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及术后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及术后效果

胥泽明

四川省司法警官总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腺肌病病患接受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病患,时间纳入段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依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科学分组,参照组执行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纳入30例,实验组执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纳入30例,对两组不同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手术指标观察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的手术出血量记录值、首次排气时间记录值、尿管留置时间记录值、住院时间记录值相对较短,差异对比P<0.05;在生活质量评估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估水平更加优异,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运用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病患术后排气时长、输尿管留置时长,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质。

【关键词】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腺肌病;临床价值

子宫腺肌病作为临床十分多见的妇科病症,一旦发病病患会出现经期延长、月经量过多、痛经、子宫体积变大、不孕等症状[1],对病患的日常生活、家庭、工作等多个方面带来不利影响。临床对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而常规的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尽管手术视野良好,能够将病灶彻底切除,保留子宫颈,但是因手术切口过大,出血量过多,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影响病患的预后效果。为了强化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效果,现对60例病患接受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过程展开如下汇报。

  1. 基础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病患,时间纳入段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依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科学分组,参照组执行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纳入30例,实验组执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纳入30例。其中,在参照组中,年龄纳入段34岁-64岁(49.41±3.26),病程分布段1年-9年(5.42±1.26);在实验组中,年龄纳入段34岁-65岁(49.62±3.33),病程分布段1年-10年(5.63±1.35)。对比两组以上基础资料显示统一性良好(P>0.05)。

1.2方法

参照组执行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麻醉见效后,让病患保持仰卧位姿势,进行常规铺巾消毒,在腹部行一切口,切口长度约为8厘米,探查病患盆腔内部情况,明确病灶的生长部位、形态大小等情况,利用带齿血管钳钳子,将子宫两侧夹住,并向腹腔外牵拉、游离子宫,距离子宫附着点大约3厘米部位,将圆韧带切断;顺着子宫两侧离断膀胱反折腹膜和阔韧带前后叶;将子宫切除,保留子宫颈,止血处理后,进行切口缝合。实验组执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麻醉见效后,在脐孔正中、脐上缘部位,行一切口,切口长度约为1厘米,将Trocar置入其中,建立气腹;明确腹腔各个脏器、韧带、血管等组织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免对其带来损害影响;将子宫动脉切断,进行子宫阔韧带游离操作,结扎子宫峡部,将宫颈保留;旋切子宫体,且将子宫取出,对子宫残端进行缝合、止血操作;密切观察腹腔内是否存在出血点,明确没有出血点后放气,将手术仪器撤出,缝合手术切口。

1.3观察标准

对两组手术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手术指标具体为手术出血量记录值、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记录值、尿管留置时间记录值、住院时间记录值。对两组病患进行术后3个月随访调查,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在治疗前后变化情况,运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WHOQOL-100)[2],以100分作为最高评分标准,以0分作为最低评分标准,评分结果与生活质量存在正比关系。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 23.0版数据软件,手术情况、生活质量评估水平、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标准统一为“均数±标准差”,计算结果检验经过t处理,将P<0.05差异存在作为统计学判定依据。

  1. 结果

2.1对比手术指标差异情况

在手术指标观察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的手术出血量记录值、首次排气时间记录值、尿管留置时间记录值、住院时间记录值相对较短,差异对比P<0.05,如表一所示。

表一:对比手术指标差异情况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首次排气时间(h)

尿管留置时间(d)

住院时间(d)

实验组

30

103.22±6.58

13.25±4.28

2.61±0.42

6.22±1.22

参照组

30

143.25±13.26

23.54±4.33

5.66±0.81

10.43±2.34

t

14.8115

9.2572

18.3091

8.7380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对比生活质量在治疗前后评估差异

在生活质量评估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对比二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估水平显示统一性良好(P>0.05),前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估水平更加优异,差异对比P<0.05,如表二所示。

表二:对比生活质量在治疗前后评估差异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30

72.36±5.66

89.62±5.21

参照组

30

72.41±5.58

83.22±5.13

t

0.0344

4.7942

P

0.9726

0.0000

  1. 讨论

子宫腺肌病作为一种性激素依赖性病症[3],病患子宫出现代偿性增生。对于子宫腺肌病临床治疗,建议运用手术治疗方法,过往常用子宫全切术治疗方式,也就是把宫颈和阴道全部切除,不但会对病患带来较大的创伤影响,还会影响病患的性生活品质,所以此种治疗方式临床应用受限。

在医疗技术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推广应用,也为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其中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尽管能够将病灶有效切除,将子宫颈予以保留,但是术中出血量过多,容易影响病患的术后恢复效果。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的合理运用,其优势作用有以下几点:(1)能够将病灶的生长部位、形态、大小、是否粘连清晰展现出来,以便明确手术切除范围,在腹腔镜引导下,避免对其他脏器组织带来损害,提高手术的精准度;(2)手术出血量比较少,术后疼痛感比较轻,手术创口比较小,能够使病患尽早恢复健康。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手术指标观察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的手术出血量记录值、首次排气时间记录值、尿管留置时间记录值、住院时间记录值相对较短,差异对比P<0.05;在生活质量评估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估水平更加优异,差异对比P<0.05。由此可见,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运用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能够保证治疗效果,并减少术中出血量,使病患的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缩短,改善病患的术后生活品质,术后预后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子宫腺肌病病患接受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清.改良腹腔镜子宫体楔形切除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1):5821-5824.

[2]张馨予.子宫动脉栓塞术与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3):129-131.

[3]张利涛.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1):0206-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