品是指纤维从种植、养殖、生产到产品加工的全过程都要符合生态性,保证纺织品可回收处置与可自然降解,废物处理时释放的物质对环境无害。狭义的生态纺织品指采用对周围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料制成的对人体健康无害或达到某个国际性生态纺织品标准的产品。本文主要分析生态纺织品的发展与研究进展

关键词绿色环保;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研究进展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飞速发展,生态纺织品代表着纺织行业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既兼顾了人们对美感和舒适性的追求,又融合了健康,符合可持续发展。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进步使绿色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纺织品的出现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极大地推动了纺织行业的经济发展。

1、生态纺织品的定义

生态纺织品是指在整个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的纺织品。与传统纺织品相比,生态纺织品注重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包括原材料的选择、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以及产品的使用和废弃处理等各个环节。生态纺织品的生产应当尽量减少化学品的使用,采用环保的染色和整理工艺,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同时注重提高废弃纺织品的循环再生利用率。生态纺织品的生产还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考虑资源的持续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这包括在原材料选择上尽量采用可再生或可回收的天然纤维,推动生产过程中的水和能源节约,以及鼓励对废弃纺织品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此外,生态纺织品的生产还需要符合一定的健康标准,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无害,确保产品的品质和舒适度。综合来看,生态纺织品的定义不仅包括对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也关乎对消费者健康和舒适的关照,是环保、可持续和健康的理念在纺织品行业的切实体现。

2、生态纺织品的特点

环保性:生态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这意味着在种植、采摘、加工和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化学品使用量,减少废水和废气排放,并且推动循环再生利用,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可持续性:生态纺织品关注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循环再生。在原材料选择上,倡导采用天然纤维或者可持续发展的人造纤维,避免破坏性的资源开采,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同时,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注重能源节约和废弃物再利用,致力于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

健康性:生态纺织品应符合人体健康安全标准。这意味着纺织品在染色和整理过程中不含有害物质,如致癌物质、重金属等,能够确保纺织品对人体无害,符合国家和国际相关的健康标准。

3、生态纺织品的研究进展

3.1原材料创新

近年来,研究人员和相关机构在原材料创新方面进行了许多努力和探索,为生态纺织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针对纺织行业对于纤维功能与环保性能需求日益提高的现状,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求具有良好品质并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原材料。有机棉、亚麻、竹纤维等天然纤维资源备受关注,它们不仅在环保性能上具备优势,而且在舒适性和透气性方面也表现出色。同时,针对石油化学纤维的探索和改良也日益增多,例如聚乳酸、再生聚酯等生物基或循环再生的人造纤维材料逐渐成为原材料创新的热点之一。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推动,生态纺织品原材料开发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展。纳米纤维、空心纤维、功能性纤维等新型材料的应用正在崭露头角,为纺织品的性能和品质带来全新的可能性;同时,利用植物纤维的深度加工和改性技术,提高其强度、耐磨性等性能,为生态纺织品的生产提供更多选择。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原材料创新也需要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生再利用。废弃纺织品的回收再生、再生纤维的利用、以及生物基原材料的生产与利用等,都是原材料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将生态纺织品所需的原材料生产方式逐步转向更加环保、循环和可持续的方向,为整个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3.2绿色工艺技术

绿色工艺技术在生态纺织品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核心目标是实现纺织产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从而推动整个产业向更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提高,绿色工艺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深入探讨。绿色染色技术成为绿色工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统染色工艺中使用的化学染料和助剂会造成大量废水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绿色染色技术则采用天然染料、植物染料等替代品,借助低温、无盐、微波等环保工艺,实现染色过程中化学品的减排和废水的减少,从根本上改善了染色工艺的环保性能。水处理技术在绿色工艺技术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纺织行业是耗水量较大的行业之一,传统染整工艺中庞大的水资源消耗和废水排放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绿色工艺技术致力于通过高效节水技术、水循环利用系统、水处理设备等手段,降低工艺中的水消耗,减少废水排放,实现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采用低排放、低能耗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也是绿色工艺技术的重点之一。例如,采用节能型设备替代传统设备,优化工艺流程,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与噪音污染,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3.3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模式在生态纺织品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核心理念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推动产业向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循环经济模式在纺织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探讨。循环经济模式强调将废弃纺织品纳入再利用和再循环的范畴。通过开展纺织品的回收、再生产和再利用工作,将废弃纺织品转化为具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原材料,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这包括废弃纤维的回收再生产、旧衣服的再加工利用、以及废弃纺织品的能源化利用等各个方面,从而实现纺织品的“循环再生”。循环经济模式倡导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考虑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力求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例如,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原材料,优化纺织品设计和生产流程,打造易于分解或回收再利用的产品,旨在确保产品的可持续性和循环利用性。循环经济模式推动生产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物资循环系统,包括废弃物处理设施、废弃物回收利用设施等,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再生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负荷。循环经济还鼓励企业间建立联合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通过共享资源和设施,多家企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在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协同作业,共同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结束语

生态纺织品的发展与研究进展在当前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对环保、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生态纺织品作为一种符合这些理念的新型纺织品类型,正扮演着推动整个纺织产业向更加环保、绿色和可持续方向发展的重要角色。从原材料创新到绿色工艺技术,再到循环经济模式,生态纺织品的发展与研究进展体现了产学研用各方的不懈努力和合作。通过寻找替代性天然纤维、开发环保染色工艺、推动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等一系列举措,生态纺织品逐渐成为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

参考文献:

[1]徐丽慧,沈勇,王黎明,等.现代功能纺织品研究及开发[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8,32.

[2]范逸峰,汤辉,茅晓红,等.生态纺织品检测问题及对策[J].纺织报告,2021,40.

[3]丁杰,秦鑫,陈佳跃.生态纺织品及其检测技术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