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乌海市乌达区胜利街小学  徐丽丽  016040

摘要:学生想学好一门课,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作业的设计同样不容忽视。优秀的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好地理解,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重要的语文素养。只有深入地对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进行探讨,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语文这门课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六多六少”的问题。要更好地服务于“双减”工作,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精神,就必须启动“辩证思维”,实现“平衡设计”,拿出“协同方案”,提升设计的均衡指数,才能创造语文作业的新样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全营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内容

课程实施与作业设计的效率,理应作为评价课堂改革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双减"以及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必然成为重要的教研课题。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要优化培养目标、调整学科配置、优化课程构成、提升学业质量、加强学段衔接。在这些方面,当下的作业设计和新课标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一是分科设计严重,跨界力度太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视野大多局限于语文学科之内,与艺术、科学、数学、体育的交集较少。二是理性设计盛行,感性化指数偏低。语文教师习惯于用教材中的大概念来设计作业。这样的设计,理性的成分更高一些,而少有追求具象、合身、浅语的感性设计。三是基础性设计比重过大,创美化设计被忽视。很多教师在设计时,习惯于从“双基”的角度来考量。而最能激发学生美感创意力的提升型作业,因在学业测试中出现的概率较低,导致教师设计的动力不足。四是规范严肃的设计多,融入喜乐元素的设计少。小学语文作业面孔严肃的多、循规蹈矩的多,这种比较正统的作业设计较为普遍。稀缺的是喜乐化设计,即用游戏化的方式来设计作业。五是短点的设计多,长线的设计少。一次性、短时间内完成的作业多;长线观察、接力完成的作业少。六是静态的设计多,活动化、思辨型的设计偏少。教师设计的作业偏重于语言积累,往往采用单纯书写的方式,教师应把信息的搜索梳理转化成动态的活动任务,提升其思辨性。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注重优化作业内容

优化作业的基本框架,先确定框架、再分析、整合和甄别有关主题。作业类型主要有:自我演练、自我挑战和自我评价三种。在具体的设计中,教师可依据这三类作业来确定作业的框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优化,可演变为分层作业。趣味与兴趣是小学进行家庭作业活动的主要动机所在,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使他们可以更积极地投身到家庭作业中去。所以我们就需要引领小学生选取一个更符合自身的学习方式,来完成这个课堂作业任务,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小学的语文阅读学习爱好。采用这样的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启蒙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这一环节的教学工作。减负的关键就是减轻其作业负担,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效果,力求让学生能够在课中全部掌握知识点核心,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课下练习情况,教师应该选择内容概括度高,价值高的习题,应该认识到"习题在于精而不在于多"这一原则,降低题海战术频率,帮助学生降低作用负荷。

(二)注重分层设计作业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每堂课讲授的东西都一样,但因为学生有差异,他们的接受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同一堂课学到的东西也会有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根据学校的统一标准,那么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没能掌握好具体的知识点,而使得他们做作业的质量并不理想,加之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复习的任务量逐渐增加,但是慢慢的,学生就会养成一种否定自己的态度,所以就不再有兴趣兴致去学这门功课。因此,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如果不能让学生掌握好相关知识,那么就可能会出现学业成绩下降的情况。因此,作为教师来说,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状况以及知识水平来安排课后工作。各年级学生之间有一些差异,他们的认知能力,处理能力是不同的,在设计作业时应顾及每位学生,达到分层教学的要求。

本文以"三角形的面积"为例,根据知识特点来设计分层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自主权。因此,教师在教学"一幅七巧板"时,可按照学生的年龄和技术水平来选用各种尺寸的方块,然后再按照边长的多少来决定每块七巧板的数量;最后,再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得出结论。通过采用这些方法,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地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意义,并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由安排时间,分层作业自主权在于学生。学生不仅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由选择,还能成功体验,与此同时,给学生留下作业选择,使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老师能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肯定其进步,这就能充分发挥作业价值,进而训练和开发其心智。

(三)注重设计多样作业

不论在哪门学科的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都是教师们必须要秉承的一种教学理念。在“双减”背景下,作业优化设计这一教学理念得到了广泛关注。设计多样化的作业是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在调查类、绘画类和实验类非书面作业中都有大量的作业供学生选择。为能使作业摆脱固有形式的束缚,可设计实验类作业。老师要给学生设置能够让他们亲身经历的场景,这就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印象,实现作业预期效果。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将这些作业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以此来增强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及创新能力。探索和创造,以发现和鉴赏其中的美,在某种程度上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观念。

总之,在“双减”政策全面推行的今天,“减负提质”成了小学作业设计中的首要目标,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作业进行适量、适度、适情地设计,使之真正成为能帮助学生夯实所学知识的媒介,以发挥其价值,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作业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一线小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双减”教育政策强调减负、提质、增效,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甩掉过多学习负担,作业设计要体现开放多样化,生活趣味化,差异精简化,做到作业管理最优化,持续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燕婷、胡靓瑛.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75.

[2]高凤英.落实“双减”政策,优化小学作业设计[J].大世界(下旬),2021(11):73-75.

[3]陈岳婷,陈振华.“双减”政策下小学作业设计的初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3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