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隔震工程监理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建筑隔震工程监理要点分析

赵登禄

新疆卓越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建筑隔震工程是一项致力于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关键工程,而建筑隔震工程监理则是确保该工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环节。在日益频发的地震灾害面前,加强建筑隔震工程监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精心的监理计划和严格的质量监督,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带来的破坏,并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隔震;监理要点

引言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筑隔震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抗震措施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然而,仅仅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还远远不够,建筑隔震工程监理的角色举足轻重。建筑隔震工程监理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隔震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城市的抗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隔震工程监理的作用

隔震结构是通过设置隔震系统来降低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从而保护建筑内部和使用者的安全。监理人员可以对隔震系统的设计、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每个环节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从而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监理人员在监督过程中可以进行技术审核、施工质量检查、材料验收等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确保建筑隔震系统的质量达标。通过监理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降低工程质量风险,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监理过程中,监理人员可以对工程进度进行跟踪和管理,及时发现工期延误或超支等问题,协助项目方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工程造价和时间的不必要浪费,最大程度地保障工程的经济效益。

2隔震结构原理

隔震结构是一种通过设置隔震系统来降低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破坏的工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隔震器在地震作用下发挥减震缓冲作用,将地震能量转化成弹性变形能或摩擦阻尼,从而有效地减少地震引起的水平位移和加速度,保护建筑结构安全。隔震器是一种具有一定刚度和耗能特性的装置,通常设置在建筑底部的基础或立柱与建筑本体之间,可在地震发生时吸收和减少地震作用力,降低其对建筑结构的影响。隔震系统可以增加整个建筑结构的周期,使其频率与地震波谐调,从而实现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减震效果。通过调节隔震系统的刚度、阻尼和质量等参数,可以有效控制结构的振动响应,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在隔震系统中设置适当的耗能元件,如摩擦衬垫、液体阻尼器等,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产生额外的耗能效果,将部分地震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损失,达到减震的目的。

3建筑隔震工程监理要点分析

3.1预防措施与质量监督

为确保建筑隔震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质量可控,应制定全面细致的监理计划。监理计划应涵盖监理的内容、方法和时间节点,以确保监理工作有序进行。监理计划的制订需要基于对工程特点和要求的深入了解,同时考虑监理人员的实际能力和资源限制,确保监理工作高效有效地开展。在实施过程中,监理人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这包括确保材料的正确使用、施工工艺的符合、施工程序的规范等。通过细致的施工现场检查、工艺流程跟踪和样品取样检测等手段,监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建筑隔震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监理人员还需要监督和审核材料的选用和购买过程。从材料的采购、检测到运输储存,都需要监理人员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并具备相应的性能和质量,是保障隔震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一环。

3.2设计审核与验收

对于隔震设计方案,监理人员应当进行细致的审核。这包括对隔震器的选型、隔震系统的布置、刚度、阻尼、质量等参数的合理性与准确性进行评估。通过专业技术评审和实地勘察,监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风险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保障隔震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此外,对隔震系统的设备设施进行验收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监理人员应对隔震器、耗能元件、连梁、配套设备等进行全面核查,确保其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只有设备设施质量合格,隔震工程才能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为建筑及其使用者提供有效的抗震保护。

3.3施工过程管理

在建筑隔震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紧密监督施工进度,以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尽量避免工期延误。通过合理的进度计划制定和实时的进度跟踪,监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进展不及预期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整,保证项目能够按时完工,同时减少工期和成本的风险。同时,施工质量的把控也是施工过程管理中的重点。监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施工现场的工艺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缺陷和问题。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工序验收和工艺评定,监理人员可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障建筑隔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还需要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工作。他们需要确保各项施工措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施工规范,例如安全生产标准、环保政策等。通过定期检查、安全教育、事故预防和应急演练等措施,监理人员可以有效维护工人的安全,保障工地的整体秩序和环境的卫生安全。

3.4监测与反馈

在建筑隔震工程的监理工作中,监测与反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监理人员可以通过安装传感器、监测仪器等设备对隔震结构及其周边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收集和分析结构的振动响应数据。通过监测数据的解读和分析,监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隔震系统的运行状况,评估其抗震性能,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此外,建立健全的事故处理机制和应急预案也是重要的一环。监理人员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参与事故应急演练,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制定详细的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确保施工人员对应急预案有清晰的认识和掌握。只有做好事故应急预案的准备和响应工作,才能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地减轻损失,保障工程和人员的安全。

3.5人员培训与信息管理

在建筑隔震工程监理工作中,人员培训和信息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监理人员需要掌握隔震技术的相关知识,了解隔震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施工要求。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学习,监理人员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技能水平,从而更好地履行监理职责。同时,培训还可以增强监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他们对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监理人员可以实现对工程信息的快速获取、存储和处理。这包括工程图纸、施工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各类资料的数字化管理,以及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进度控制、质量跟踪等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错误和疏漏。此外,人员培训和信息管理还需要紧密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通过培训提升监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工作。

结束语

建筑隔震工程监理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不仅仅关乎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施,更关乎整个城市甚至国家的抗震安全。通过严谨的监理措施、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可以不断提升建筑隔震工程的监理水平,保障其在地震灾害中的有效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赖正聪,潘文,白羽等.基础隔震高层建筑结构减震系数研究[J].振动与冲击,2021,40(22):35-41.

[2]张季超,陈泽宇,张岩等.隔震减震技术在模块化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1,(21):151-152.

[3]王铭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3):39-40.

[4]王帅帅.多层建筑基础隔震分析研究[J].四川建材,2020,46(02):74-75.

[5]马永宏.不规则隔震结构研究进展及展望[J].四川水泥,2020,(01):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