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刺激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粪失禁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磁刺激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粪失禁的疗效观察

王桃丽 宁显坤 邱云芝 何梅

曲靖市中医医院  655000

[摘要]目的:分析磁刺激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粪失禁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以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间共118名粪便失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法将他们分成两组59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磁刺激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粪便失禁的患者采取磁刺激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症状,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磁刺激耳穴压豆粪失禁疗效观察

大便失禁是一种排便功能障碍,是一种无法自主控制排气和排便功能的表现,也就是肛门失禁[1]。大便失禁的症状因人而异,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大便失禁的处理要因其原因而异,例如马尾神经受损所致便失禁,则应以马尾神经功能为先。如果是由于脑部或者脊髓肿瘤导致的肛门失禁,需要进行脑部或者脊髓肿瘤的治疗[2]。若因肛门内括约肌受损而导致的排便失禁,则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进行修补或再造。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加强运动、调整饮食等综合疗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盆底肌肉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等方式来进行大便失禁的治疗;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手段较多,其中一种疗法疗效不佳,因此,多途径联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3]。大便失禁多见于妇女,特别是经产妇,男性与女性的比率为3.86%。这种病并不会对病人的生命造成直接的伤害,但是却会给病人的身心造成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前期研究表明,生物反馈与电刺激相结合能显著改善产后应激性尿失禁,但其在粪失禁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根据粪便失禁病人的特征,选择118名病人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以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间共118名粪便失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法将他们分成两组59名。对照组16名男病人,43名女病人。患者的年龄为29-73岁,患者的年龄为(47.2±12.5)岁。其中观察组的厅男21名,女38名。患者的年龄在27-69之间,平均(44.7±12.3)。两组病人的一般数据没有明显差别(P>0.05),是可以比拟的。

纳入标准:①复发性便秘在1个月以上;②>4周岁;③伴有腹泻和嵌塞等表现。排除:1.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粪尿或组织的异常引起。②多器官病变引起的肛管畸形。③脊髓、大脑和骶神经根引起的轻微的神经病变。④有机体的肛管括约肌机能异常。⑤心理不正常。

1.2方法

对照组通过止泻药进一步减轻大便失禁的症状,采取灌肠、泻药和栓剂能帮助患者清空肠道,减少排便后的渗漏,做肛门括约肌锻炼,让患者进行提肛运动,进一步提升肛门肌肉收缩力。

观察组患者于手术前2小时至手术1周,每天给予耳穴压豆法(左右交替),取穴:神门,心,枕;在直肠下段,用探针找出合适的腧穴,75%乙醇消毒,每天按三次王不留行的耳穴压片,每次按压一分钟,直到局部发热、微胀、微痛为止,不要用力按压。还可以指导病人在肛口处痛得厉害的时候按一下,隔天换另外一只耳朵。从术后第1天起,每天给予磁刺激,1-3天,对骶神经进行磁刺激,将磁刺激器线圈置于骶3神经根,髂后上棘中点以下1-2 cm处。首先用手进行刺激,找出神经反应点。其中,刺激频率为10赫兹,刺激时间10秒,间隔时间2秒,串数100,总脉冲数1000,总时间1200秒。术后4-7天开始行盆底磁疗,使病人能自行坐起;将一个柔软的枕头放在身后,脚踩在踏板标志上,两条腿分开,露出座位上的 V型刺绣,左右移动,寻找最能刺|激的部位。刺激频率10赫兹,刺激3秒,间隔3秒,串数80次,间歇10秒,总脉冲1440次,总计1200秒。

1.3观察指标

显效为患者的失禁症状得到完全改善,有效为患者的症状得到一定缓解,无效为患者的失禁症状完全没有得到改善,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的概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59

45

12

2

57(96.61)

对照组

59

37

10

12

47(79.66)

χ2

8.1044

P

0.0044

3讨论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磁疗方法多是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或是针对脑功能区进行神经和肌肉的刺激[4]。而我科的肛肠盆底研究中心采用了无创、无创、无创的方法来治疗混合痔术后的肛门痛。手术后1-3天,应用磁刺激技术,通过对盆底神经的强脉冲磁场,实现对盆底神经的有效调控;在手术4-7天,应用盆底磁疗疗法,调整肌肉活动,改善微循环,减轻患者的痛苦。中医认为痔病术后痛的发病机制是“血痞阻络,气血不通”,耳穴压豆可通过对相关腧穴或反应点进行压迫,从而达到疏通经络、宁心安神、行气止痛的作用。耳穴压豆疗法是一种无创的无创操作简便的疗法,两者结合可以有效地控制大便失禁的发生,并可通过对骶神经的调节来调整肌肉的活动,从而改善微循环;减轻手术后肛门括约肌痉挛,两者互为补充,术后止痛作用显著

[5]

参考文献

[1] 金旦飞,汤婷婷,徐佩佩. 经颅磁刺激仪联合耳穴压豆对肺癌伴失眠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脑血流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2,35(22):70-72.

[2] 韦甜甜,黄平,马彩琴. 耳穴压豆联合经颅磁刺激对抑郁合并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心理应激影响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89):539-540.

[3] 陈亦乐,王安桥,林培挺,等. 耳穴压豆结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3,7(16):70-73.

[4] 苏嘉鸿. 后矢状入路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对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23,36(7):123-126.

[5] 郭校锡,邓建中,林义办,等.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观察[J]. 结直肠肛门外科,2022,28(2):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