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银杏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古银杏保护风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江东银杏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古银杏保护风险

研究

龚成朝 黄维金 (通讯作者)杨绍兴   舒相才 李立屯 张文鸿 陈建萍

[1]腾冲市森林资源管理站 云南 腾冲679100

[2] 腾冲市国有林场管理站 云南 腾冲679100

[3]腾冲市林火监测中心 云南 腾冲679100

[4]腾冲市林业草原技术推广站 云南 腾冲6791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江东银杏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壤、地下水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当地古银杏保护带来的风险。研究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江东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壤、地下水分布和古银杏生长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江东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土壤结构、土壤透气状况、地下水的循环及分布,导致土壤结构变化,土壤空气交换、地下水流动受阻,改变地下水自然循环系统,进而对古银杏的生长造成了影响。本研究为江东古银杏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类似地区的古树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土壤结构;土壤空气;地下水;古银杏保护风险

江东社区是著名的银杏村,拥有众多的银杏古树。全村有江云、陈家寨、坝心、四合4个自然村,10个传统村落;有19个村民小组。2023年末总户数992户,总人口4115人,总产值5386.2万元。全村有银杏树40290余株,其中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220株。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取得很好成效,村民靠旅游业实现了增收,生产生活得到改善。然而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土壤、地下水受到影响,对当地的古银杏构成了潜在风险。因此,研究江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壤、地下水的影响及其对古银杏保护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进行,主要对江东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地下水分布和古银杏生长状况进行了深入走访和调查。

2 江东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古银杏情况

2.1 1985年以前的建设情况

通过调查访问,江东社区1985年以前,村庄建设中庭院无任何硬化情况;道路基本没有硬化,道路有部分硬化也只是火山石块没有水泥结构的铺设硬化;村民庭院围墙是没有水泥结构的清水墙,房屋是一层木结构平房,没有洗澡间、没有化粪池,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的材料都是附近就地取材过来的石块、木头和泥土等材料,对土壤空气交换及地下水循环不造成影响,不会大面积引起地表经流,是一幅延续了几百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

2.2 现状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2.1 基础设施基础入土部分把江东社区的地块分割成大小不一的板块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每家每户都建设是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楼房,家家都有周围墙(防火墙),建筑、围墙基础入土一般都在60-90cm,用火山石壤砌2-3层,每层高约30cm。建筑、围墙的基础空隙部分和石块间都用混凝土相连和浇灌,水分不能通过围墙横向相互流通。每家每户从地下到地上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按江东社区992户居民每户有一个庭院和一块园地计算,江东社区村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地下基础将江东社区的地块分成了1984块,再加上公共基础设施学校、卫生所、村公所、公共活动场所及新开的民宿、道路、排水沟等的基础将江东社区村庄自然的分成了2000个以上小板块。

2.2.2 村庄土地硬化严重

通过调查,江东社区村庄范围内所有庭院都用火山石、混凝土等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按平均每户200m2保守计算,村民庭院硬化面积达198400m2,村庄内所有公共道路和入户道路都硬化,硬化面积    193009.8m2(卫星影像勾绘计算);村庄范围内土地硬化面积391409.8m2,村庄总面积(含部分村庄外围绿化面积)931132,硬化率达到42.04%。

2.3古银杏的基本情况,

江东全村有银杏树40290余株,其中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220株,80%的分布在村庄内的房前屋后或村庄内房前屋后的园地内,呈单株分布,后期新种植的多数分布在村庄外围的园地上。银杏村生长不良植株共383株,占银杏总株数的0.96%,4个自然村都有分布,坝心189株,占49.35%;江云125株,占32.64%;陈家寨53株,占13.84%;四合16株,占4.18%;其中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15株,占古树名木株数的6.82%。

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江东社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施工中,对土壤没有保护措施,人为施工活动、机械使用、车辆运输给土壤造成板结;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的材料、包装物碎片及油料等的落入土壤中污染土壤;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没有清运处理,而是掺伴在土壤中,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及成分,土壤养分和成分都发生了改变,建筑垃圾产生的有害物质污染了土壤,对土壤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土壤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群落和生物功能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土壤结构、土壤透气状况及土壤的微生物活动状况。

4 过度硬化阻碍土壤空气交换

过度硬化阻断了大气和土壤中空气交换,土壤处于湿气充足、扩散作用较强的条件下,有机化合物分解的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水、硝酸、硫酸、磷酸等盐类以及钙、镁、钾、铁等化合物,这些可以供给古银杏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在通气不良、扩散作用很弱的土壤中,有机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有各种还原性化合物和有害于植物的气体,如甲烷、硫化氢、氨、醛类以及低价铁和锰,这些产物在不同程度上皆有害于古银杏和土壤生物的正常活动[1]。银杏根系要求有足够的氧气供应,过度硬化导致阻碍土壤空气交换,银杏生长受到抑制或停止。

5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

5.1 过度硬化影响地表径流减少部分地块地下水及微量元素的补充

近年来江东社区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道路、庭院几乎全部得到硬化,硬化面积193009.8m2,硬化率42.04%,虽然方便群众,但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过度硬化改变了雨水的地表径流方式,雨天,硬化的地面不能截留、下渗雨水,地面径流量增大,雨水不能正常下渗到土壤中,让雨水匆匆流走,不能补充到土壤中,减少部分土壤的地下水补充,同时也减少雨水带来微量元素补充到土壤中。

5.2 建筑基础改变地下水循环系统

调查发现,江东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土壤地下水的循环及分布。过去雨水、地下水相互连通,形成自然的水循环系统。然而,随着房屋、围墙、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筑物的基础部分深入土壤中把连片的土壤分割成大小不一的版块,地下水流动受到阻碍,地下水流动方向发生改变,改变了地下水的循环系统。根据土壤下面地质条件的不同,地下水面有的抬升,有的下降,有的形成死水,导致地下水位发生变化。在雨季,过多的雨水无法及时排出,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在干季,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补充,造成土壤干燥。地下水的不正常循环使土壤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也不能随着地下水的循环而流动。另外,生活废水及有害物质不能随地下水的流动而浓度稀释,土壤污染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愈发严重,改变了地下水对轻微污染后的环境自净能力。

6 基础设施建设改对江东古银杏保护的风险

江东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土壤结构;阻碍了土壤空气交换,改变地表径流从而改变部分地下水的补充;改变地下水循环系统及地下水的分布;改变土壤营养及微生物活动;改变了地下水对轻微污染后的环境自净能力;直接影响古银杏生长。土壤结构、土壤空气、水分的异常变化对古银杏的生长产生了显著影响。土壤结构的改变影响土壤通水、透气状况、土壤营养及微生物活动,改变古银杏对营养、水分及微量元素的吸收状况,影响古银杏的生长。高水位会导致根系腐烂,低水位则会使古银杏失水干枯。同时,地下水流动受阻,使得一些必要的微量元素无法随水流到达树木根部,从而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银杏黄化现象增多。另外,生活废水及有害物质不能随地下水的流动而降低浓度,也加重了古银杏生长环境的恶化。

7 风险评估与建议

7.1 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方式,建议江东社区在地面硬化时使用透水砖或其他渗水材料进行,减少雨水地表径流;在基础设施入土部分使用部分透水材料或通水装置使地下水横向流通不受阻碍,即建设海绵村庄,确保其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确保古银杏的生存环境不受影响。

7.2 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应更加注重生态保护,特别是像江东这样的古树群集中的地区,需要充分考虑和评估其对环境,特别是对古银杏树可能产生的影响。

7.3 应加强江东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限制在古银杏树周围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活动。

7.4 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状况,如修建排水系统、灌溉设施、土壤改良等措施减少对古银杏生存影响。

7.5 加强古银杏树的保护宣传工作,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江东社区的监管力度,确保各项保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8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江东银杏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壤结构、土壤空气、地下水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揭示了这种影响对古银杏保护带来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土壤结构,阻碍土壤空气交换、改变地表径流从而改变部分地下水的补充;减少微量元素补充及流动;改变地下水循环系统及地下水的分布。进而对古银杏的生长造成了影响。为了保护古银杏树,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方式,确保其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应更加注重生态保护,特别是像江东这样的古树群集中的地区。在制定政策和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和评估其对环境,特别是对古树可能产生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护好我们的自然遗产。本研究的成果不仅对江东社区的古银杏保护具有指导意义,也对类似地区的古树保护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程云生; 土壤空气研究概况- 《土壤学报》- 196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