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建造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3

低碳建造技术研究

刘心雨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江西  南昌 330000

摘要:当前我国积极倡导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融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以使建筑行业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本文将从低碳建筑技术的基本内涵进行入手,简要阐述我国应用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必要性和所面临的问题,并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原则及方式给出几项建议。

关键词:绿色低碳;建造技术;应用研究

1 低碳建造技术的基本内涵

绿色低碳建筑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项建筑技术,它主要是从组织施工作业、施工作业等方面,采用相应的一些技术形式来降低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和使用。

即在建筑施工中,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降低施工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使生态平衡得到更好的维护,保证人的居住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从实现的过程来理解它的基本内涵,就是要求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必须秉承绿色环保的理念,在建筑中融入生态环保的设计,比如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实施能源供给,建筑整体上可以设计废水回收装置,也可以设计回收利用装置,将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尽可能地利用起来,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其根本目的仍是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建筑技术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要考虑通过降低能源消耗的方式,利用先进技术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1]。

2 低碳建造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2.1 降低能源的使用率

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技术方法,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在建筑过程中应用新型建筑材料是其最明显的特征。例如,在建筑中一般会选用隔热保温材料,以充分保证室内的温度,这样既能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又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在建筑外层应用新型原材料,有效减少楼内热量散失。

2.2 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

绿色低碳建筑建设不仅包括建筑本身,还包括社区建筑、建筑周边生态系统的维护、居住环境舒适安全的安全防护体系。因此,在应用绿色低碳建筑建设技术时,需要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新型能源等模式,以及低碳建筑材料,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方案,进行建筑施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充分遵循“科学恰当的选址设计、合理实用的建筑性能高效实现能源节约、循环再利用资源、减少废气废弃物排放、安全健康的建筑环境”的施工特点。要指导建筑环境影响着使用者的直接体验,采用彩色建筑的设计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采用任意低碳环保的绿色施工方式,运用任何可以利用的因素,使建筑符合当代人对绿色理念的追求,实现对建筑的规划设计、环境建设工作、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利用[2]

2.3 改善气候问题

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可谓是新型的低碳环保技术,可称之为是零碳技术,所以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中,既能满足绿色低碳的居住要求,又能降低污染,达到高效设计和施工的目的。现阶段,人们群众都在关注当地的气候,而要达到节能和减少废料排放,就目前的建筑业来说尤为关键。建设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样的涵义,但在实际的建设项目中,两者所关注的节点并不相同,绿色建筑主要关注的是环境的污染,而低碳建筑主要关注的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在现阶段全球治理气候问题的理念中,将两者结合起来会更加迎合这一理念[3]

3 低碳建造技术应用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国家在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下,在大力推广低碳环保技术的同时,越来越迫切地应用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就目前而言,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手段日趋成熟的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发展态势良好。绿色低碳技术在应用和发展方面的难题,相对于市场化环境严峻的当下依然存在不少,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建筑技术应用上缺乏绿色低碳的创新性。低碳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大多是在没有形成更普及趋势的全国范围内,应用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企业;第二,在绿色低碳简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针对绿色低碳建筑技术优化升级措施不足的现状,普遍存在简单借鉴、直接复制传统方式的现象。第三,现阶段,国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技术应用体系,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体系的建设仍存在不足。并且没有必要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得到保障。所以这也需要国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相应的条例;第四,应用结果与预期效果存在差异的绿色低碳建筑技术。通常按照绿色低碳的要求进行建设和建造的建筑,完工后才会发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绿色低碳效果,环保节能的目的并不能真正高效实现。第五,许多绿色低碳建筑技术仅停留在设计层面,缺乏必要的运行实施条件,涉及投资和收益的内容还不完善,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

4 低碳建造技术应用遵循的原则

4.1 重视环境的整体性和生态环境的最优化

在进行施工建筑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建筑周围环境的整体性,并将设计成果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实践,其次,建筑设计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理念,避免因为建筑的出现影响到建筑周围的环境,或是对周围环境进行破环,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展现出美学效果。

4.2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在建筑施工中真正做到节能减排,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为了更好的践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首先就是要最大化的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利用风能、太阳能等一些清洁能源,然后通过进行相应的设计出最佳的光照效果和新风设计,从而降低建筑对空调及电能的消耗和使用。

4.3 遵循健康舒适的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近些年拓展的新领域,绿色建筑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设计观念要充分彰显出对人的关怀。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要充分彰显出这一设计理念,不仅要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还要彰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活动,促使人们始终处于愉悦心情的环境当中。其次,建筑还要对自然光照和通风进行精心设计,以此为人们提供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

4.4 遵循科学性原则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要充分遵循科学性理念,设计理念不仅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设计标准及要求,同时还要满足企业生产或者居住需要,以此做好建筑基础工作,保证工业建设设计的更加合理。例如在进行选址后,首先在确定好建筑的功能之后,就要对建筑内的消防、环保等内容进行设计,既要保证建筑布局合理,同时还要能够满足环保、消防等需求,进一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5 低碳建筑技术的应用措施

5.1 能源使用率的降低

与传统的建筑技术不同的是,绿色低碳的建筑技术更侧重于新原材的利用,比如通过隔热保温的方式保持室内温度不变,从而节约了节源,还可以在建筑的外层使用这种原材,降低了建筑能量消散的速度,从而节能环保,在建筑行业中广泛使用这些新的低碳建筑材料,不仅方便实用。也体现了广大市民逐渐喜爱的绿色环保理念。

5.2 电能使用量的减少

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电能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众多,使得生产生活压力很大,造成了我国电能的紧缺,主要通过火力发电来产生电能,但是在发电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煤炭资源,这对自然生态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低碳建筑技术需要广泛的开展。

5.3 减少土地面积

中国人口密集度还是很大的,虽然现在有些控制,但是,尤其是那些一线城市,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建设工程用地的范围越来越广,造成的矛盾越来越大,所以我们现在要从控制土体面积上开展绿色低碳建筑技术。

5.4 合理节约水资源

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水资源非常多,节约用水必须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入手,通过技术将建筑用水降到最低,同时也可以对现阶段淡水资源稀缺的废水净化处理技术进行升级处理。

5.5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度的运行,法律是保障。国家在提出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的法律基础-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理念后,应加大立法工作力度。我国在水、电等方面都有节能措施的立法,但目前在碳排放方面的法律基础并不健全。明确碳排放标准,设定严格可行的惩罚措施,使法规在法制建设过程中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这样的立法过程可以借鉴国外案例,为节约立法成本少走弯路。

5.6 促进科技更新

除了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外,国家还应加大对这方面投入的工作,科技创新需要财力的支持。国家可以为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资金支持设立专门的科研基金,并为管理基金的运行组织设立基金管理机构。鼓励中小企业创新,从技术创新孵化的基础上组建专业化绿色低碳建筑产业公司。支持和鼓励现有企业转型,树立企业典型,为企业引资注入、为企业融资提供保障等方面,树立企业绿色改革的典范和榜样。各企业也会为了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纷纷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探索企业生产转型、掌握核心技术、树立创新品牌。

5.7 重视人才培养

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它的支撑基础是人才的创新,人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政府和企业应该把培养人才放在第一位,人才的科研进步不仅会带动了技术的进步,同时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基础,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绿色低碳建筑技术人才,政府可在地方学校设立低碳建筑专业,加大专业人才管理力度,建立本专业社会化考核机制,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施工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升级改造的平台,推动从业人员自我完善。企业方面则是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为实现技术创新提供保障,组织员工进行经常性的专业培训和学习,促进现有员工业务水平的提高。以培养产学研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为企业储备优质技术人才,加强人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人才学以致用,提升科学实践能力。

6 低碳建造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时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发展潜力较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严重紧张和能源紧张的问题。在建筑工程领域,实施我国能源和资源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今后,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将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一是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拆除等整个过程中将逐步融入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改变传统的建造方式;二是逐步摆脱“噱头”式、简单“堆砌”式的应用,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实用性能和集成程度将不断提高;三是将发展绿色建筑技术与“碳排放”、“碳交易”等理念紧密结合,在实现“绿色环保”的同时实现“低碳环保”;四是能与建筑理念相融合的“智能建筑”、“生态建筑”等绿色低碳建筑技术;五是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绿色低碳建筑技术领域,在技术选择上更加注重投资效益比例;六是向技术性能更高的方向发展的绿色建筑技术,即绿色建筑将逐步发展成为高性能的绿色建筑;七是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将紧扣最新技术动态,注重行业特点,以“统分结合、统分为主”的趋势向前推进;八是低碳建筑领域的相关标准将逐步建立,绿色低碳建筑标准体系的修订周期将更短。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绿色低碳节能技术将成为推动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积极相应国家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发展目标,将其是为重要发展目标及方向,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各项技术的应用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努力,加强研究,进一步拓宽建筑行业领域范围,从而推动我国建筑事业能够达到预期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戚建,文哲,柏海. 低碳绿色建造与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技术[J]. 安装,2023,(01):71-73.

[2] 令狐延,倪阳,苏岩,张明,韦宏,刁尚东,黄庆辉,王帆,黄拥军,白思敏,谢庆辉,于化田. 工业化建筑信息化智能建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建设科技,2022,(07):125-128.

[3] 马宏斌. 建筑工程绿色建造关键施工技术分析[J]. 四川水泥,2022,(03):141-143.