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对策分析

陶晶  周俊波 罗映雪 

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重庆 40001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当下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具有环保、节能、高效、快捷等优势,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装配式建筑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传统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但是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项目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才能够保证装配式建筑项目能够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详细阐述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前言: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的建造方式,与传统的建造方式相比,具有节能环保、缩短工期等优势,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但在装配式建筑中,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策略不科学,会导致成本控制效果不佳。因此,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前,相关企业应重视对成本控制的研究与分析,及时发现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 装配式建筑属于项目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企业应在成本控制工作中重视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阶段成本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分析。

一、充分考虑项目设计、施工和生产过程的成本

在项目设计阶段,相关人员应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方案比选,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基础上,选择最优方案,确定工程设计规模。同时,相关人员还应充分考虑在与传统现浇结构相结合的基础上,减少建筑垃圾、噪声、污水和废气的排放,尽可能地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在项目施工阶段,相关人员应对建筑构件进行统一设计和编号管理,提高装配式建筑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应合理利用工厂预制,减少现场湿作业量;应加强工程项目中的分包管理,采用总承包管理模式,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协调与控制。在项目生产阶段,应加强对材料采购、物流运输、现场安装等环节的管控,以控制工程材料成本[1]

二、选择适合项目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很多的施工工艺,而且不同的施工工艺也会给建筑项目带来不一样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建筑项目使用到一些技术比较先进的施工工艺,那么就可以降低建筑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成本增加的问题,但是如果建筑项目使用到一些技术相对落后的施工工艺,就会导致建筑项目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产生一定成本增加,严重影响到了建筑项目在进行施工时的成本控制。所以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之前,应该对使用到一些技术相对落后的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选择适合项目的施工工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装配式建筑在进行施工时,可以对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

三、做好构件的运输、储存和拼装工作

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在构件运输、储存和拼装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在对构件进行运输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道路颠簸等对构件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要保障运输的安全。二是确保构件堆放整齐。在对构件进行堆放时,要合理规划存放位置,尽量将构件放在平坦且不受颠簸影响的地方。三是规范现场拼装工作。在对构件进行拼装时,要选择正确的拼装方法和合适的操作工具,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构件发生变形等问题。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装配式构件需要通过吊装来完成施工。吊装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在对吊装方案进行确定时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影响。首先,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来制定吊装方案,在方案确定之后再对现场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确定最优吊装方案后再进行实施。其次,要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合理安排,提高现场工作效率[2]

四、保证施工过程的标准化和精细化

标准化的施工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施工主要体现在构件的制作、运输、吊装以及吊装后的连接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构件和连接件的尺寸、强度、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同时也要保证预制梁、预制柱等构件与预制构件之间能够有效连接。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也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尽量减少因为不合理的施工工艺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建筑、装修等环节进行分离的建造模式,其与传统建筑相比具有很多优势。目前在国内,装配式建筑已经在部分地区得到了普及应用。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装配式建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尽量避免出现设计错误而导致施工现场无法使用;其次要对现场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尽可能减少人工费用和机械费用等;最后还要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能够意识到成本控制对于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装配式建筑工程与传统建筑相比具有很大差异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

五、重视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要保证生产的精细化。在建筑行业中,装配式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此,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精细化管理,以降低人工成本。其次,要做好生产管理。在装配式建筑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减少成本。信息系统对装配式建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数据信息,提高生产效率。信息系统还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工作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做好施工工作。在设计阶段、生产阶段、运输阶段等各个环节都能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精细化管理。例如在设计阶段中,采用 BIM技术可以缩短工期。BIM技术可以帮助相关人员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还能使其将施工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根据设计模型对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模拟和分析。利用 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劳动力等资源的统筹调配;相关人员在生产阶段中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通过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来指导生产工作;在运输阶段中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运输管理。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装配式建筑项目的顺利完成。

总结: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也随之迅速发展,但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工作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未来,随着国家对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进一步重视,建筑企业应转变思维方式,从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提高自身成本控制意识。对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只有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机制,才能使装配式建筑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参考文献:

[1]王丽霞.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管控研究[J].有色金属设计,2023,50(04):76-79+91.

[2]李连清.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探析[J].居舍,2023,(29):166-16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