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研究

王婉秋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130000

摘要:随着安全评估在交通行业的推广,轨道车辆的风险评估方法也在日趋完善,通过风险评估加测轨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避免出现重大事故,危害公共安全。并且结合车辆的系统特征,从轨道车辆的生命安全周期方面出发,深入探究轨道车辆的风险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轨道车辆;分享评估;预防措施

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对于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大,轨道车辆凭借价格便宜、运送量大成为了大众出行的首选方式,因此,轨道车辆的安全问题关系到旅客的生命安全。随着轨道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规范也越来越规范,除了制造商需要确保车辆质量以外,运营商也需要第三方机构作出准确的风险评判。因此,本文对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进行了深入探究。

一、轨道交通车辆风险评估策略

1、风险评估的方法

面对中国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国外很多企业都预见了中国发展的机遇,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推动独立安全评估项目的发展。虽然市面上过于风险评估的指导手册有很多,但是其中过于轨道车辆风险评估的较少。目前欧盟和美国等铁路发达的国家主要采用的是基于风险的安全管理,这种管理方式采用了风险评估和危险控制的沙漏模型,这种模型对于技术操作方面以及危险控制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确定和分析原因,保证了轨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但是基于轨道车辆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尤其在轨道车辆风险评估的推广阶段,需要对轨道车辆进行“基于风险评估”和“符合性评估”的方法设计轨道车辆的风险评估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既可以满足相关安全标准的要求,还可以考虑到特殊场景下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足够。甚至能够针对车辆的特征,制定专门的风险标准,检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1]

2、风险评估的流程

在轨道车辆的评估过程中,需要对轨道车辆的系统进行细致的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车体、转向架、门、窗、贯通道、网络通信、制动系统、牵引系统、辅助系统、空调系统、通风系统以及重量管理、防火管理、EMC管理、噪音管理等,车辆系统功能庞大,系统及零部件众多,不同的车辆制造工厂的子系统分类或名称略有不同。对于轨道车辆的风险评估,需要从车辆整体框架先入手,检查车辆的结构上是否存在破损、毁坏的情况,然后再检查车辆的子系统,明确车辆的牵引系统、高压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最后将检查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确保安全风险得到良好把控,确保旅客在乘坐过程中的生命安全[2]

二、轨道车辆风险的预防措施

1、修复、验收和复查机制

轨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不能避免因为运行时间过长,出现车辆上的设备和结构出现磨损的情况。面对这种情景,运营商需要设置专门的修复机制,所有的修复方案都应该采取专业机构或者原厂出具的专业方案,并且在方案通过后,继续监督后续的修复工作,设计专门的验收流程,确保修复后的车辆达到安全标准,能够继续使用。针对基于修复机制和验收标准的车辆,还需要设立复查机制,即针对修复后投入使用的轨道车辆进行不定期检查,确保修复后的车辆能够正常运行,这样的方式可以最大的保证修复的效果,确保轨道车辆的运行安全[3]

2、例行外放和跟踪检查

针对整改不彻底影响车辆安全运行的不利因素,需要准对车辆进行严格的例行外放和扣车标准,对于外放车辆进行严格的跟踪检查,确保出现的问题还在可控范围之内,防止出现漏检的现象发生。针对不同的车辆,检查标准也不同。例如,面对出现裂缝的车辆,对于纵向单一或累计长度小于120 mm的裂纹以及靠近枕梁横向焊缝裂纹的单一或累计长度不超过 200 mm的裂纹,可在裂纹两端做好标记,并且持续跟踪检查包括对裂纹进行每天目测检查以及每月一次PT (渗透)探伤,以保证对裂纹延伸情况的实时跟踪[4]

3、新车设计与监造要求

面对轨道车辆在行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源头解决问题,在车辆的制造过程中进行严格监督,可以减少后续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在新车的设计上,需要采用专业人员出具的图纸,确保车辆的实用性,避免出现功能设计过多用不上以及功能过少不够用的情况。其次在车辆制造上,需要确定车体的总体要求、结构布置、材料要求、结构强度要求、车体焊接要求、车体的尺寸及性能指标等。确保车辆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能过投入市场正常使用。最后,驻场人员还需要对车辆的组装、焊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导致后续车辆运行过程中出现重大事故,危害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利影响[5]

结语

轨道交通作为大众出行选择最多的交通方式,轨道车辆的安全问题关系着大众的生命安全。本文针对轨道车辆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评估进行了详细描述,综合考虑评估方法和评估流程,对轨道车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测和防范,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减少了许多车辆系统运营的重大风险,给后续的安全运营提供了支持。并探讨了该方法和策略在轨道交通车辆独立安全评估中的实际应用,希望能给从事轨道交通车辆独立安全评估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丁亚琦.基于安全风险评估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体裂纹管控策略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26(06):184-187.

[2]林晓琳,徐东超,朱游龙等.基于功能安全的轨道车辆网络控制系统设计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2,35(05):23-24+26.

[3]德国轨道车辆信息安全通用架构模型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2,(01):121-125.

[4]孟庆标.轨道车辆储能电池风险分析及健康特性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1.

[5]李葛亮,莫志刚,刘亚妮等.轨道交通车辆系统的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J].机车电传动,2020,(04):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