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静电危害及防护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2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静电危害及防护措施探讨

孟凡超 李海军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710065

摘要:在航空电子设备的维护过程中,应注意静电保护,在航空电子产品的维护中,应基于静电电源建立更全面的保护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了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静电的类型和危害,然后探讨了航空电子装备维修中的静电防护措施。

关键词:航空电子设备;设备维修;静电;静电防护

1 前言

在航空航天领域,集成电路和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设备中。这些技术和材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航空电子设备的技术含量,但与此同时,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静电的影响。因此,本文对研究航空电子设备的静电危害及防护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产生静电及其危害

2.1 静电的类型

在对航空电子设备进行保养以及维护的过程中,产生静电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静电充电和静电放电。在静电充电方面,主要是处于积累静电的状态,这一状态下静电产生的危害较小。在静电放电方面,是静电的自电荷释放和传导过程,这一类型会对电子设备产生较大的危害。就数据资料显示,在静电放电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电量中的10%可能会导致航空电子设备失效,剩余的90%会潜伏在电子设备的内部,如果内部外环境对其进行刺激,那么很容易会出现爆炸事故。可以看出,静电对于航空电子设备产生的危害是极大的。

2.2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静电的形成途径

2.2.1 摩擦生成静电

无论是哪个物体本身都是带有电荷的。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如果所处的环境是正常的,那么电荷也会处于平衡的状态,所以不会带电。在对航空电子设备进行维修的过程中,接触和摩擦是无法避免的。比如利用维修工具维修的过程中,会与电子设备进行摩擦接触、人的衣物也可能会与电子设备存在着摩擦,这些就引发了物体内部的电荷呈现出运动的状态,由此破坏了物体本身内部的电荷平衡,从而出现了静电问题。产生静电的方式不仅仅只有摩擦一种方式,设备加油或是擦拭灰尘等都会导致出现静电。

2.2.2 航空电子设备自身积聚静电

对于航空飞行器来说,在与空气产生摩擦后就极容易导致出现静电。如果没有将这些静电较好的释放出来,那么静电就会依附在飞机表面上,利用导体来到达飞机内部电子设备中。静电的产生回答的干扰到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静电由于具备吸附性能,使得会吸附在航空电子设备的表面,从而增加了电子设备的故障风险问题。

2.3 静电的危害

静电的产生和出现会极大的影响到航空电子设备的正常应用。对于航空电子设备维护上,必须对静电防控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就如何对静电进行防护是较为困难的问题。在航空电子设备的日常操作和使用中,静电放电引起的一系列有害影响在早期阶段并不容易被检测到。一般情况下,设备本身造成的一系列危害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逐渐发现的。

由于出现静电而对航空电子设备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从静电本身来说,其吸附能力较强,能够在航空电子设备覆盖一层灰尘,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组件绝缘电阻水平,从而影响到设备整体的使用寿命。其次,在静电放电时,会带来热量,这些热量对于社会正常运行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此外,此外,静电放电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强磁场,对航空电子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在静电放电的整个过程中,元件原有的功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如果在实践中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势必会对飞机绳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严重危害。

3 航空电子设备维系中静电产生的防护措施

3.1 管理层面防护措施

3.1.1 防护体制的完善和优化

通过对我国航空电子设备保护现状的分析,发现现有的航空电子产品维修法规具有一定的混乱和复杂的特点,缺乏符合实际要求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在整个管理维护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和优化符合实际要求的保护管理体系。同时,要确保相关制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执行。例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结合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对航空电子设备的整个操作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以确保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事先获得相关上级的批准,从而确保工作在实践中有序地进行。

3.1.2 加强人员以及材料管理

在航空电子设备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中,做好静电的管理是必要的,加强预防控制静电的能力。在对静电进行预防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实际情况,同时,多角度确保相关管理措施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以人员和物资为抓手,实现有效推进。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航空电子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普遍较高。这对于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技术手段给予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对于维修人员来说,也需要不断累计维护能力,提升自身技术处理和维修的技能。此外,还需要加强材料管理,因为航空电子设备整个运行中使用的大多数材料基本上是金属和聚合物材料的组合。当使用这些材料时,产生静电的可能性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各种维护工具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容易产生静电的工具,以实现对静电产生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3.2 技术层面防护措施

3.2.1 做好防护标记

一些航空电子设备的维修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意识到静电的危害,这可能会在维修过程中造成静电的影响,妨碍正常运行。针对这一问题,工作人员应在适当位置张贴静电保护标志,提醒设备维护人员。应该能够确保根据防护标志的指引,来严格的按照有关操作要求进行操作,最大限度的将摩擦和接触控制在最低水平,从而控制静电的产生。还需要给予关注的是,对于静电的防护标签,应该能够保证这一标签是科学合理的。在设备机架、印刷电路板、金属电路可更换盒等上贴上正确的标签。此外,一些由电源直接供电的电子设备的顶部或背面也可以贴上保护标志,以便工人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设备维护时出现静电问题。

3.2.2 敏感元件拆装防护

航空电子设备中包括了较多的静电敏感元件,在这一元件安装之前需要对其进行预防静电损伤处理,这使得这些静电敏感元件能够承受一定程度下的静电放电伤害。对这些远近进行后期的维护是,需要严格按照有关维护手册的要求和操作标准进行二次静电隔离处理,避免出现二次损伤的问题。比如,在对一些线路可以更换的部件进行维护的过程中,可以将其放在防静电容器中,采取泡沫密封的方式给予其保护。除此之外,在开展设备维护的过程中,维护人员还需要配备全套的防静电服和防静电腕带。基于这样的情况,及时出现了静电,那么利用佩戴的防静电腕带也能够避免静电再放电的过程中接入到地端,较好的避免出现静电。

3.2.3 优化和改善防护设备

在日常维护工作中,除了使用基本的接地方法、隔离方法和中和方法来保护静电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例如,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运动而导致出现的静电问题,可以采取涂抹防静电涂层液的方法,对于维修车间来说,需要将温湿度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避免与空气接触和摩擦而产生静电。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静电防护在航空电子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错误或制度漏洞,势必影响防护工作的实施,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有必要不断改进和优化现有的静电防护措施,为飞行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李翔宇.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静电危害及防护措施探讨[J].科技资讯,2023,21(01):89-92.

[2]蒋成刚.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静电危害及防护措施[J].中国航务周刊,2021,(42):58-59.

[3]金城,楚至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的静电防护措施[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05):55-56.

[4]杨乐.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静电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分析[J].科技风,2020,(0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